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系列社评之四为了下一个生死关头还能有人挺身而出,中国社会需要这样去做

2020-11-17 11:40
中国工人 2020年2期
关键词:灾难医护人员公平

与新冠病毒的斗争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以今天中国的积累,我们有条件褒奖那些灾难压向头顶时保持站立的人。除了冲向生死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有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志愿者,还有那位连续十七八个小时转运重症患者的武汉公交司机……

2月13日,武汉“封城”后的第21天。抗疫前线的局势依然紧张,科学家们还在警告着“未来潜藏疫情上升的拐点”。不同的是,中国社会不再是最初被病毒打得张皇失措的样子,越来越多的有效管理已经出现。随着更多增援大部队的到来,最早一批直面生死的医护人员开始逐渐撤向后方,只是倒在前线的“战士”再也回不来了。他们是和平年代最美的天使,整个中国应当用让人眼红的关爱去表达对他们的感激。

前一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三部门通知,它被媒体定义为关心医护人员的“国家保障”。这些措施覆盖了很多方面,有的表述流露着人性的善意,比如“尽量不安排双职工的医护人员同时到一线工作”。它让我们想到网上传播的那一段视频—同为医护人员的丈夫和妻子在急救室内相见,隔着防护服拥抱。与其说这一幕看上去很温暖,不如说更有无可奈何的残酷。有了这份“国家保障”,相信类似的情景不会再出现了。

或许是中国太大了,很多好的政策落实到基层,有时就会走偏一些。关爱能不能真正到位,需要政府督查,需要舆论监督。战时状态下,有的基层官员行使权力底气十足,拦截过境口罩,封门限制出行,希望他们在落实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保护措施上,不要站到社会的对立面。搞汇演铺场面大把花钱,解决职工困难却抠抠搜搜,类似这样的事情,伤过很多职工群众的心。这一次,如果还有人想要把“国家保障”打折扣,就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我们注意到,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的措施更显细致,比如南京。所有这次赴湖北的医护人员,均将享受一次性子女就学照顾。当年入学幼儿园的,结合家长意愿,优先安排在区内普惠性优质幼儿园就读。参加中考的,予以加分照顾录取;其中,报考本市三年中职的,按照家长和学生意愿直接录取。这样的实事,南京能办,相信很多地方都能办。至于有的所谓破坏教育公平的指责杂音,就让它自生自灭好了。生死关头时没有讲的公平,如果在向死而生之后再讲,这就很不公平。

灾难总要过去,人们终归需要擦干泪水继续前行。与新冠病毒的斗争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以今天中国的积累,我们有条件褒奖那些灾难压向头顶时保持站立的人。除了冲向生死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有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志愿者,还有那位连续十七八个小时转运重症患者的武汉公交司机。更多的人一时无法列举,但我们需要一个接一个地找到他们,说一句感谢,送一份让人眼红的关爱。公平需要我们这样去做,良心需要我们这样去做,为了下一个生死关头还能有人挺身而出,中国社会需要这样去做。

猜你喜欢
灾难医护人员公平
公平对抗
雷击灾难
医护人员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现状分析
意大利 帕帕乔瓦尼第二十二医院 向勇敢的医护人员们致敬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