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的突围路径初探

2020-11-17 14:24王岱远
新闻前哨 2020年1期
关键词:广播中心

◎王岱远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县级广播电视台——这个原本是当地唯一的新闻信息采编发布单位, 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 生存发展越来越艰难。 有些单位如果不依靠财政预算,甚至工资都难以为继。

一、县级电视台的生存现状

一直以来,县级电视台因地域限制、资金不足、缺乏专业人才、设备陈旧等原因,导致电视节目制作水平低、节目内容缺乏创意,收视率萎靡不振,存在“外地人看不到,本地人不爱看”的尴尬现状。 而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让县级电视台更是走到了艰难的生存境地。

CSM35 测量仪数据显示:2018 年上半年,央视、各省卫视仍然是收视主体, 市(县) 级频道全天市场份额仅为5.6%,黄金时间段19:30~24:00 为7.1%,同比分别下降19%和16%。这说明,处于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媒体传播力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有限。[1]

事实上,作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中最基层的电视媒体,县级电视台应该是基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县级进行舆论宣传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我们拿美国为例。 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 年美国新闻媒体行业状况显示,虽然美国电视媒体整体收视率下降, 但本地电视新闻的平均收视率仍然高于有线电视和网络新闻节目。[2]

如何把本属于自己的观众拉回来, 成为县级电视台改革发展的必答题。

接近性是新闻的价值评价标准之一。 人们对发生在身边的本地新闻有着天然的偏爱。 县级电视台如果能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优势传播工具, 配以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就一定能产生其他媒体无法达到的效果。

“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重要要求。不久,中宣部作出部署,要求2020 年年底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国的全覆盖,2018 年先行启动600 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这标志着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进程已经开启,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这一阶段工作的重心。 2018 年11 月14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 会议强调,组建县级融媒体中心有利于整合县级媒体资源、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深化机构、人事、财政、薪酬等方面改革,调整优化媒体布局,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县级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正在以不可抵挡的趋势到来, 县级电视台如果不寻求与新媒体的合作,就只能坐以待毙。

二、县级电视台突围路径

早在2016 年以来,全国已有不少县级媒体积极探索新媒体改革,建设融媒体中心,并初见成效,他们的经验可供借鉴。

1.创新内容生产渠道,建设新闻“中央大厨房”

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是新形势下壮大主流思想文化阵地、巩固新闻舆论阵地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县级电视台发展的必由之路。

过去,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电视媒体,都存在各媒体、各部门、甚至各个战线记者之间各自为政,导致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新闻内容严重同质化。 全力推动县级媒体融合发展,不能简单地“相加”,而应“相融”。

2017 年,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电视台建成融媒体中心,将新闻部作为全媒体数据库,无论是记者还是主持人,他们既是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又要为新媒体、融媒体提供新闻素材。编辑通过对这些素材进行二次加工,生产出适合各种形态终端的新闻产品。 最后,通过多种媒体逐级发布、传播。通过这种“中央大厨房”式的集约化制作,实现新闻信息的多级开发,“一次采集、多次发布”,提高了传播效果,节约了传播成本。[3]

2.转变职能,延伸“新闻+”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传播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由受众的被动接受转到受众的主动选择甚至主动寻找。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谁能真正服务用户,谁就能占领并保持流量。 这就决定了县级电视台要进行新媒体改革,其平台的构建和发展必须取决于用户刚需,也就是老百姓离不开的需求。 因此,很多电视台在“新闻+”上下功夫。

据统计,甘肃省玉门广播电视台“两微一端”粉丝量接近5 万,约占全市常驻人口的1/3。 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新闻+政务+应用服务”的融媒体建设思路。

2016 年,玉门市广播电视台在成立玉门新闻传媒中心的基础上,实施了“一中心四系统+爱玉门APP”云技术构架的融合媒体共享平台项目。两年间,玉门广播电视台建成了覆盖全城公共场所的免费无线Wi-Fi; 开通微信、 微博账号;将政务服务、社区服务、生活服务和互动功能融入“爱玉门”APP,打造群众“指尖上的服务窗口”,将“最多跑一次”转向“零跑腿”;通过资源置换,获得4 块户外LED 大屏的信息发布权;1000 多调频音柱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广播播发网,为建设融媒体中心夯实了基础。

河南省项城广播电视台创造的“项城模式”,核心就是让电视用户实现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飞跃。开办文化超市,让群众根据意愿选择戏剧演出、电影放映、图书推荐、讲座培训、便民服务等栏目,为群众免费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开通政务平台上的市长信箱、市长热线、城市管理、远程教育、业务查询等功能,为群众提供“掌上的便利”;推进“台网”融合,使用户免费收看有线电视,并利用有线网络提供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通过一系列改革,项城广播电视台2017 年经营收入超过2600 万元,获全国县级十佳电视台荣誉,连续两届荣获中国市县广电媒体20强。[4]

3.转变观念,加强自身造血

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湖北省财政厅在2016 年11月份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也明确提出“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次年,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扶持县级广播电视台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近年来,县级电视台改革已成必然之趋,河北、湖北、湖南、山东等多地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财政支持。这固然是好现象, 但县级电视台想要长远发展, 除了依靠财政“输血”,更要加强自身“造血”。

目前,县级电视台比较成功的经营案例有“电视台+电商”“电视台+活动”“电视台+会展”等多种形式,嫁接产业链实现收益。江苏邳州广电的利用新媒体平台“政企云”项目,为全市几十家政企单位提供新闻宣传、 信息发布、 数据共享、代运营微信公众号、活动策划等服务,一年创收达500多万元;其中,全年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就有200 多场。

三、结语

新媒体发展趋势不可阻挡。 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基层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积极转变观念,加强自身造血,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内容生产渠道,延伸“新闻+,加强自身“造血”功能,突破发展瓶颈,方能走出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注释:

[1][2]贺福中:《县级电视台应抢抓融媒体中心建设机遇》,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 年

[3]律丹:《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推进融媒体发展》,《中国有线电视》 2018 年第8 期

[4]张严:《面临生存与发展考验 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出路探寻》,《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 年12 月4 日

猜你喜欢
广播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围绕中心,详略得当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浅谈广播五要、五不要
网上广播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