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如意”壶的造型对吉祥文化的诠释

2020-11-17 02:31应旭中
山东陶瓷 2020年4期
关键词:制壶壶嘴壶把

应旭中

图1 手握如意

中国的紫砂壶艺术无疑是将高雅与民间极好地“贯通”起来的工艺杰作,它实际上是对人们普遍审美愿望、文化心理等的一种回应。紫砂壶因原材料紫砂泥的珍稀而有着不菲的价格,自其诞生起围绕在它身边的大多是一些收藏家或文人墨客,加上一些制壶艺人本就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文学功底,高雅文化的气息始终笼罩着紫砂壶。随着时代的发展,紫砂壶艺术也开始关注到人们审美心理的普遍性,具有象征意义并能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吉祥文化成为紫砂壶艺术的一大主题。图1“手握如意”便将目光对准了“如意”,在艺术造型上对紫砂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使“如意”有了更为立体和新的表现形式,本质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丰富。

“手握如意”这件作品的“型”与“意”都是十分清晰明了的,手工艺人力图通过一种“简化”处理的方式使吉祥文化的内涵浮现在壶的表面,当人们面对此件紫砂壶时便可瞬间心领神会壶的内涵,而这种内涵又是相当深远和深厚的。首先来看该紫砂壶之造型。该壶抛开了传统观念中壶嘴与壶把对称结构的造型,将两者设计为垂直的不对称结构,可谓是独具匠心。观赏者在品赏紫砂壶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必是这种不对称设计,于视觉先予品赏者冲击,使其有耳目一新之感。此外壶把设计则更见工匠人之苦心孤诣。不同于大多圆弧形壶把,该壶把被设计成如意造型,使用者在端起紫砂壶之时,好似握着一个精致小巧的如意,紫砂壶“手握如意”之名不言而喻。

如意在我国自古至今都有美好的寓意。“如意”,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成为承载祈福禳安等美好愿望的贵重礼品。“手握如意”即喻将福气、平安等祥瑞紧握在手中之意,由此可见工匠人对该壶使用者的美好祝福。

把手这一部分的设计是对“手握如意”主题的精准描绘,除此之外,这一主题同时暗示了作品整体造型上的特征。“手握”可以理解为一种大小的尺度,可握于掌中的大小对于紫砂壶来说是极为合适的。此壶壶身为一圆柱,弧面流畅有质感,无论从哪个方向上看,壶身造型都好像在迎合着人们的目光,构成了“以不变应万变”的造型特点。壶身上方平滑垂落的肩部为壶增添的是宽厚和善,是紫砂圆器造型线条美的展现。壶身上方以一小段壶颈作为分割,上方是圆形的壶盖,壶盖中央又是一钮扣状的壶钮,整件作品将“圆”的造型进行了灵活运用,各处造型无不出自于圆,就连壶的线条也是曲线为主,构造起一个端正的造型来。

壶的这种小巧的特点可以说能轻松置于掌中把玩品析,在使用上更加便捷,使人与壶的距离更近,所谓“爱不释手”,首先必然要使人觉得轻巧灵便,才能倍感可爱,能够常伴于身边,方能在岁月中逐渐体会“如意”,这也正是“手握如意”在壶造型之中的另一种表现。从壶的结构上看,壶身、壶盖以及壶钮三部分绝不是“各占山头”的,它们之间的比例配合决定着壶的形制是否美观,从壶钮经壶盖再到壶肩部形成的梯度印证着壶结构上的精确,在看似简单的壶身之中是包含着古老的制壶智慧的,体现了整齐有序的中国古典审美特征。

除了手工艺人仔细装饰的如意壶把之外,此壶没有其他多余的装饰。壶嘴与壶把手在相邻的两个壶面上形成九十度的夹角,更显壶造型之均衡。壶嘴与如意把手的弧度基本相同,如果不是那精雕细刻的如意花纹,甚至难以分辨出壶嘴与把手,这些“小细节”都体现出手工艺人不为制壶框架所束缚,在探索中完成对吉祥文化的诠释,完成个人的艺术追求。

壶的泥料选择同样是对“如意”这一主题的具体表现。由于此壶没有多余装饰,是典型的光器作品,那么它的泥料色彩以及质感就更为人所重视。棕红色的壶身闪耀着红光,夹杂着砂质纹理的表面细腻柔和,是紫砂壶细腻温润的写照。红色在中国象征吉祥、如意,可以说是最为普遍的表现吉祥文化的一种模式,壶运用棕红色的泥料来烧制也是出于与“如意”主题的配合,使壶闪耀着吉祥光芒。

“手握如意”这一作品可以理解为将吉祥幸福牢牢握在手中,这无疑是人们最渴望的。手工艺人以别出心裁的设计为我们揭示了紫砂壶在造型创新上的更多可能,以“如意”的造型设计直接点明吉祥文化内涵,在造型工艺与吉祥文化的交融中打造出这件称心如意,吉祥满满的“手握如意”!

猜你喜欢
制壶壶嘴壶把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造型设计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
历 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