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页文件的鉴定1 例

2020-11-17 02:01张伟喆沙万忠
广东公安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重影疵点墨迹

张伟喆 沙万忠

(甘肃政法大学,甘肃 兰州730000)

1 案例1

1.1 案情简介

2019 年2 月,雍某送检《某集团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章程》,要求对《章程》是否换页进行鉴定。

1.2 检验过程

送检的时间为2016年6月18日的《某集团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章程》(下称《章程》)共13页,内容均为激光打印机打印在A4静电复印纸上,第13页落款处盖有“某集团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红色印油印文1 枚及黑色中性笔书写的“贾某”等3人署名笔迹;《章程》系左侧两枚订书针装订,第1~12 页装订完好,第13 与订装的订书针脱离。

1.2.1 纸张荧光检验

在VSC6000 型文件检验仪下检验,发现第6 页与第 1~5 页、第 7~13 页在 485~615nm 波长下,纸张对光线吸收与反射程度不同,如图1所示。

1.2.2 印刷疵点特征检验

对打印疵点进行比较检验,发现第1~5页、第7~12 页纸面有打印机打印形成的疵点,且其数量、位置、形态及其组合等关系稳定再现,但在第6页纸张没有出现疵点,如图2所示。

图1 纸张荧光检验

图2 检材与样本疵点特征比较图

1.2.3 重影特征检验

打印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转印或定影环节故障而出现重影现象。第2~5 页、第7~13 页纸张均出现重影现象,但第6 页纸张没有出现,如图3所示。

1.2.4 字符特征检验

对第1~5 页、第7~13 页打印字符特征检验,发现相同单字笔画线条的打印字符的墨迹分布相同,但与第6 页相同单字笔画线条的打印字符墨迹分布差异明显。

图3 检材与样本重影特征比较图

2 分析说明

第6 页纸张与第1~5 页、第7~13 页纸张在同一条件下对光线吸收与反射程度不同,说明两者纸张种类不同;第6 页与第1~5 页、第7~13 页打印疵点特征、重影特征、字符特征不同,说明两者不是同一台打印机打印形成。综上所述,《章程》第6页存在换页事实。

3 结论

3.1 纸张的不同是常见的差别

纸张的不同是最为直接的差异,同时也是容易被当事人所忽略的细节。换页文件需要对原文件的纸张进行替换,以达到某种非法目的。通常来说当事人很难获取与原始文件相同的纸张。纸张主要由纸浆、胶料、色料和填料等部分组成。不同厂家生产的纸张其成分与制作工艺是不完全相同的,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批次的纸张之间也有差异。所以原料上的差异就会导致纸张对于特定波长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特性不同。故采取红外光谱、分光光度法、拉曼光谱法等都有较好的区分效果。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纸张的紫外荧光现象不同,根据纸张在短波紫外光激发状态下的荧光强弱、荧光纤维条的长短、粗细、弯曲形状和分布疏密程度等特征,可以鉴别不同品牌或相同品牌不同批次的静电复印纸[1]。紫外可见漫散射光谱同样可以用于纸张种类的鉴别。通过观察紫外可见漫散射光谱谱图的特征吸收峰的位置和峰高,根据谱图形状,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种类的纸张,此法能够与紫外荧光检验的结果相互印证,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2]。不同纸张的白度、厚度和透光度等特性也不会相同,利用纸张白度检测仪、纸张厚度检测仪等进行检测也能够对不同规格的纸张进行区分。

案例1中《章程》第6页纸张在485~615nm的波长范围内对光线的吸收与反射程度与其他页纸张均有着明显的差别。故纸张的检验在换页文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检测出纸张与其他页不同,那么该文件被换页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从逻辑上讲,连续一次性打印多页文件时,其纸张的种类应当是相同的;即便是在初次制作文件时当场发现某页文件具有打印错误而更换纸张补充打印,其所更换的纸张与其他纸张应当也是同种类的。故纸张不同是确定文件换页事实的有力依据。

3.2 制作机具的缺陷难以再现

打印机的缺陷分为持久性缺陷与暂时性缺陷,其两者的组合共同作用于文件上,构成了每个机器所独有的特征体系。正如人的书写习惯是在后天的书写训练中反复练习而获得的,打印机的特征同样是获得性的[3]。打印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打印器件会磨损、污染和老化,打印文件上会出现各种形式的打印瑕疵,这对于同一认定有着重要的意义[4]。

打印机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它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可能会慢慢的发生细微变化,在出现新缺陷的同时原有的缺陷可能会更加突出。打印机使用过程中的暂时性缺陷不甚稳定,当不利因素消失时特征即被破坏,也正因为如此,暂时性缺陷特征在特定时间段内具有很高的价值,特别是对于判断多页文件是否连续一次打印形成,有无换页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持久性缺陷与暂时性缺陷所构成的特征组合具有相当高的价值。单独一种特征的符合并非具有绝对的说服力,但是不同种类的特征组合能够稳定再现,说服力便大大加强。推而广之,打印文件中的各个特征之间并非孤立,而是会形成一种特征链式的价值表达。同样的,文件中各个要素互相制约,一旦改变其中某些要素,必然会破坏这种互相制约关系,从而形成异常痕迹。

案例1 中,由于打印机的转印环节与定影环节出现故障,正文文本的部分文字会以特定的间隔重复出现,但如果采取清理碳粉、更换转印辊、更换定影器等措施对打印机进行维修,重影特征则会消失。重影现象原本是打印机故障造成的,但是在连续一次性打印多页文件的时候,重影恰好成为较为稳定的特征。这种特征的表现受制于特定的条件,即在打印机转印环节与定影环节出现故障的条件之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这个条件不改变,该打印机所打出的文件均应有重影现象。至少在连续打印本案检材之时,打印机设备的故障程度和工作状态并未发生变化,据此可排除偶然性、临时性故障所导致的特征变异。

检材中疵点的位置、距离、形态稳定再现,重影的位置、距离、形态同样稳定再现,二者特征的组合又构成了新的特征。这种系统分析的思维不但能够加强每个独立特征的特殊性和价值,而且能够强化特征之间的联系,使得整个特征体系更加丰富。

3.3 字符特征

墨粉的浓淡、分布形态以及成分等因素是打印文件检验的重点,墨粉的浓淡和形态较为直观,利用显微镜就能够较好地判断,对于墨粉成分的检测则多采用拉曼光谱法或质谱法[5]。

案例1《章程》第5 页和第7 页整体墨迹较浓、笔画线条墨迹分布均匀有光泽,而第6 页墨迹浅淡且着墨不均。经过进一步比对,发现第6 页中墨迹分布与文件中其余页面墨迹分布皆不相同。《章程》第6 页中的字体为仿宋体,但是这与检材所采用的仿宋体在笔画线条的细节形态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阿拉伯数字与标点符号同样存在较大差异。

3.4 树立系统检验的思维

对于换页文件的检验,必须建立综合分析、系统检验的思维方式,要综合利用所有可供参考的信息。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文件中各个层面的信息,善于发现和利用文件中各个层面反映的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综合利用、系统分析,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重影疵点墨迹
我不是当代毕昇,集体才是——从新见王选题赠墨迹看科学家精神
基于Cascade RCNN 和二步聚类的织物疵点检测
重影轻波
重影轻波
喷丝板疵点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FPGA的图像疵点处理设计与实现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改进加权融合在消除图像拼接重影中的运用
墨迹天气上市,也许不是什么好消息
基于熵和变异度的织物疵点图像分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