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探析

2020-11-17 09:48
记者观察 2020年30期
关键词:思政师生体系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政工作对新媒体的认知受限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其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几乎100%的大学生都在使用智能手机,他们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思想互动、情感交流,利用网络电视了解新闻资讯、社会热点等。动态、高效、及时、完善等已成为广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常见理由。不过,对于高校思政教师来说,对新媒体的了解有限,在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时,基本上是以办公为主导,但是并未最大化地挖掘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从现实角度来看,网络包含着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这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高校思政工作对新媒体反应能力不足

目前,在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在盛行。新媒体的应用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发展态势,必然也会是未来的发展潮流。不过,从现实角度来看,对新媒体的认知不全面,则无法最大化地利用其优势来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甚至会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对于高校思政工作创新来说,务必要提高对新媒体的反应能力,扩大其应用范围,逐步增强高校思政教师的媒介素养,促使其教育素质提升,为大学生创设一个健康、绿色、高效的互联网环境。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以新媒体来创建高校思政工作运行体系

新媒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包含着时事政治、新闻热点等相关资源,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最完善、最新鲜的教育素材。所以,结合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则需要创建以新媒体为介质的运营体系,把新媒体与思政教育工作相融合。

首先,高校需要大力创建良好的新媒体运营环境,以高校网站、微信、广播站等为媒介进行全面整合,构建立体化的媒体发展格局。

其次,高校需要扩大新媒体的应用范围,以开放性的眼光对其实施高效整合,扩大新媒体的整合范围。例如,打造高校思政联盟机制、优化新媒体与高校思政教育互动共享体系、彰显出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导向功能等。并且,对于高校思政教师来说,必须要创建与新媒体融合的运营体系,整合教育资源,拓宽信息发布渠道,确保高校思政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多样性、丰富性。

(二)打造舆论导向体系,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信息的广泛传递

在新媒体环境的营销下,高校需要创建完善的思政舆论体系,确保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务必要加强宏观思想舆论平台,以全社会舆论为基点,融入新媒体技术,促进正向舆论的传递,对负面新闻、舆论等实施屏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加强对高校师生个体思维观念的引导,尤其是借助于师生自媒体平台,动态地了解师生的情感变化与思想趋向,鼓励他们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转变。并且,高校需要创建属于自己的思想领袖,尤其是在广大学生群体当中,整合一些号召力强、影响力强的积极分子,加强正向传播,由此能够逐步增强广大师生的综合政治素养。

(三)创建综合评价平台,完善高校思政教育与新媒体融合的考核体系

随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教学评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基于此,在新媒体环境的熏陶下,教师需要不断完善思政教学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由线上至线下学习,实施综合评价。例如,把高校思政媒体化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彰显出其不同的竞争优势,促进评价机制的不断细化与完善,提高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度,逐步增强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效应。

三、结语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与改革是一件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事情,广大思政教师需要整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广大学生在轻松、积极、和谐的网络环境下获得良好的教育,进而真正地彰显出思政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思政师生体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