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用户打卡激励类学习App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2020-11-17 02:19吴峥吴佳桐李维佳柴玥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使用与满足

吴峥 吴佳桐 李维佳 柴玥

摘 要 近年来,英语学习类App充分发挥“打卡”这一激励模式,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平台,并在社交平台掀起一股群体性“打卡风潮”。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发现大学用户的使用动机是实用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使用效果和满足情况方面,打卡激励类App具有学习监督模式和商业营销模式的双重属性,因此其使用效果呈现出差异化特征,多数用户对其学习效果持中性态度。

关键词 使用与满足;打卡激励类App;大学生群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6-0029-03

基金项目: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编号:2019101410701010027)。

1 打卡激励类App与“使用与满足”理论

近年来,以“百词斩”等为代表英语学习类App,吸引了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用户群体,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平台。其中,此类App纷纷推出“打卡返现”“打卡得虚拟货币”等模式,一时间在社交平台掀起一股“打卡风潮”。

在此,本文提出“打卡激励类学习App”的概念,指在App的基础上,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功能,并且使用户通过完成各种交互形式的打卡活动而得到相应的奖励,以此使用户感到激励和满足,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应用程序。

然而,在社交平台刷屏之后,2019年5月,微信官方发布了《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打卡机制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它所引发的群体性的媒介使用,究竟是朋友圈的社交跟风,还是自我提升的必然路径,值得我们反思。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在研究最初,该理论主要探讨受众在接触广播、印刷媒介、电视等传统媒体时的接触动机和使用满意度,即传统媒体满足了受众的何种需求。进入移动网络时代,面对各色媒介产品,受众的主动性更为凸显出来,“受众”到“用户”的思维逻辑转变要求我们把用户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基于此,本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大学生用户的角度考察其新媒体App的使用动机、使用情况及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群体应用此类App进行自我提升提供参考建议。

2 研究思路及方法

2.1 问卷调查

研究小组设计了题为《大学生打卡激励类英语App的使用情况调查》的问卷,在微信、QQ等大学生群体常用的社交平台上进行数据征集,最终回收问卷263份,有效问卷254份,回收率有效为96.6%。问卷设计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特征变量,第二部分为用户的使用情况调查,第三部分为使用效果与满足情况调查,从而在整体上初步考察大学生用户使用该类App的基本情况。

2.2 深度访谈

在微信官方发布了《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之后,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用户多样的使用动机、实际的使用效果以及满意态度,研究小组选择了来自5位不同专业、App使用种类和习惯存在差异的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结果相结合,从而对大学生用户的使用与满足情况进行更准确、细致的刻画。

3 大学生用户打卡激励类学习App的使用动机

传播学家卡兹等人曾将大众的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由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产生的需求而引发的社会行为,大学生用户打卡激励类App的使用同样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1 ]。

3.1 实用需求:基础动机

一是获取知识,提升自我。大学生群体使用该类App最直接的动机和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促进自我发展,而该类App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设计正好满足了大学生群体的这一需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使用该类App都具有功利性的应试目的(四六级84.21%,考研22.37%,托福、雅思15.79%)。

二是督促自我,培养习惯。82.89%的受访者表示希望通过打卡机制督促自我进行学习,培养习惯。从高中到大学,学习模式的转换和外在监督的缺失,导致不少大学生的学习出现松懈、怠惰的情况。因此不少人希望通过打卡模式,尤其是提前预付资金等强制性的手段,来督促自己进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养成合理分配时间、常态化学习等良好的习惯。

三是打卡返现,获取利益。为了扩大用户基础,不少App推出了“预付资金、打卡返更多现金”的模式,19年风靡一时的微信朋友圈打卡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打卡返现”这一机制引起的。与其他用户相比,以“打卡返现”为主要动机的用户,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更容易出现使学习打卡流于形式的情况。

