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2020-11-18 22:28朱洪超
散文百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课程新课改教学方法

朱洪超

江西省丰城市拖船中学

通过对新课程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高中地理教学应将理论新知与实践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首重。当前,部分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存有应试性和滞后性特点,他们过于重视授课进度,常常进行填充式的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极大程度消磨了学生的地理兴趣,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有力提升。因此,新课程下,地理教师要实现教学观念由旧向新的转变,将学生的实际和发展需求当作教学的切入点,理论新知传授与应用实践教学双管齐下,不断延伸和探索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趣味性、实效性兼备的课堂环境,为学生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基。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很多高中教师们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也暴露出很多教学缺点,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其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层面中:教师长时间对教材过度依赖,这样长此以往就不能有效地将新课程和教学的要求同步结合起来,无法实行高效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仅是在浪费学生们大量的宝贵时间,还体现了教师们自身水平不高的问题,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课堂教学的主体还给学生,还在沿袭以往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这就会直接让学生无法有效地进行课堂学习,也直接体现了有些高中的地理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及素质不高。新课改的提出,不仅仅是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们也有一定的要求,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当中就会发现有些学生不愿意融入活跃的课堂氛围当中,无法积极参与到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当中,依旧采取着以往“死学”的学习方法,无法构建属于自身的知识体系,没有既定的学习动力和目标,但是相对来说,学生这样的消极表现,教师也有一部分责任,也体现出了其教师没有创建出一些有趣的情景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将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情绪调节起来,那么教师就需要改变一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热情,这样课堂效率才会提高。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1.信息技术辅助,加深地理理解。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极富创新性、实效性和时代性的教辅工具,被广泛渗入于教学领域。其能够以音频、画面、影像等方式,将空洞抽象的文本内容变得更加具象化和形象化,让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得到极强的刺激,不但能够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有效地激发,同时也能够降低学习难度,深化学生的学习及情感体验。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融合,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与优势,为学生创建实效性、趣味性兼备的课堂环境,有效实现教学效果提升。例如,在讲授《地球的运动》时,由于该节内容较为理论和抽象,单靠教师的口头讲解或画图指引,学生很难了解其中深意。故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向学生展示地球自传或者是公转的动图或影像片段,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和立体地感知到本节的要点。又如,在讲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时,该节主要讲述社会发展和交通方式的演变,单靠教师讲授或学生想象很难达到效果。因此,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从古至今的交通工具图,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总结运输方式的特点、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升其专注度,促使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充分良好地提高。

2.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出台,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高中地理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在课前科学设计问题,提供给学生相互讨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地理基础,将其科学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之后提出一些问题,由每个小组开展组内讨论。发现答案后,让每个小组成员选出代表,讲出最终讨论出的答案,接着要求教师认真点评。比如,讲解“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时,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森林对人类环境造成哪些影响?”等等,正确指导每个小组成员对问题作出深入的讨论,发现问题的答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可以独立思考和主动发言,学生通过发言可以增强自身的成就感,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在开展地理教学过程中,教育部门一直在寻求相关的创新。在创新的过程当中要以人为本,不断地尝试更多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地吸取更多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掌握更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新需求,教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猜你喜欢
新课程新课改教学方法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