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慈善文化考量

2020-11-18 11:01张亚楠
时代人物 2020年22期
关键词:博爱仁爱慈善

张亚楠

摘要:慈善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不仅指人们的善行善举,它还是一种至高的道德原则。从历史传统、思想渊源上对中西方慈善文化比较思考,进行学理性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中西方慈善文化的异同,使其成为当代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关键词:慈善;仁爱;博爱

儒家的慈善文化,是以"仁爱"理论为核心,包括大同思想以及"民本"思想、性善论等丰富内容。和儒家学派不同,在道家看来,慈爱是包容天下一切的爱,是无等级和差别的爱,所以,人就应当对万事万物持以普遍的、平等的同情态度。佛教的慈善表现是因果说和慈悲说;佛教的慈悲是一种利他为特征的道德原则。西方文化中的慈善思想主要来源包括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共同体精神,中世纪的基督教博爱精神和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中西方慈善文化的差异

西方的慈善文化是以对上帝的虔诚和爱人如己为核心的博爱文化。这种博爱是建立在宗教伦理基础上的人类情感。博爱的价值和目的就是它自身,因而,爱是平等的,无差别的。这是一种“为爱而爱”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爱,而这种爱的最好表达方式就是慈善。在中国,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格局形成以后,儒家的仁爱思想就成为慈善文化的核心。在儒家看来,仁爱是有级差的。仁的本义是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而亲缘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社会关系。由此出发,就形成了从“亲亲为大”到“泛众爱”再到“利天下”的慈善格局。我们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命题,到中国传统的社会精英阶层坚守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等等,都可以看出,慈善就是从自身、从家庭开始,从宗族出发,善行主要体现为以己推人,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由小到大的熟人社会的模式。这就形成了中西方慈善在广泛性和普及性上的现实性差异。

西方的慈善文化,排除了对慈善这种道德行为的功利性期待,慈善既然出自于对上帝和他人的爱,那么,它就既是一种自律性要求,又是一种他律的约束。而中国的慈善文化强调自主性,旨在启发内在的善,它是自发性规定的自律;着重于慈善的道德教化功能,把慈善寄托于施善者的宽容与仁慈。行善与否是个人的道德操行, 行善不过是良心上的满足和自身、后代的福报, 即使不行善也无须受到良心的谴责。

西方的慈善文化,把慈善看成是个人的一种正义的意志和行动,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而接受慈善的救助是需求者的正当权利。作为主体间的关系是自然而平等的。而中国传统的慈善文化则将双方的关系存在着事实上和出发点上的不公平,慈善成为上对下、尊对卑、贵对贱、富对穷的施舍。双方的关系是“施”与“受”的关系和过程。

二、中西方慈善文化的共性

虽然中西方慈善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它们也有着共性的特征。探討这些共性,我们才能够寻找到中西方慈善文化最深刻的根源。人类共同的慈善文化出自于以下因素的考量:

人性的基础。慈善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的展现。汉字中对慈善的最初解释是:“慈”,爱也,从心,兹声。造字本义是比喻心肠柔软如丝,疼惜生命,不杀生,不作恶。“善”,吉也。从言,从羊。造字本义是比喻神态安详,言语温和。在中西方文化中,慈善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与人性相关。基督教的博爱情怀,儒家的仁爱精神,墨家的兼爱思想,佛家的慈悲为怀,道家的善恶因果报应说等等,透露出人的慈善动机和人类慈善文化的主要渊源在于存在于人性中复杂情感中的美好的一面的凝练和升华。

信仰的需要。慈善是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途径和手段。人和人类总是要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寻找合理的归宿。而信仰抛弃了对现实物质利益的考虑,在个人情感不能达到的深度实现了对它们的超越。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信仰主要根植于人类的终极关怀,是人的有限存在对无限意义的追求。由于超越了对物质利益的冷酷算计和有限的多变的情感,它就具有持久的意义。信仰是一种灵魂式的关爱,是善行的内在驱动力。对于追求自己精神最终归宿的人来说,善行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他们的信仰。

社会制度的安排。慈善是社会关系协调的粘合剂,是人类对现实的和未来社会的设计的关键一环。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构建出一个人人和谐相处的美好的城邦制度;基督教描绘一个建立在云霄上的天国;儒家的“大同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历史时代,从否定意义上讨论慈善问题,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慈善的虚伪性,认为在未来社会,即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样的社会状态中,人性中的善良属性得到充分展现,人与人和睦相处。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中,慈善就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就是说,在人类达到自由王国以前的必然王国中,慈善就是社会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可见,慈善是一种文化观念形态,我们称之为慈善思想的东西,是人性中光辉美好德性的展现。作为观念的慈善,就是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将其自觉地融入思维当中。古往今来, 随着社会不断地改革与发展,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也各有不同,但是慈善始终是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存在,并指导和制约着人的行动。慈善是一种社会实践行为。在人的所有的实践活动中,慈善作为个人或社会组织特意完成的行为,无论是从历史的纵向发展,还是现实的横向发展看,它始终体现着社会的正能量。作为行为的慈善,是以利他为准则,将这种观念自觉地付诸于行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慈善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特征。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必然是公平和公正的,慈善无疑是实现社会公正、公平,实现良好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从制度安排上讲,社会的善是现代社会制度得以良好运行的必要手段。可见,慈善是在以爱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指导下通过某种社会组织或个人特意完成的以利他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人类福祉为目的的社会行为。它既是一种观念形态,又是一种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 朱全红.儒家伦理的“仁爱”思想与基督教伦理的“博爱”思想[D].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2] 郭志娟.中西方慈善文化差异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07)

[3] 韩丽欣,郑国.中西方慈善文化传统资源的比较研究[J].南昌大学报2014(01)

[4]黄家瑶.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方慈善文化[J].科学经济社会,2008(03)

猜你喜欢
博爱仁爱慈善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博爱之歌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仁爱来到我身边
七千台湾人呼吁废除“博爱座”
大宇宙中谈博爱(节选)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