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相关研究

2020-11-17 09:43后超
中国市场 2020年28期
关键词:工作投入职业认同对策研究

后超

摘要: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整体水平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本文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进行抽样调查,对收集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阐述了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的现状及成因,并且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立合理目标、营造良好氛围、保障资源配置、建立职业体系等对策,期望对我国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发展道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工作投入;对策研究

1.前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民办高校招生人数从2009年的140万人,增长至2016年的174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为3.2%。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民办高校应届毕业生,其就业率平均水平要高于同规模的公办院校,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也在逐年提升。随着招人人数的增长以及社会认可度的提升,民办高校不再只是边缘补充,正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民办高校辅导员作为民办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在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力量。充分调动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利于民办高校的稳定发展。2014年3月27日,教育部向全国各高等院校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进一步明确了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应当遵守的基本规范、以及在日常事务管理过程中应当恪守的职业准则,并且对高校辅导员的选拔、培养、考评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说明,进一步为高校辅导员长远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条件。相比较一般高校教师而言,民办高校辅导员不仅承担着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而且是维护校园稳定的重要基石,其工作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型。因此,民办高校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度,和对工作的投入至关重要,对于个人、高校、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2.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相关分析

2.1研究对象和工具说明

本研究随机选取九所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ikert 5分等级量表按照岗位认识、责任目标、情感意志、职业能力和自我评价等五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分层抽样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5份,其中无效问卷2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93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8.3%,有效率为99.3%。随后,利用科学统计工具SPSS19.0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2.2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及原因分析

研究数据显示,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受性别、工龄、专业知识、婚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其职业认同程度也略有差异。在性别方面,男性辅导员在岗位认可维度要高于女性辅导员。一方面是因为男性辅导员善于从外界环境获取与工作相关的外部支持,其资源整合程度相对较好,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更趋于理性化分析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男性辅导员承担的家庭活动相对较少,不仅能够支配更多的时间处理繁重而又琐碎的工作事务,而且工作性质相对容易被家人和朋友理解,从而男性辅导员在职业认同水平中略高于女性辅导员。在工龄层面,新入职的民办高校辅导员角色对职业认同高于工龄较长的辅导员教师,原因在于新入职的辅导员老师大多来自应届毕业的本科和硕士生,其中硕士生所占比重较大,这些新入职的辅导员正经历从学生向教师的转变过程,对辅导员岗位怀有较高的抱负和期待,同时对周围的工作环境拥有较高的新鲜感,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和信心,也更为积极主动的争取外部条件的支持开展职业活动,对职业的认同度也较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辅导员教师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不仅需要经常加班加点完成工作任务,而且难以很好的协调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关系,晋升通道的不顺畅和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矛盾相互交织,最终导致对职业认同水平的下降。在专业知识方面,保持持续性学习的辅导员职业认同水平较高。随着对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深入开展会发现,民办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完成琐碎而又繁重的日常事务,还需兼职完成院系中如学风建设、学院管理等多项任务工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如果缺乏持续性学习和探索的精神,工作的挫败感会较容易的给辅导员带来职业认同的负面影响。在婚姻状况方面,未婚的民办高校辅导员对职位认同水平要高于已婚的辅导员。相对于未婚的民办高校辅导员而言,已婚的民办高校辅导员要承受更大的经济压力和更多的家庭责任。在工作中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引领学生思想和服务学生成长,在家庭中要细致认真的抚养孩子、尽心尽力的赡养父母。由于长期处于高压之下,难以保障充沛的精力完成职业活动,焦虑的情感导致已婚的民办高校辅导员对职业认同水平的降低。其它方面,民办高校辅导员自身需求与工作的关系对职业认同产生较大的影响。当民办高校辅导员处于职业的学习期时,较高的学习热情会促使辅导员对职业认同水平不断升高,但随着对工作内容的深入了解和掌握,这种热情会逐渐的减退,当感受到自己在工作过程中付出了较大努力后,未达到预期效果时,会对职业产生倦怠感,从而对职业认同的水平开始下降。

