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学与人文均衡发展的对策浅探

2020-11-19 01:25谢孝龙江苏省委党校
长江丛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人文科学文化

■谢孝龙/江苏省委党校

自近代以来,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几乎都处于严重的不均衡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为标志,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今天社会上越来越多的道德失范、行为失序、内心失智等现象也表明,当今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发展也不均衡。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的今天,认真审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价值与地位,在文化建设中采取不同的对策以促进二者各展所长、均衡发展,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科学和人文不均衡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文化特性不同

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自身不同的特质和属性,是二者发展出现不均衡的内因。

(1)目的不同。在社会实践层面,科学所关注的“是否”和“真假”的存在往往很具体,更多关系到个人的生存等相对密切的利益和功利层面,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人文所关注的“美丑”是更高层次的评价,其利害关系不那么明确,尤其在物质尚未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不会把它放在更靠前的位置[1]。例如,在野外极端生存考验时,对于蛇虫等东西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其“是否”能够补充能量,而不会在意它们的“色香味”。这也正是清末以后包括改革开放初期,科学大受欢迎的原因了。

(2)方法不同。科学用理性的方法对事实作判断,判断其“真假”“是否”相对比较容易,因为逻辑是共通的,判断的方法和尺度比较容易统一,衡量的标准也是客观明确。而人文的价值判断则不同,“美丑”与否的判断会因主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而有差异,评价的标准也会因人、因时、因地等因素而呈现多样化,其评判结论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相对而言,社会群体更易于接受那些简单的方法、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和确定性的结果,例如,政策越接近科学性越容易被全社会拥护,改革开放初期恢复高考立即得到全国响应便是例证,但思想道德建设就较难引起重视。

(3)功效不同。科学尤其是科技带来的改变是直接的、显性的、可计量的,而人文带来的改变是间接的、隐性的,大多是无法精确计量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倡导的东西更合乎人的生物性,而人文倡导的更合乎人的社会性。人毕竟是动物,对合乎生物性的东西有天然的亲近感,对社会性的东西会本能地拒绝。这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用金钱、分数、排名、职位等等来衡量人生了,因为这些更直接,更简单,更清晰。至于心态是否平衡、趣味是否高雅、理想是否高尚等等,因为太内在、太主观、太个性化了,大多数人往往本能地缺乏追求的主动性。

(4)难易有别。科学带来的社会效益不光具有直观性,更有快捷性,因而其精神内涵的传播和物质形式的推广相对而言都比较容易。而人文不仅带来的改变是隐性的,而且需要多方面努力、长期濡化才能见效,因而缺乏积极性,社会也缺乏主动性。特别是在物质贫乏的社会阶段,当全社会都把快速成功当成首要目标时,科技自然最易受到信任推崇。再加上科学倡导的是精确的逻辑思维,只探求“真假”而不设禁区,而人文总是有不可触碰的禁地的,特定情形下人文的发展也可能会被限制发展。

(二)文化传统的因素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文文化也在不断充实着新的内涵,但特定民族的人文文化通常能保持其独立性,其发展也基本呈现为线性状态。而科学则不同,其发展会呈现指数式的爆炸性增长。中华五千年文明是资本有时也是历史负担,导致退则闭关自守、固步自封,进则技术万能、唯科学主义,甚至出现科技高度发达下的文化沙漠。

(三)经济发展的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价值。当科学技术帮助人类在改造世界、获取利益等多方面不可阻挡地攻城掠地时,起隐性作用、靠长期濡化才能见效的人文文化,也许只有在科学肆虐到给人类带来直接危害时才会受到重视。

(四)教育方面的原因

教育的本意不仅在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更在于养成独立的人格。但中国自古奉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种人文至上的教育理念,把科技一概视为奇技淫巧,带来的结果自然是科学的凋敝。而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中国的教育中科学对人文又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从小学到大学都偏重智力教育,重视记忆、理解、概括等等抽象思维的训练,基本无视情感、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2]就连天经地义的人文主阵地——语文课,采用的也是唯理性教学模式:把字词理解、语法规范等当成核心内容,把美感体验和心灵塑造抛在一旁,这样的教育自然只能教育出人文失落的一代。

总之,科学和人文二者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充分认识这些原因,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推动二者的均衡发展。

二、促进科学和人文均衡发展的对策

要推进中国科学和人文的均衡发展,愚以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认识层面:摆正科学和人文的位置,用人文引导科学

