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020-11-18 08:38李勇
廉政瞭望 2020年20期
关键词:政商营商监委

文 李勇

武侯区是成都市民营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城区之一,武侯区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动完善政商交往“负面清单”,着力构建新时代“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

特别是今年以来,区纪委监委重点围绕省纪委监委印发的《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十八条措施》,大力开展服务民营经济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治理,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一流环境,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构建两张清单,防止行政权力“任性”

坚持把规范行政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作为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关键之举,对照查处的典型案例,紧抓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探索构建政商交往的“负面清单”和“廉政风险清单”,严格明确政商交往的“禁地”和“雷区”,切实划清“可为”与“不可为”边界,不断压缩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

严格落实政商交往“负面清单”管理。严格区分涉企公务活动和商务活动,积极支持公职人员按照报批程序参加符合规定的企业活动。大力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严格开展定期抽查、电话回访、反向评价等活动,先后下发纪检监察监督“联系卡”200余份,对公职人员服务企业行为进行跟踪监督,严肃查处勾肩搭背、利益交换等负面行为。大力整治政商交往中的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问题,对涉及企业服务方面的问题线索一律快查快处快结。

推动构建政商交往“廉政风险清单”。加强对查处的典型案例的分析研判,先后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预防腐败建议书》10余份,推动完善政商交往中的《廉政风险清单》,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行动态评定和跟踪管理。将涉及行政审批、执法监管、工程建设等高风险领域纳入“三重”监督范畴,结合具体项目跟进监督,重点针对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企业招引、项目落地等工作进行靠前监督,确保各项工作依纪依法有序推进。

深化三项治理,严查服务企业“懒政”

坚定围绕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和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要求,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深入开展不作为慢作为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治理和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坚决向惠企政策落实不到位、靠前服务企业不主动、漠视企业诉求困难等问题叫板亮剑。

从严查处形成震慑。充分发挥纪检监督、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和派驻监督“四个全覆盖”监督格局的综合效应,利用“监督监察对象基础数据信息系统”等智能平台,2019年来,先后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15件23人。重点针对招引企业落地过程中“懒、散、慢、拖”等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专项调查4次,对2个单位和6名党员领导干部严肃追责问责并通报曝光。

以案促改提升效率。积极适应“简政放权”大趋势,针对企业反映较多的审批事项手续繁杂、耗时较长,基层执法简单粗暴等问题,推动完善一次性告知单、容缺办理等制度机制,打造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智慧平台”,不断提升规范化、便捷化水平。

精准问责激励担当。在审查调查工作中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对服务民营企业过程中出于公心、未谋私利,因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政策界限不明确等情形,而出现工作失误或过失的,已先后给予容错纠错2人次。在办理民营企业人员涉嫌违纪违法的案件中,对积极配合调查的民营企业经营者,依纪依法从轻从宽处理。

突出三个靠前,增强政企交往“互信”

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成效,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增强主动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突出“三个靠前”,持续深化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建设相关政策的解读与宣传,推动形成互信互助的良好氛围。

推动靠前“问计”。强化对惠企政策制定及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牵头企业主动引导民营企业融入参与全区经济建设大局,推动建立民营企业参与涉及本行业的重大政策制定的常态化机制,让民营企业家在政策制定等顶层设计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确保各项方针政策真正服务企业发展。

强化靠前“问需”。聚焦“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等活动,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定点靠前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诉求的集中管理、牵头督办情况的动态跟踪,推动建立区级、街道“两级联动”的问题管理和解决机制,确立牵头单位对区级领导走访、信访等途径掌握收集的企业诉求进行集中管理,按照职责权限进行分流处理,对解决情况进行定期跟踪掌握,对解决不力的进行调查处理。

坚持靠前“问廉”。坚决改变“等案上门”的不良思维,结合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工作,先后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主动深入企业159次,对党员干部服务企业过程中的担当作为和廉洁从政等情况进行走访了解,“对症下药”增添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

猜你喜欢
政商营商监委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治理理论对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难题的破解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政商良性互动关系应遵循的原则及路径探析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症结与出路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