2.3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投入现状及原因分析

民办高校辅导员面对的大学生群体充满了青春活力和激情梦想,为了能够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辅导员教师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要在工作中表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民办高校辅导员在工作投入中受性别、工龄、职称与职级等因素的影响,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性别方面,男性辅导员对工作投入的水平要高于女性辅导员,尤其表现在工作的投入度和奉献度中。男性辅导员在职业活动和家庭生活中更倾向于前者,一方面由于男性辅导员在主观上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工作中的日常事务,另一方面由于男性辅导员期望在工作中能够收获更多的成就感和满意感,以此得到外部环境的认可和赞赏。反之,女性辅导员更趋向于家庭生活的和睦美满,不仅要忙于照顾老人,而且对子女的教育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工作投入中缺少活力,导致对辅导员工作投入水平要低于男性辅导员。在工龄方面,民办高校辅导员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其工作投入水平会略有下降。究其原因主要受两点因素的影响,一是辅导员长年累月的完成重复性较强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其服务的对象是学生,琐碎而又繁重的工作内容导致其专注度会有所下降,会产生一定的职业倦怠感。另一方面随着辅导员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相关费用开支的增大,在报酬待遇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民办高校辅导员会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如果未能进行很好的干预疏导,容易导致其对工作投入水平的降低。在职称与职级方面,刚入职的辅导员对职称和职级会树立个人目标,怀有极强的进取心投入到工作中,对于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也能够坚定信心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因此表现出良好的奉献精神和钻研精神,对于工作投入水平也更高。但随着心理期望和现实情况落差的加大,辅导员在面对住房、婚育等外部物质要求相关问题后,容易导致产生精力涣散和失落情绪,较大的落差心理是导致民办高校輔导员工作投入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

2.4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

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的分析统计,可以清晰的看出民办高校辅导员对职业认同的水平正向影响工作投入的水平。当民办高校辅导员认同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时,将会以充沛的精力和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学生的管理事务中。简单来说,在一个班级管理当中,职业认同较高的辅导员会对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档案,会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并且能够保持公正、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事务。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职业认同较高的辅导员会通过一系列的党团组织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当获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时,这种主观能够性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和保持,也会促使辅导员在工作中更愿意思考和付出,也更容易以创造性、突破性的思维高效的完成相关事务,获得成绩的同时提升幸福感。除了学生的认同以外,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认同也对促进民办高校辅导员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的工作投入至关重要。在学校层面,民办高校向辅导员教师展现清晰和通畅的晋升渠道和激励制度的扶持,使其对职业活动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培养辅导员表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能够使民办高校辅导员产生归属感,同时也增加对自身工作内容的价值认同感,从而对民办高校辅导员教师的工作投入水平产生积极的作用。在社会层面,民办高校辅导员对工作投入的水平源于社会的认同度。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工作的积极性来源于对经济收入的满意程度,而一个社会的比较过程将作用于一个人对经济收入的满意程度。简而言之,当员工认为自己收支比例和他人、历史进行比较时,如果相对公平合理,员工就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努力工作,反之内心会产生不满,消极对待工作。当民办高校辅导员受到社会关注时,会感知到社会地位的提升,同时对职业认同也随之提高,就会主动性的促使自身投入到工作中,并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

3.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对策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民办高校辅导员受个体期望、学校氛围、家庭因素、社会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对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针对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群体特征和现实需求,期望通过以下四条举措能够对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水平有所帮助。

3.1设立合理目标,明晰岗位职责

随着民办高校的稳步发展,辅导员群体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青年辅导员在入职以后应端正工作动机,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不断在教育事业中摸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努力为学生服务的同时,尊重个体独立意识。在日常事务管理过程中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成长,在收获学生信任和肯定的同时,也能够坚定职业目标的发展方向。民办高校辅导员通过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范围,保持浓厚的职业情感,不断补充专业知识,加深对辅导员岗位工作的理解,扩展其内涵和外延,才能够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水平有所提升。研究表明,民办高校辅导员对职业认同的程度能在较大意义上促进其对工作投入的程度。民办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沉着冷静的思维积极应对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才能够全方位、多维度的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深化对辅导员岗位的职业认同。例如:民办高校中男性辅导员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突出的领导力,因而在工作中应当积极的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和实践能力,不仅能够较好的完成工作内容,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较好的能力素质。民办高校中女性辅导员拥有较强的同理心和认真严谨的执行力,因而在工作中更能够了解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和叛逆心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抓住问题的焦点进行疏导,从而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收获成功的喜悦。因此,树立合理目标,明确岗位职责,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够提高辅导员对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的整体水平。