1、在“天人”之间,人是主体

马克思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科学技术奋斗的最终目标。因为人是社会主体,也是文化的主体(也是文化的被作用者、客体),而科学是研究自然的,人文才关注人、关注社会,因此在推进文化建设时应充分肯定人文文化的主体地位。

2、在手段和目的之间,目的更重要

应该始终明确科学是手段,是工具;人文才是目标,是终极追求。从特定角度可以说,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根本上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关怀。只有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的原则、方向都应该合乎人文观念,合乎人类的终极目标,才能防止唯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泛滥。

摆正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位置,把科学精神本身也理解为是人文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活动才能获得价值观念、理想信仰等人文支持而顺利发展。

(二)政策层面:科学要引导,人文要扶持

科学和人文应该均衡发展,但不等于推动二者发展时要均衡用力。

1、科学要引导

科学尤其是技术具有功利性、实用性,在社会实践中其发展往往具有自发性、易发性。只要有相应的条件供给,科学往往很容易走上集聚发展的道路。因此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政策的制定应该更注重方向的引导,除了少数特定领域,应该更多地将科学活动交给社会,将技术研发交给市场。

同时,科学研究不能把实用性摆在第一位。科学的本质是探索自然,探索的完整过程包括“引发怀疑—潜心探索—形成假设—局部证明—研究成果—社会推广—市场应用”等,许多环节并不具备功利色彩。有些科学成果的应用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发明家自身也许终身穷困就是例证。

2、人文要扶持

首先这是人文精神的特性决定的。由于价值观等具有主观性、多样性,因此在相关部门主导、政策支撑的前提下才能更容易构造传播。其次这是人文理想确立的需要。人文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激励全社会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但社会意志往往是分散的、多样的,个人意志是狭窄的、短期的,要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明确的目标和前进方向,需要相关部门站在全社会高度进行凝练概括再统一推广。第三这是人文制度确立的需要。人文精神形成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由相关部门通过制度化的形式进行约束和规范,人文文化的隐性功能、濡化功效等决定了需要通过具体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对其进行扶持和推动。

(三)教育层面:重视科学精神传播,切实加大人文比重

通过教育推进科学和文化二者均衡发展,是能事半功倍的。

1、应大幅度增加人文文化的比重

在教育内容中大幅增加人文文化份量,将美好人格养成提高到与知识能力传授同等地位。在教育方法上除记忆、理解、分析之外,增加体验、熏陶、共鸣等。现实表明,从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增加人文比重已经刻不容缓。在教育评价上,从改革高考制度入手,改变单纯依靠科学指标的评价体系,在追求公平之外加大个性评价比重。

2、应高度重视科学精神的教育传播

科学文化中科学精神是观念层面的,技术则是物质层面的。科学精神追求的是对真理的认知,与功利无关,但技术却不可避免地带功利性。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功利主义思想比较突出等影响,中国科学文化中技术被过分倚重,而精神被大大忽略了。科学文化在本质是一种思维方法,这是源泉和动力,而技术成果则是花果。科学是系统的,依赖特定的逻辑关系可以推断出未知(例如元素周期表),但技术是零散的,可以凭经验获得。不彻底摆脱教育中的功利主义,突出真正的科学精神的传播,我们很难有更多的创造发明。

(四)社会层面:推进两种文化融合,着力培育人文大师

1、要倡导区分科学与人文

科学与人文的分立、共生与互补自西方启蒙运动后已经越来越鲜明,但当今中国既有认为只有合乎科学精神的才是先进文化的唯科学主义者,也有把所有现代社会的问题都归结为科技进步的反智主义者。当今社会应该在全社会倡导区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充分认识二者的属性、功能和发展规律等,充分发挥两种文化的作用,才能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2、要推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承认科学和人文的分立并不是强调二者的对立和矛盾,而应该推动二者的融合。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经济社会才能不断进步,而科学技术只有在美好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导引下,才能避免其负面效应。二者充分融合,人类才能在真善美结合中把握未来。今天人文研究中越来越多地用到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例如田野调查),但在科学活动中如何更加重视伦理、审美等人文关怀,以防止科技发展超越道德底线,却多少被忽略了。只有坚持科学与人文的均衡发展,社会发展才可以避免失衡、失序现象。

猜你喜欢
人文科学文化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谁远谁近?
人文社科
科学拔牙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