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食品检验专业建设思考

2020-11-17 17:42王薇蔺瑞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2期
关键词:食品检验专业建设

王薇 蔺瑞

摘要:在首都产业机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中职院校食品检验专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从如何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配套专业教材开发、校企深入合作、师资培养途径等方面,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食品检验专业的建设主要内容及专业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食品检验 专业 建设

在首都产业机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愈加受到关注。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另一方面,需要食品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的科学、有效监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据分析,每年北京市需要很多食品分析检测人员的补充量。

一、专业建设背景

中职院校食品检验专业面向食品行业企业及检测行业培养具有分析检测能力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中职院校食品检验专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中职院校食品检验专业学生,经过了5~6年的在校学习和1年的顶岗实习,具备了较为扎实的食品分析检测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职业技能及职业岗位能力,动手及操作能力较强。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食品安全及卫生检测、食品质量检测、生产环境卫生检测、污染监测、质量监控及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二、食品检验专业建设内容

(一)构建食品检验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专业发展的基础,食品检验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严格按照人社部颁发的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为技术依据。根据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检验专业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教学活动课程。课程体系的构建以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和梯次性为原则,并由校企合作共同参与完成,在此基础上分为三个阶段构建完成食品检验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第一阶段:企业调研和实践专家访谈,确定课程体系框架

食品检验专业课程构建:核心课程为一体化课程并以提高食品检验人员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以企业调研和多次实践专家访谈会为基础,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对食品检验工的实际工作要求,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其转化形成一体化课程。检验专业的每门一体化课程包含若干个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例如:《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营养素检测》、《常规理化检测》、《食品添加剂检测》等多门一体化课程,其中包括“食品中菌落总数检测”、“食品中蛋白质检测”、“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等多个食品检验工作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同时依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工作流程开发课程资源包,通过“教学做”一体、理论与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授课过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的多重融合与统一的特征。

第二阶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实施方案。食品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食品检验工职业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需求,由校企合作共同编写,并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通过后实施使用。课程标准是纲领性文件,规定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实施建议等教学指导内容。课程标准主要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对象、工作要求、工具、劳动组织方式等进行深入分析等。

第三阶段:建设一体化课程资源及信息化资源

课程资源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食品检验专业课程配套教材及配套工作页,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合作开发编写。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开发与食品检验工课程相对应的   在线交互资源,包括:教案、教学PPT、题库、微课、录课等各类资源的编写与制作,以期满足线上教学需求,同时提供数字化资源。

(二)开发专业配套教材

1.创新教材开发机制,编写优质教材

课程需要优质的教材作为支撑。创新教材开发机制,开发优质专业教材,首先需要建立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应包括教育、行业、企业等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由委员会共同确定教材编写的内容及目标,同时指导教材的编写,使用最新的标准及资料作为教材编写依据;其次建立教材开发流程和技术标准,教材的开发必须严格执行流程和技术标准;再次建立教材评审机制,教材编写后要进行专家评审,经专家评审后才能用于日常教学;最后要建立奖励机制,制定奖励办法,在编写过程中,对于积极参与教材编写的人员予以奖励,同时对专家评定为优质教材和使用后评价效果较好的编写人员给与相应奖励,鼓励大家多参与教材建设工作。

2.以任务为载体,开发工作过程导向教材

结合食品檢验工一体化课程开发适合新时代教学模式的教材。教材主体结构符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以完成一个检测工作任务为组织形式,重点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的遴选源于检验工作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任务的选择以典型性、实践性、职业性为原则。同时,对真实工作任务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删减、补充、细化,使之转化为学习型工作任务。以食品检验岗位需要能力为主线,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将与检验技能有关的理论知识点融入到检测项目或工作任务中。[1]在编写任务的过程中,本着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原则,结合职业素质的养成,融入课程思政及立德树人等内容,使理论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和素质教育有机融合。每个任务前有任务引入、任务分析,将相关知识提炼为思维导图,同时配有课件及微课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清学习思路,特别是任务实施,一步一图,图文并茂,操作步骤清晰,便于教师指导教学,也方便学生学习,主要编写环节如图1所示。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在整个专业建设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专业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教师是专业发展的源动力,食品检验专业师资队伍应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职称结构梯次合理,专兼职结合,师生比大于1:18,师资结构应满足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食品检验师资团队应具有丰富的一体化授课经验和对外培训经历,掌握检验操作技能、标准操作程序、质量控制要求、实验室安全与防护知识、计量和数据处理知识等。同时聘请企业行业专家进课堂,参与授课教学。外聘企事业专家应来自大型食品企业、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食品检测及仪器分析领域等并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但从目前职业院校教师的组成结构来看,非师范类的教师占例很大,尤其专业课教师,通常是毕业后直接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专业能力虽然很强,但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同时也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2]因此需要夯实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理论功底,培养教师现代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教师的师德教育同样需要加强,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以下途径对教师进行培养:首先要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及专业技术培训,提升教師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其次安排教师积极参加企业实践,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再次鼓励教师参与技能竞赛,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最后,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激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项目建设工作,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等。

(四)校企深度合作

专业发展需要依托首都优势的食品企事业单位。积极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积极聘请行业、企业、教育专家成立食品检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校教师与行业、企业、教育专家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共同开展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评价体系建设等。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学校与企业的物质和智力资源共享,实现与企业联合培养,使毕业生的质量得到了提高,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对接,为北京市不断输送食品检验专业技能人才。

三、食品检验专业未来发展展望

(一)专业建设始终坚持服务首都经济发展为宗旨

专业建设始终坚持服务首都经济发展为宗旨,以社会需求和产业需求作为职教育教学的目标,为首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保驾护航,提供技能人才储备。食品检验专业通过为社会、企业提供多形式、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培训服务等,得到社会的认可,拓宽专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培训资源、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建设等,以期达到提升教育教学及培训质量的目的。[3]

(二)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专业建设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确定人才需求、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结构、课程内容和评价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与校企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一起,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评价教学质量等。建立产学结合、校企互动的运行机制。积极发挥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建立宽口径和深领域的精诚合作,可将企业实验室引入院校或建立仿真实训室,实现院校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更好的营造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根据企业需求引进先进实训设备,借鉴企业先进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落实实验室安全、仪器管理、责任制度等,为更好的培养技能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三)创新人才模式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没有创新,就谈不上专业发展。立足专业发展,以扩大专业规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高技能人才综合能力为专业发展目标。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同时进行积极的探索。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积极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明确不同层级的职业能力要求;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使人才培养更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及产业链的岗位需求,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梳理现有学习任务,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实时引入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新工艺、新成果,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工作。针对课程特点,建立课程的在线资源,最终达到完成建设本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整体目标,为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育人奠定良好基础。

(四)参加项目建设,带动教师队伍成长

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是提升专业内涵的关键因素,是促进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师资队伍的建设将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精湛、结构合理、积极向上”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通过强化机制建设、加强师资培养、引进企业专家进课堂,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等途径,培养一支专业技术能力和教育教学经验等综合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及项目建设工作,形成以食品检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为主体,全员参与的专业工作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专业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谌斌龙,谢远辉.一体化课程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大众科技.2014.12(16).115

[2]高永生.中职院校示范校建设中模具专业建设思考.职业.2014.14.34-35.

[3]胡蕊,莫创才.中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链发展适应性分析—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群为例.职业.2020.16.72-73.

王薇1   蔺瑞2

北京轻工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食品检验专业建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寒露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探讨如何提高食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提高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控制措施
提升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若干研究
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