3.2完善相关机制,保障资源配置

除了提高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自我认识以外,完善民办高校在辅导员的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相关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整体水平奠定外部基石。在准入机制方面,民办高校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岗位要求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对求职者进行全面考核,在准入机制中明确求职者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等相关考核内容,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择优选取符合岗位需求的求职者。在培训机制方面,民办高校应注重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频率和质量。在培训过程中,应当帮助青年辅导员教师建立正确的岗位价值观和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帮助青年辅导员教师适应工作环境,并支持青年辅导员教师在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培养机制方面,民办高校应创造条件鼓励辅导员进行学历的提升,专业知识的进修,定期举行同国内外高校交流学习的活动。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工作中的焦点问题和辅导员岗位职责为主线开展。在考核机制方面,应注重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不仅应对辅导员取得的成绩予以鼓励,还应对过程中辅导员付出的努力进行认可,对于民办高校辅导员创新性、高效性的管理方式也应当予以认可,并作为考评的依据之一,特别优秀的应该在全校内推广使用。民办高校对辅导员的考核机制不仅可以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而且也可以作为辅导员发现个人不足,努力提升自我的参考依据。在激励机制方面,民办高校应整合配套资源,保障辅导员群体能够享受到相关的福利待遇,增加辅导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从而促进辅导员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同时,对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水平也有所提升。

3.3营造良好氛围,摆脱消极情绪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平衡关系有助于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水平。和睦的家庭关系能够让辅导员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更容易促使辅导员获得家庭的幸福感和事业的成就感。反之,当工作中的负面情绪渗透到家庭生活中时,易导致辅导员产生悲观的消极情绪,造成职业活动和家庭生活的冲突,从而影响辅导员正常的开展工作。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建立明确的角色意识能够帮助辅导员协调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在工作中,辅导员应意识到自身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主要责任是组织、实施和指导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作为学生榜样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家庭中,应该积极主动承担家庭的责任,认真履行孝敬老人、抚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民办高校辅导员在遇到消极情绪和心理压力时,应当主动寻求专业人士进行心理疏导或向领导、同事诉说寻求指导,通过正确的方式摆脱不良情绪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当遇到棘手问题时,应当保持冷静,认真思考问题的关键特征,最后制定解决策略。在良好积极的环境氛围中,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仅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能夠提升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的整体水平。

3.4建立职业体系,扩宽发展渠道

建立独立化的职业体系有助于民办高校辅导员教师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同时也为民办高校辅导员长远发展道路奠定基础。基于独立化的职业体系,一方面能够指导民办高校辅导员教师明确应具备的工作技能、专业知识和道德情操,帮助辅导员教师了解工作内容的同时,衡量自身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适应该职业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社会大众对辅导员群体的认识,提高辅导员在社会中的认可度。此外,积极的扩宽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晋升渠道。特别是在规范职责、提高待遇、减轻负担、扩宽上升通道等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意见,向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传递出鲜明的职业发展导向。地方高校在落实相关政策,不仅应当参照统一标准执行,还应适当兼顾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公平合理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和选拔制度。积极建设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能力。通过表彰一批輔导员队伍,建设一批优秀的民办高校,以示范效应引起其它民办高校的重视。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促进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知和肯定,进一步推动民办高校辅导员从职称到职级等多渠道得到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辅导员对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水平的提升。

4.结束语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对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另一方面要以足够的耐心和自信心完成对学生学业引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增强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提升其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整体水平,对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403/t20140327_167113.html [2]邹积英,王鹏,陈志娟.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影响因素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9):15-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成果,由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课题编号:2019J0815)资助发表。

作者简介:后超(1991—),男,汉,云南个旧人,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管理学院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化教育。

猜你喜欢
工作投入职业认同对策研究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