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视角下高校贫困生档案的构建与管理研究

2020-11-18 22:28
散文百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育人

岳 淼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一、资助育人与高校贫困生档案工作的概念

1.资助育人的定义和内涵。

资助育人,顾名思义就是要将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相互融合,有机统一。高校贫困生是特殊而敏感的群体,对于他们的资助需要艺术性才能达到育人的效果。学生的资助工作是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资助育人旨在将“扶困”与“扶智”和“扶志”相结合。通过资助育人,能够将显性与隐性资助、无偿与有偿资助有机融合,形成资助育人、成才回馈社会的良性循环,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自爱自信、诚实守信、自立自强、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质。让更多的孩子通过资助摆脱困境,用知识改变命运,实现出彩人生的目标。资助只能暂时缓解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但是改变不了贫困家庭的本质。如果学生资助的育人功能发挥得好,不仅能及时解决学生成长成才中的疑惑,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的温暖,拥有一颗感恩之心,让他们有信心和能力去改变现状,通过努力,逐步改善个人和家庭的经济。

2.贫困生档案的主要内容。

贫困生档案的内容较为丰富。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会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建档。贫困生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贫困生档案建设管理办法来保证档案的常规化管理,做到有据可循。申请学生的承诺书使贫困生档案更权威,在一定程度上能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学生本人及家庭情况经济情况,通过家庭成员情况和家庭收入情况直观地记录该生和家庭的具体经济情况。该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情况追踪能从侧面反映出该学生是否真的贫困,是否能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同时也保证了贫困生档案成为动态性、长期性和变化性。佐证材料为贫困生档案的真实性提供了基础保障。

3.资助育人与贫困生档案的联系。

在资助育人的引导下,贫困生档案不再只是简单地记录贫困学生的基本信息。贫困生档案除了记录该生的经济情况外,还能体现该生在校的表现,尤其是在受到资助后发生的积极的变化。

通过个性化的档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评,在展开资助育人教育的群体选择的时候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建档的同学相对而言会更加具有代表性,首先他们对自己及家庭的情况有准确的认识和定位,其次家庭经济相对于未建档的会更加困难,更加需要进行资助育人教育。

二、资助育人下优化贫困生档案构建与管理的重要性

贫困生作为学校中特殊的一群人,他们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家庭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他们是脆弱且渴望得到帮助的,通过构建贫困生档案可以预防他们由于贫困而产生的自卑等心理问题,创造公平的资助氛围,资助育人两不误。通过对贫困生档案提供的综合性的材料分析对比出真正需要资助的对象。同时还能选出部分学生作为资助育人的成才典型来鼓励一代贫困生。对贫困生进行经济上的补助的同时进行励志教育,在帮助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引导他们成长成才。贫困生档案的价值在于对于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记录下了他们的原始材料,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受资助情况也都会有所记录,在这个过程中贫困生档案对资助育人有信息价值,能直观地记录下资助育人的成效。为后期资助育人研究和改进都提供了真是有效的基础原始数据。

三、高校贫困生档案构建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1.构建体系“三个原则”执行度低。

在高校贫困生档案构建体系中,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分类性原则有待加强和完善。档案的真实性主要依靠学生入学时自己填写的相关信息及相关部门的佐证材料证明。部分学生填写的材料存在夸张,投机取巧的地方。部分当地民政部门盖章证明时不严谨,审核不严格,甚至为了保护当地学生,有些不是特别贫困的学生也会帮其出具佐证材料。档案构建的完整性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有些的确贫困的学生由于面子不愿意申请,有些则苦于没有办法出具权威的贫困证明,这都导致了在构建时“全员”的不完整。另一方面,每个贫困生都有一份自己的档案,但是档案的内容并不全面完整。学生在校的生活和学习多数仅是通过受资助情况和获奖情况来反应,并不能涉及到该生的具体细节的学习和生活部分。高校贫困生档案建档多维度分类意识不强。在建档的过程多数学校以学院为单位,仅根据贫困程度来分类,没有具体的根据专业、年级、地域来进行划分。但是不同的分类方式,在应对不同的研究的时候有不同的针对性。如不同年级的分类可以分析出不同年级的贫困生的特点,提高资助育人的精准度。

