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2020-11-17 03:41王伟伟宋贞贞
湖南包装 2020年5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创意象

王伟伟 宋贞贞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710000)

文化创意产品是当前各国宣传自己民族文化的典型产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于文化创意产品逐渐重视,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10余项政策,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中国文化产业市场规模逐年提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成为了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时,不仅给沿线国家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也囊括文化交流机遇[3]。

广义上讲,中国历史上丝绸之路有3条,南方丝绸之路(成都——欧洲)、北方丝绸之路(长安——欧洲)和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欧洲、非洲)。途中沿线国家众多,各国家、各民族文化包罗万象,百家争鸣。经文献研究发现,在古丝绸之路大繁荣时期,文化交流到达鼎盛,多元文化融合现象层见叠出。郑炳林等[4]对海外藏吐蕃对鹿纹挂锦,和青海都兰“玛瑙十二曲杯”,以及出土于青藏高原的许多文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出古代丝绸之路纹饰既有中原汉文化影响的痕迹,又有来自于中亚、西亚的文化遗痕,充分展示出吐蕃时期丝绸之路多元文化的互动与频繁交融时代特征。邝杨华等[5]以山普拉、诺因乌拉、莫高窟、阿斯塔那和都兰等地出土的刺绣为例,分析出各地区之间刺绣图案的多元化密切联系。冯民生等[6]经过分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发现中西文化融合的有力证明。

因此,如今在重拾丝绸之路文化大繁荣的际遇下,同样需要挖掘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经典文化,共建、共享文化资源,抓紧新丝绸之路的顺风车,探索打造专属于丝绸之路的多元文化创意设计方法与流程,重塑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品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提高丝绸之路沿线文化在国际文化舞台中的地位,使现代丝绸之路政治、经济、文化连接得更加紧密,实现融通共生,互利共赢。

1 丝绸之路文创研究现状

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家的地域文化元素是当地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更是构成丝绸之路文化长廊多样性和地域性的文化单元[7]。因此,当前学者们主要以本地区特色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宗绍月等[8]对扬州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现存遗迹进行了文献研究,提出了扬州地区遗迹申遗和保护。齐向颖[9]对丝绸之路甘肃段中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为民居保护提出了借鉴作用。王川[10]提出了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图案在现代应用过程中设计单一,产品市场狭小的问题。于昕等[11]以具体的丝绸之路市井文化为设计对象,提出了“市井长安”文创品牌。根据文献研究发现,现代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文化创意设计研究对比古丝绸之路的多元文化融合设计较为单一。然而独立性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难以在现代丝绸之路一体化、多元化洪流下走得更远,影响力更大。因此,如何有效融合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不同文化,创建专属于丝绸之路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重拾丝绸之路文化大繁荣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2 建立丝绸之路沿线文化元素资源库

2.1 采集文化资源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历史的进程中孕育出了灿若繁星的地域文化,各个地区不仅有独领风骚的典型文化遗迹,而且也有偏僻落后地区未被发掘的文化遗珠。在如此繁多的文化当中,需要以丝绸之路精神为核心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整理沿线各地区的文化资源,形成完善的多类型文化资源结构。在采集各国家各地区文化元素时,首先需要:

(1)辨别正向价值观。找寻对丝绸之路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文化元素。

(2)故事性。搜寻、挖掘文化元素背后的经典故事。使其不仅具有观赏性和使用性,还蕴含着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12],并且在国际上宣传普及丝绸之路文化时更能迅速扩大影响力。

(3)认可度。筛选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区人民对于本地区认可度较高的文化元素。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推崇,决定了其文化元素的影响力。

(4)独特性、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13]。深挖稀缺文化元素,创造文化创意产品的唯一性,摆脱千篇一律的同质化产品,重塑专属于丝绸之路文化创意的不可复制性。

2.2 整合文化资源

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其结果导致文化发展的不均衡。其次,文化的差异性在各个空间内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传承性,导致文化交流较封闭,无法完全实现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联和资源共享。经研究[14]发现,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将丝绸之路各类文化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整合在一起,真正实现文化元素的有效利用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根据以上从各方面采集到的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构建具逻辑化、结构化的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库,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文化创意设计平台。

在整合归纳浩如烟海的不同种类文化元素时,可以采用“意象形容词——文化元素”模式进行资源整合。即一个意象形容词对应多个类型相同的文化元素。对于文化元素意象形容词的确立,可以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及设计专业学者,凭借图案对大脑最深刻的认知刺激,使专家学者们从形态、色彩、寓意3个维度感知单位文化元素因子的意象,从而确定每一个文化元素的意象形容词,如表1所示。