3.2 心理需求:诱发动机

一是打卡行为本身带来一定的满足感。通过访谈我们发现,打卡行为本身可能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满足。根据史蒂芬森传播游戏理论的观点,打卡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目的,是能够给人带满足的游戏(play)[2]。在学习内容和形式相似的一些App中,部分用户更愿意选择打卡机制更有吸引力的App。

二是塑造理想自我,获得他人的称赞。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微信朋友圈就像一个“舞台”,部分用户使用此类App心理动机是通过打卡行为在朋友圈这一“前台”进行“表演”,塑造良好形象,如热爱学习、持之以恒等,以此获取老师、长辈、朋友的称赞[3]。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也表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就像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1 ],用户的打卡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人对自己看法所进行的。但是,这种使用动机下用户“后台”的实际学习效果却并非都是令人滿意的。

三是从众心理、好奇心理、获益心理等心理因素导致的使用行为。裂变式的人际传播导致微信朋友圈被“打卡”刷屏,出于从众心理、好奇心理等心理因素,部分用户选择尝试使用该类App。调查结果显示,17.11%的受访者表示初次使用时是出于对打卡模式的新奇,想尝试一番。此外,上文分析过的“打卡返现”动机也包含着用户的获益心理。

四是为了缓解知识焦虑。与自发的知识获取产生了知识满足相反,当个体看到许多好友在朋友圈打卡学习时,往往会诱发“第三人效果”,认为打卡学习行为对于他人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从而产生脱离群体、“原地踏步”的不安和焦虑感。为了缓解这种知识焦虑,他们也选择加入了打卡学习的行列,通过学习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

3.3 社会需求:制约动机

一是进行社会互动,维系人际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都离不开与周围人的互动,而打卡活动为社会关系的维持提供了一种契机。当下,新的社交圈子正在围绕着社会化媒体进行重新聚合,重构人与人之间新的社交关系和生活重心。人们的现实生活圈子发生弱化,原有的社交关系受到了互联网冲击,人们更多选择了虚拟社交的方式进行沟通与自我身份的重新建构[4]。通过朋友圈的打卡、评论、点赞等一系列社交互动,好友之间可以相互监督,并通过互动实现彼此的认同与肯定,增进人际关系。此外,建立微信学习群则是一种更加有力的互动方式,进一步促进了线上和线下的人际关系。

二是受群体认同和归属影响。访谈中有受访者表示:“自己使用打卡App不能完全算作从众,而是因为它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自主学习的一种象征。”依据社会认同理论,一个人的社会群体成员身份和群体类别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会将对群体的认同摆在核心的位置[4]。大到整个大学生群体,小到自己的班级群体、宿舍群体,当个人所属的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此类App时,受群体归属关系和认同感的影响,会引发用户对该App的使用。

三是受外在社会因素的制约。相较于社会需求引发的主动使用行为,也存在有一些外在的因素制约用户进行打卡学习,比如社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学校老师要求使用该类App进行英语学习等。

4 打卡机制与大学生用户的使用与满足情况

4.1 学习监督模式——需求的基本满足

打卡机制作为一种学习监督模式,在调查中,接近八成的受访者反馈较为良好,使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从用户反馈上来看,成功打卡对于大学生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养成学习习惯等,具有良好的效果。此外,大学生群体在使用此类App时学习时具有碎片化、基础化等特点,92.11%的受访者表示用于英语单词的学习,43.42%的受访者表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可见该类App最主要满足了用户英语学习的基础性需求。

4.2 商业营销模式——满足的反向与衰退

此外,打卡机制作为一种商业营销模式,存在一定的商业陷阱,引起部分群体的反感。一方面,对于一些使用者来说,每天在朋友圈打卡会产生尴尬心理、带来某些不便,所以他们会选择不具有打卡强制性的App,或者在微信群等小社群中打卡分享。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经常刷朋友圈的非用户来说,大量无用的打卡信息充斥在朋友圈中,不仅制造了焦虑心理,而且破坏了朋友圈的信息生态。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打卡手段,用户在使用初期尚且能保证打卡的质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用户逐渐失去了打卡的信念,使得打卡流于形式,使用效果出现衰退。随着用户使用的深入,不少用户发现了打卡机制背后的商业陷阱。很多人由于时间、遗忘、自制力等诸多原因忘记打卡,从而使已经垫付的资金打水漂。而想要进行补打卡,需要邀请新人参与,付出一定的人情资本、时间成本,而App却通过打卡营销获得了用户基础和经济利益。