2.管理体系半透明化、传统化、利用价值单一。

在高校贫困生档案构建体系中,对于建档的贫困生的保密制度有待加强,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贫困生的信息呈现出半透明化状态。由于要证明学生在校的具体情况的真实性,班级学生代表、宿舍同学、班主任、学院辅导员、任课老师都会成为他们的“证明人”,但是这往往使该生的信息不再私密,一旦内容泄露,会打击到贫困生的自尊心和对档案制度及学校的信心。在高校贫困生的档案管理中,记录方式以传统的电子材料和纸质材料相统一的方式来管理,并没有统一的科学的归档标准,归档管理也没有规范。多数高校沿用传统的辅导员和学工处负责资助的老师来管理档案,并没有让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来管理贫困生档案。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档案仅是传统的档案收集、更新和存放,为资助育人所起的借鉴作用较为有限。贫困生档案在管理过程中体现的利用价值较为单一,仅仅在校内被使用,尤其在进行学生资助的时候被使用。档案管理最终是为了能更好地利用档案。资助育人也不仅仅使学校的责任,其实通过贫困生档案在校企合作、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利用能从侧面体现资助育人的成效,但是贫困生档案成为信息资源被利用的实践还很少。

四、资助育人下贫困生档案构建与管理的实施路径

1.建立贫困生档案长效动态机制。

贫困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具有实效的过程。从贫困生档案建立开始就可以收集贫困生在中学期间获得的主要资助情况,做好中学和高校的衔接。贫困生的个人和家庭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建立贫困生档案长效动态机制也能为资助育人提供完善的原始参考数据。通过每学年甚至是每学期对贫困生档案的更新,可以在时间上有规律地对贫困生进行帮扶。通过贫困生档案的长期管理可以观察到他们在校期间的变化和成长,为培养典型的身心健康且全面发展的贫困生提供了依据。贫困生档案主要是为了能提高资助育人的实效性,要及时地整理贫困生档案,对于贫困程度增加的学生要加强经济资助,对于贫困程度降低甚至脱贫的学生要及时做好档案整理和注销,对于贫且优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帮助他们成为资助成才典型,激励其他贫困生。

2.创新贫困生档案建立和管理的服务方式。

(1)贫困生档案信息化建立和管理。通过信息化来创新贫困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这里的信息化是指建立网络系统,通过软件平台、新媒体和现代化手段来建立、修改、分析、注销贫困生档案。学校要加大对此平台的资金投入和管理,除了能上传和阅览基础数据外,此平台还可以专门设置分析模块,通过这个平台,学校相关部门可以查阅档案,针对个人建立个性化资助育人方式,维持贫困生档案的共享性,提高贫困生档案的利用率和利用范围。同时,通过对资助育人的典型案例在平台上的宣传来扩大资助育人的作用和影响度。

(2)贫困生档案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资助工作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资助育人工作是否卓有成效在学生就业创业时能从侧面体现出来。要将贫困生档案管理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可以在贫困生入学开始就帮助他们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找准自我定位,提升就业能力,掌握求职技巧并且不断与时俱进做出调整。如果不对这些贫困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同时在校期间进行资助,在毕业的时候较普通学生而言就输在了起跑线。良好的就业创业能力体现出了资助育人的时效性,加入了就业创业教育的贫困生档案使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保密和量化制度。资助育人工作是经济资助和精神资助的结合。高校贫困生档案要加强保密制度。档案标题可以用数字编号或者其他有规律性的数据字符来表示学生,不应该出现学生的学号、名字、班级等信息。为了保证贫困生档案的公平性和后期可选择性,可以对贫困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量化,量化值也可以纳入保密制度,根据量化的数值高低来标记学生。家庭经济是量化的重要依据和评判标准,考虑到资助育人的体现,可以将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也纳入量化中,对于生活中有不必要的支出的可适当进行扣分,对于学习上有突出表现的可以适当加分,整体还是以经济作为评判中心。丰富的量化内容让育人工作渗透到贫困生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中。

(4)结合思政教育,优化管理队伍。要想在新形势下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就要优化贫困生档案的管理队伍。对受资助的同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资助工作的本质要求,传统的贫困生管理队伍较为单一,以辅导员为主。为更加全面地进行思想教育和资助育人管理,可邀请思政教师、兼职档案管理员、学校专门负责资助工作的老师一起各司其职地来管理贫困生档案。要加强管理队伍培训,提高业务能力,让他们在管理贫困生档案的过程中融合艺术性的教育元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政治素养。在丰富完善理论知识的同时对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让他们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贫困生档案来凸显育人实效。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珠”育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