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斌:点亮火神山

2020-11-17 11:40
中国工人 2020年2期
关键词:陈斌火神病区

【人物点击】国网湖北电力武汉市蔡甸区供电公司分管生产副经理 火神山医院建设期间供电工程总协调人

“所有待送电设备验收均合格,具备送电条件。”

“安全措施已全部拆除。”

“柜门已关好,无其他工作。确认完毕,送电。”

……

1月31日14时28分,在武汉用于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火神山医院电力施工现场,经过供电员工有条不紊地操作,4台环网柜和24台箱式变压器正式启动。在一阵阵“嘀嗒嘀嗒”声中,一排排“黄绿红”电源指示灯相继闪烁,一台台变压器“嗡嗡嗡”地开始运转。

当天23时49分,随着第24号变压器送电完成,陈斌如释重负地露出了笑容:“送电成功了!”

“快点,再快点”

作为火神山医院建设期间供电工程的总协调人,国网武汉市蔡甸区供电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陈斌,既要负责场内调度,又要确保外围保障工作。9天的时间里,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总能看到他一手揣着手机,一手拿着对讲机奔忙在施工现场的身影。

1月23日下午,陈斌接到了电力改造任务。最初,他并不知道自己要负责的是火神山医院建设。匆忙之下,他带领60多位经验丰富的电力工人赶到现场,在两个小时内拆除了主供线路,以保障大型机械设备进场。

本以为当天的工作告一段落,却又被告知要加紧完成一条10千伏线路的迁改工作。通常情况,一条这样的线路迁改至少要用3天。时间紧、任务重,陈斌只能带领工友连夜奋战。

第二天早晨,前来支援的200多位工友正式集结完毕。土建50人、设备安装130余人、后勤保障60人,在陈斌的调配下,大家各司其职,全身心投入工作。

虽然实行的是12小时倒班制,但在最初“拓荒”的几天里,他们每个人几乎都是24小时日夜赶工。“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也没有一个人请假掉队。”陈斌说,即便是中午吃饭时间,各部门负责人也会聚到一起沟通最新进展。

“快点,再快点!”这是每个人挂在嘴边的话,也是每个人焦急的期待。

“每时每刻紧绷着”

在火神山医院建设的最初几天,陈斌和供电施工队伍的心情也如武汉的天气一样阴雨连绵,“大家都担心不能如期完成任务”。

泥泞的施工现场没有任何电力建设基础,四家施工单位又要同时交叉作业,好不容易挖到一半的通道会因其他施工作业而暂停或重头再来。

1月26日19时,陈斌接到指挥部通知,火神山医院总体平面布置图发生了变化,电力施工点位改为现场交付。这意味着,之前制定的计划都无法继续实施,只能建设方交付一点,他们再往前推进一点。

陈斌和工友开始意识到:埋头苦干已经行不通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和其他施工队伍打配合。于是,200多人的电力施工队开始24小时待命,有时凌晨2点多才收工,早上5点多就又得集合。

“变压器位置定在哪儿了?”“电缆通道交付了吗?”与各路施工单位沟通协调中,陈斌的数个工作微信群不停闪烁,电话声此起彼伏,对讲机也必须时时拿在手里。将无数的问号画上圆满的句号是陈斌面临的最大挑战。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变化,他苦笑道:“每个阶段的变数都是未知的,每时每刻都得紧绷着。”

为了最大限度保证供电的稳定,火神山医院采取了双电源供电的设计方案,双电源运行要保证每条通路都不能彼此形成干扰,这也无形中加大了电缆铺设和设备安装的难度。在完成交付前,陈斌还带领大伙儿对手术室、重症病区、网络机房等重点区域以及吸氧设备通路进行最后的检测和排查,生怕出现纰漏。

“工地建设到哪里,电缆就铺设到哪里。”这是电力施工队的心声,也是每个人的承诺。截至1月31日,蔡甸供电公司累计出动施工人员1900余人次,各类施工车辆290余台。

“病毒不退,我们不撤”

1月31日晚,高压变压器终于在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的火神山医院通电了,陈斌和工友们完成了点亮火神山医院至关重要的一步。

伴着机器的轰鸣,陈斌脑海中不断闪现着的,是数天来工友们在风雨和泥泞中工作的画面,他们钻进满是积水的电缆沟,他们在匆忙赶工中扒拉几口热饭……

9天的时间,陈斌带着工友们在场内迁移了2条10千伏线路共45基电杆,装设了24台箱式变压器、4台10千伏环网箱,总容量14600千伏安,敷设了高压电缆8000米。

“大家都在看着你们呢,好好干!”数万网友在直播中围观施工进程的事情,陈斌和工友最初并不知道,后来是在领导的鼓励中得知的。“那时我们已经有信心能如期交付了,心态比之前轻松了不少,但在施工过程中也丝毫不敢松懈,不能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待!”

2月1日起,虽然电力建设的任务已经告一段落,但陈斌提着的心并没有放下。在刚刚成立的火神山医院供电保障队中,他依旧担任总指挥,要一直留守在火神山医院,确保医院的正常供电。

“病毒不退,我们不撤!”陈斌告诉《中国工人》记者,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要坚守在电力一线,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数读火神山

火神山医院是参照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在武汉职工疗养院建设的一座专门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020年1月24日开工,2月3日建成,医院建设仅用10天,最高峰时,工地上有7000多名工人,8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等同时作业。该医院开设重症监护病区、重症病区、普通病区,设置感染控制、检验、特诊、放射诊断等辅助科室,不设门诊。

1000 张

医院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编设床位1000张,通过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和病人专用通道的布置方式,严格避免交叉感染。医疗区与生活区同样严格隔离。医护人员进出病区设置包括风淋在内的专用卫生通过设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30 厘米

离地面架空30厘米的每间病房,放置两张病床,均设有独立的卫生间。两扇窗户和通道组成的专用隔离防护窗,用于药品和食品的传递。医院绝大部分房间都是负压房间,房间内的压力比外面低,如同给病房带上“口罩”,避免病毒随着气流产生交叉感染。

5万平方米

医院铺设了5万平方米的防渗膜,覆盖整个院区,确保污染物不会渗透到土壤水体中。同时,医院安装了雨水、污水处理系统,经过两次氯气消毒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所有房间排风均经过消毒杀菌及高效过滤达标后,才高空排放。

猜你喜欢
陈斌火神病区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火神山医院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火神颂
ВРЕМЕННАЯ БОЛЬНИЦА ЗА 10 ДНЕЙ!10天建成 火神山医院交付
相亲节目催生速食爱情:男嘉宾强奸女嘉宾
第五个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