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韩中爱情隐喻对比

2020-11-18 22:28
散文百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韩中缘分韩语

王 晶

延边大学

本文以“爱情”为中心,运用语料库语言学及认知对比语言学相关理论对比韩国及中国关于“爱(情)是……”结构的隐喻。本文研究材料中,韩国材料选自韩国21世纪世宗语料库,汉语材料选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 语料库。经统计,韩语检索结果共1349 条,去除无效、重复及外语翻译作品等,关于“爱情”隐喻的检索结果共111 条。汉语检索结果共1021 条,同样筛选后汉语“爱情”隐喻研究资料共131 条。

一、先行研究

80年代前,隐喻一直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法,直到Lakoff and Johnson(1980)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系统地阐述了思维本质和认知功能,开创了隐喻认知研究的新纪元。近些年来,韩国和中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关于爱情隐喻研究,韩国代表学者为Im Ji Ryong(2005),他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阐述了爱情的隐喻及转喻形态。中国代表学者有张慧芳(2013)等。张慧芳(2013)根据概念隐喻理论总结了多种概念隐喻。关于爱情隐喻对比研究,中英爱情隐喻对比研究较活跃,但韩中爱情隐喻研究较少,且很少说明其存在的内在原因,可以说是研究的初步阶段。

二、结果与分析

1.韩中爱情隐喻相同点。

韩国和中国地理位置相近,同属于一个文化圈,且都具有相似的身体经验,因此很容易就可以发现韩语和汉语中有很多相同的隐喻。本文选取了出现频率较高的三种进行论述。

韩语及汉语均存在“爱(情)是火”隐喻,但是从数量及占比来看汉语比韩语多。汉语中出现了9 次,占总体的6.9%;韩语中出现了2 次,占总体的1.8%。且汉语中使用的形态不同,如“火花”、“大火”、“烈火”等。

韩语及汉语均存在“爱(情)是植物”隐喻,从数量及占比来看韩语比汉语多。韩语中出现了8 次,占总体的7.2%;汉语中出现了5 次,占总体的3.8%.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韩语中主要使用“玫瑰花”来象征爱情,但汉语更多使用“花”来象征爱情。

韩语及汉语均存在“爱(情)是人”隐喻,从数量及占比来看韩语比汉语多。韩语中出现了9 次,占总体的8.1%;汉语中出现了5 次,占总体的3.8%.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韩语中主要使用“玫瑰花”来象征爱情,但汉语更多使用“花”来象征爱情。

2.韩中爱情隐喻不同点。

(1)韩语中有关爱情的特有隐喻。从本次统计结果可知,韩语特有的隐喻为“爱情是海啸”。即,源域“海啸”的速度快、破坏力大、激烈等特征被映射到“爱情”上。之所以韩语中会出现“爱情是海啸”这种特有的隐喻,是因为韩国与中国的地理位置不同,韩国三面临海,而中国大部分为陆地,因此两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2)汉语中有关爱情的特有隐喻。汉语中最典型的特有的隐喻为“爱情是缘分”。“缘分”一词为佛教术语,本为抽象概念,但经过几年的洗刷具有就具体的含义。 因此产生了运用“缘分”象征“爱情”,即源域“缘分”的特征被映射到“爱情”上。韩语中虽然也有“因缘”一词,但多用于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上,极少用于男女的缘分上。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统计及研究可知,韩中关于爱情的隐喻有相似点也存在不同点,由于两国地理位置及特有的文化,产生了各自特有的隐喻现象。因此语言学习者语言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文化的学习。

猜你喜欢
韩中缘分韩语
“Mi palabra favorita en chino es yuanfen”
中韩关系,行稳致远——纪念韩中建交30周年及《金桥》创刊20周年
中级韩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韩语的积极性——以《综合韩语》课程为例
天赐的缘分
浅谈韩中双语类词典结构——以《韩汉大词典》《韩中辞典》等四部词典为例
为缘分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