表1 意象形容词示例

2.3 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平台

根据单位文化元素所对应的意象形容词,进一步采用跨学科融合设计方法[15-16]构建丝绸之路“意象——文化元素”数据库,以达到图像的检索功能[17]。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18](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RDBMS)数据库方法,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进行检索。根据RDBMS数据库构建思路将意象、文化元素转化为数字Id,以Id作为连接桥梁,实现意象与文化元素之间的联查关系。“意象——文化元素”数据库的建立可为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创意设计者提供无限的多元化创意设计素材。学校学生、设计师或设计爱好者等通过数据库检索期望意象关键词,找到同一个关键词所对应的不同文化元素库,通过以期望意象素材库为创意来源进行文化创意再设计,打造丝绸之路开放、共享的文化资源平台。

3 多元文化元素融合重构设计方法

文章借鉴古丝绸之路多元文化融合设计模式,在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基础上,以期望意象素材库为检索结果,研究同类型文化元素融合重构设计的基本规律,探索传统文化元素向现代创新型设计元素的转变途径,以此实现丝绸之路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在多元文化元素融合重构设计过程中,采用菱形发散——收敛思维模型[19]和形状文法[20](平移、对称、旋转、镜像、置换、分解等)对检索所得文化元素进行解构和重组。菱形思维模型和形状文法推演过程如图1、2所示。

图1 菱形思维模型

图2 形状文法推演过程

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样本为例,以“优美的”为期望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共所得8个文化元素样本,对其编号。进一步进行分解、删减、置换、旋转、复制、聚合等形状文法推演变换,使其在形态、色彩方面达到高度融合统一。多元文化元素融合重构设计推演过程如图3所示。

根据图3的推演结果,将最终聚合变换结果进行二次聚合,得到以用户期望意象“优美的”为导向的文化设计元素再设计创意图案,见图4。整体平面效果图中的形态、色彩高度协调统一,其中以鹤为画眼,山、水、花、草、树等原始文化元素经过形状文法推演设计后展现出山温水软、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的优美景象。色调方面为暖色系,充分满足“优美的”用户期望意象。验证了形状文法融合重构设计的有效性。

4 “一点多元”文创产品应用模式

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人民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的差异性,决定了文创产品在输入市场时的多元性。因此,将多元文化元素融合重构后的再设计创意图案视作“一点”,在文创产品载体上根据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特征进行差异化、多元化选择,即“一点多元”文创产品应用模式。例如,将图4的最终平面效果图应用在现代产品载体上时,对于印度地区,可应用在久负盛名的披肩、首饰珠宝[21]、地毯与艺术品等,对于巴基斯地区,可应用在羊毛纺织品、皮革制品等,对于阿拉伯地区,可应用在手表、化妆品、包、服饰、骆驼骨头饰品等,土耳其可应用在手工艺品恶魔眼等。采用入乡随俗,倾其所好的“一点多元”文创产品应用模式将设计对象融合在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产品载体上,为特定地区精准打造独特性文化创意产品,输入包罗万象,各有千秋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市场。“一点多元”文创产品应用模式如图5所示。

图3 “优美的”多元文化元素融合重构设计推演过程

图4 最终平面效果图

图5 “一点多元”文创产品应用模式

“一点多元”针对性的产品应用模式,不仅可以平衡各个国家生活方式的差异性,也可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交流认可度,扩大丝绸之路文创产品影响力,同时充分展现设计者对所在地区文化生活的重视程度以及提高人们对于丝绸之路共建共享的参与性。

5 展望

文化、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作用,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2]。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由多种文化组合,融合而成[23]。当今世界已然进入数字科技时代,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究也将在实践中与时俱进,逐渐数字化弘扬、继承和发展。数字化多元文化融合是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数据资源平台对多元文化进行融合重构再设计,创造丝绸之路新文化,是促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4]。文章提出在重走丝绸之路的机遇和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背景下,借鉴古丝绸之路多元文化融合设计模式,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例,收集文化元素意象形容词,采用跨学科融合设计方法构建丝绸之路数据资源库,在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文化元素与意象形容词之间的联系,实现相同意象文化元素索引,能够一定程度上相对理性客观地输出风格相同的文化元素,满足用户期望,减少依赖设计师的设计主观意识并提高以后的文创设计效率。经过运用菱形思维模型与形状文法多元融合重构设计后的平面图案既继承传统文化元素的气韵与内涵,又符合现代的审美趋势,同时将使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关系连接得更加紧密。最后,采用“一点多元”文创产品应用模式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生活方式的差异性进行多元文创产品市场输入,最终构建系统性的丝绸之路沿线多元文化创意设计方法与流程。丝绸之路多元文化创意设计方法与流程有利于穿越历史洪流推动构建新丝绸之路文化经济大动脉,促使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与世界接轨,加强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文化交流,共建共享文化繁荣,形成文化命运共同体,融通共生。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文创意象
陶溪川文创街区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意象、形神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