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对首次抑郁症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1-17 14:44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1期
关键词:负性护理人员情绪

赵 悠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江苏 南京 210000)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导致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为显著而持久的心情低落,可见其心情低落与环境不相称,轻者闷闷不乐、自卑、甚至悲观厌世,或有自杀倾向[1]。重者则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该病每次发作时间大约为两周以上,甚至更长,但极多数患者可以缓解[2]。对于无法自行缓解的患者,经过研究发现,通过外化、解构、改写和治疗文件等一系列叙事护理方法,能够更有效的帮助抑郁症患者缓解其情绪,对自我的认知发生变化,修复心理创伤,且叙事护理强调的不是技术,而是态度,这样更有助于患者在创伤后的成长[3]。故本研究就叙事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影响进行讨论与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首次抑郁症住院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24~68岁,平均(44.75±13.03)岁;病程4~10年,平均(7.23±1.26)年。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23~65岁,平均(40.55±12.56)岁;病程3~8年,平均(7.37±1.09)年。统计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院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抑郁症的相关诊断标准[2];抑郁患者具备正常沟通能力,且文化水平为小学以上,能准确告知护理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感受;患者或家属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认知交流障碍者,脑部、精神疾病,严重并发症。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常见的抗抑郁药物有两种,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并实施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采用口头健康教育和常规心理护理进行心理干预,对于首次抑郁症患者产生的悲观情绪、焦虑、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及时发现并对其做出相应的举措。①护理人员与患者要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充分了解患者病情。②叙事护理的开展次数为1~2次/周,30 min/次,共计约开展4~6次。③引导患者将心理的情绪进行倾诉,并给予其尊重与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④将患者所叙述出的内容进行记录并整理,侧面引导患者重整自我。⑤根据患者表述的内容来绘制相关的蓝图,建立起一定的支线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憧憬新生活。⑥导致抑郁的因素也有一部分来源于伴侣,故对其伴侣进行叙事护理。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前、干预后2周负性情绪、生存质量。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两种量表均包括20个条目,均采用四级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在生存质量上利用心理、社会关系、生理及环境四方面进行评分,每方面分值均为1~5分,分值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4]。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心理状态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比(±s,分)

时间 组别 SAS SDS干预前对照组(n=40) 60.91±6.58 58.54±5.41观察组(n=40) 60.35±5.93 58.61±5.71 t 0.400 0.056 P 0.690 0.955干预后对照组(n=40) 47.82±5.24 48.86±5.14观察组(n=40) 54.38±6.14 52.54±5.72 t 5.140 3.027 P 0.000 0.003

2.2 生存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关系以及心理功能等方面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WHOQOL-BREF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WHOQOL-BREF评分对比(±s,分)

组别 生理 社会关系 心理 环境 总分对照组(n=40) 45.36±12.34 13.34±14.52 24.21±6.25 9.75±3.66 92.66±25.21观察组(n=40) 49.14±12.33 17.92±18.51 28.36±7.34 13.26±2.33 108.75±31.25 t 0.175 1.231 2.723 5.117 2.535 P 0.175 0.222 0.008 0.000 0.013

3 讨 论

目前,抑郁症已是世界重大疾病之一,排行第四,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二大。但由于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的识别率较低,极少数的抑郁症患者可以接受并配合相关的药物治疗。多发人群比较集中于受教育程度偏低的中年男性和家庭困难患者,同时,抑郁症的发病已开始蔓延至低龄(大学,乃至中小学生群体)人群。因多数人缺乏对抑郁症疾病的认知,无法及时发现并治疗。尤其对于首次抑郁症患者,其治疗非常重要,在治疗过程中,如发现治疗方式不规范、治疗效果不如意,无法彻底根除,更容易让患者出现情绪障碍,到了后期继续治疗,患者会感到厌烦,甚至无法配合治疗。因此,积极探讨一种合理高效的护理模式尤为重要。

叙事护理是一种规范、有效的临床干预方法,对护理人员与患者搭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关系有着极大的帮助。该护理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可以激发患者对新事物的认知,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提高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5-6]。据本研究显示,叙事护理对于首发抑郁症患者有极大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加信心,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原因在于患者的负面情绪对其患者的病情会有加重的可能,更不利于治疗。而叙事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可以让患者更深入地意识到生命的意义以及对自我的认可。此外,小组成员可以与患者进行心理疏通,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沟通技巧,让患者释怀心中的压抑,引导患者向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鼓励其去发现新生活新事物。

综上所述,叙事护理对首次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此护理模式更具人性化及专业性。

猜你喜欢
负性护理人员情绪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