4.3 中性学习工具——学习效果的保留态度

打卡机制作为一种手段、工具,大多数用户对其学习效果的作用持中性态度。技术“中性”论认为,技术无所谓善恶,只是一种中性的工具和手段。它为人类的选择和行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技术最终产生什么影响,还取决于使用他的人[ 1 ]。打卡机制的使用同样如此。打卡作为一种新鲜、有趣的学习方法可以很好地满足英语学习者的需求,但是由于学习的自身特质较为特殊,所以如果不看使用者的自身使用状态以及特质,打卡激励机制对使用效果的作用较为有限。由于用户的自身特质以及学习动力等因素,其具体效果大多因人而异。在访谈结果中,多数受访者对于打卡激励类App持有一种理性中立的态度。然而,有趣的是,虽然多数用户对其学习效果持中立态度,但是80.32%的受访者表示未来可能会继续使用,当代大学生对电子学习设备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媒介依赖”,如何把握好使用与依赖程度之间的度,值得我们反思。

4.4 动机复杂性——学习效果的差异化

打卡动机的复杂性,导致使用效果因人而异。与以往研究中传统媒体的媒介接触行为一样,打卡激励类学习App的使用动机也是非常复杂的,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打卡学习行为是实用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是在不同的用户、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在使用之初,往往都伴随着一定的实用需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使用动机出现了减弱或变质,甚至更加复杂情况是各种使用动机不断变化,导致用户使用行为和态度出现变化,使用效果也产生了差异。在这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逐渐体现出来,呈现出双重影响。有些人失去了最初心理动机带来的学习冲动,流于形式甚至放弃学习;而有些人则因为社会心理因素的激励起到了坚持学习的效果(比如通过打卡塑造理想自我)。

5 打卡激励类学习App的使用建议

5.1 理性对待工具与学习的关系

打卡激励类App从机理上可以激发用户的学习热情,满足用户的学习需求并形成一定的监督机制。但是用户需要更正学习态度本身,才能和学习工具达成双向促进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使用目的。技术“中性”论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用户的根本行为模式,才能够决定最后的使用效果。同时,不要过度依赖App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的,App的商業化本质以及其打卡机制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5.2 用户摆正态度,勿让打卡成为作秀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一部分用户秉持着学习的目的使用App,但是却由于朋友圈的侧向监督作用、打卡机制的返现作用而对于打卡学习敷衍了事,导致使用效果的有限性。因此,需要用户摆正自身态度,真正完成“后台”的学习任务,重视学习的过程,这样才能学有所得。同时,打卡在朋友圈发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社交,所以大家使用的时候也应该注意第三方的感受。

5.3 注重使用和需求的一致性

随着打卡激励类App雨后春笋般出现,理智消费、确定需求已经成为使用前必须要做出的决策。除了学习类App之外,目前很多健身类App、读书类App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打卡机制,督促用户使用产品的同时满足自身使用目的。但是用户在消费和使用App的时候一定要切记是否真正具有此类需求。此外,要始终保持使用动机的合理性,形成良好的使用态度和行为,让心理需求、社会需求等因素成为激励自己进行自我提升的动力,真正实现使用与满足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6.

[3]邹婷婷.自我与幻象:新传播革命下微信朋友圈“学习打卡”现象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36):99.

[4]王茜.社交化、认同与在场感:运动健身类App用户的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12):149-156.

猜你喜欢
大学生群体使用与满足
人文关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搭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 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实证研究
网络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从“使用与满足”看网络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
传播学视角下微信的兴起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受众的动漫媒介接触动机研究
消费文化场域中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道德反思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