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理论与健身行业融合模式的探究

2020-11-19 13:19任慧琴三亚学院健康产业管理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医学体质人群

■任慧琴/三亚学院健康产业管理学院

一、前言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明确了全民健身乃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实基础,该计划实施的落脚点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真正起到提高人们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目的。

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需求的递进,国民的健康意识逐渐觉醒和提高,使得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与健康理念相关联,健康逐渐渗透到行业的每个链条和节点,从而也形成了大健康产业将要蓬勃发展的态势。健康是资本,亦是资源,好不夸张地讲,全民的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内核和基础,国家对健康产业的大力支持也证实中国梦的实现需以健康梦的实现为前提。但是如何获得健康是所有人需要思考的问题,过去人们认为没有明确的临床诊断就是健康,或者医院体检没有问题就是健康,但事实证明即使以上两者均具备,我们也会时常感到疲惫、酸痛、头晕眼花、消极等各种身体不适。“亚健康”这种似病非病的状态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常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其中不科学的运动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中医学与健身交叉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健身需求增加与运动损伤率增高并存的矛盾

传统意义上体育活动和健身运动是在专业体育和健身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竞技类运动因其特殊性,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内,本次主要分析全民可参加的娱乐休闲性质的健身体育活动,人们通过运动的方式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发达肌力,增强力量,改善体型、体态、陶冶情操的目的。目前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全民健身”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加入健身行列,一部分人自由选择时间、地点和运动方式,部分人选择社区群体健身。健身机构因其设施和项目的丰富多样,以及人们健康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选择健身机构,甚至私人教练,健身俱乐部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健身运动的场所。

但是随着健身人群的增多,运动损伤的比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简单的健身跑如果不符合个人的身体素质,同样会造成损伤,甚至威胁生命,这种状态无疑违背了健身的初衷。健身机构作为专门的健身场所,如果对不同的消费者开展千篇一律的健身指导,想必有一部分人的健身效果必定是差强人意的。因此在体育健身中融入医学内容和手段,有效降低和预防运动损伤势在必行。在“体医结合”的政策指导下,诸多专家和学者开始探索“体医结合”健身服务的最佳模式,并且国内一些地区也在积极尝试“体医结合”在实践层面上的健康服务,以求实现健身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因此,寻找体医结合的切入点尤为重要。

(二)中医学与健身行业的融合力度不足

通过文献分析、健身行业市场调研以及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体医结合”的健身服务项目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医学的体检以及身体素质测评与健身运动的结合。且健身人群密集的健身机构虽设置有专业的健身教练,但健身教练掌握系统医学知识的寥寥无几,少数健身教练能够掌握运动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其中掌握或了解中医学知识的健身教练更是屈指可数。绝大多数健身人士认可中医学的理念和疗效,但不知中医学与体育健身关联性在何处,将二者进行结合更是无从下手。

祖国医学——中医学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随着时间的变迁,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与现代医学相较亦有着特色优势和独到之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人为本”、“治未病”、“绿色”及“治病求本”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医学的疗效以及神秘使得越来越多的国人甚至国外人士热衷于从中医中寻找健康的答案。因此中医不仅在发挥其诊疗的作用,其理念也开始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前学者专家对于体育健身与中医学的结合主要集中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社区体育领域,如蔡增亮等《中医体质理论融入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学的研究》[1],夏宏武《中医养生与传统保健运动在社区体育中的渗透和运用》[2]。在健身健美行业的研究和应用并不多,但健身机构是促进群体科学健身的最佳选择,在“体医结合”的背景下,单纯的体育健身指导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有必要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研究。

(三)健身行业需要寻求突破

《2011—2015 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表明,城乡居民休闲的时间总量逐年增加、休闲的空间逐步扩大和休闲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休闲产业的发展态势,健身健美行业作为休闲体育的重要支柱,必将迎来高光时刻[3]。当前各大城市均有大量的健身机构涌现,健身行业的市场竞争压力随之加大,如何在这场竞争中排难前行,是各大健身机构需要认真考虑的。为了能够屹立不倒,很多健身俱乐部推出优惠年卡、私教课程、免费体验等项目,邀请体育健身专家,搭配营养餐食,增加身体素质测评服务等,通过拼设备和拼人气来收获更多的顾客。这些途径固然没有错,但类似方法在各健身机构中已成普遍现象,所以长此以往,并不能真正突破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健身机构顾客的调研发现,顾客对于现有的健身服务并非十分满意,顾客认为健身机构的内部结构和设置基本雷同,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较于选择哪家健身俱乐部,不如选择更加专业的健身教练。且消费者表示健身服务的内容过于单一和表面化,他们希望健身教练能够结合解剖、生理等医学知识、康复学知识、营养学以及健康管理学知识进行健身指导。同时消费者认为部分健身教练的专业性还不够强,原因主要在于健身教练的职业资格可通过短期内的集训获得,门槛较低,造成了消费者的不信任。

因此,各大健身行业在休闲产业发展的浪潮中前行,还需谋求特色和创新发展。健身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健康,但健康的获得单凭健身运动还远远不够,医学无疑是重要的结合点,尤其是中医学还未与健身形成完全融合之式,这对健身行业的创新发展既是挑战,亦是契机。

三、中医体质理论概述

中医学中认为体质是个体在生命发展过程中,因得之于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因素的双重影响,在身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方面形成了综合的相较恒定但又后天可调的特质,而这种特质即体质,体质的存在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为基础,以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理论为指导,集历代名医大家的相关理论为依据,注重先天和后天对人体的共同作用,强调“形与神俱”的生命观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该理论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不同于单纯的体格、体重、体型等,把握中医体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个体的生命特征,有利于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对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及养生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4]

中医体质理论可一直追溯到战国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基于该理论,根据人的外在表现、性格、气质等将人进行了划分和归类,总结古代中医体质的分类法主要有阴阳分类法、五行分类法、脏腑分类法、体形肥瘦分类法、藏象阴阳分类法等。不同类别的体质的人在其生命全过程有着其特有的发展变化规律,这种连续可测性为预防、养生、治未病提供了依据和可能,因此规范体质分类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首部规范中医体质研究与应用的文件《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于2009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体质划分为九种,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及特禀质,并且量化了体质的判定标准,简单易操作,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快捷的知晓自身体质,从而为后续的健康管理、养生保健、饮食运动提供了评估工具。

中医“因人制宜”的理念就是基于体质学说的临床应用的体现,也是中医个性化诊疗思想的集中反映,可见中医“治人”大过于“治病”,这与“体医结合”中发展多元化、差异化、科学专业的全民健身的思想不谋而合。中医学与体育健身的结合,不仅有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可以推动健身行业的改革创新和规范化。

四、中医体质理论与健身行业融合路径分析

(一)提高健身教练的中医学素养

健身行业中从管理者到员工各个层面,对中医学的了解甚少,因此从管理者的角度首先要革新观念,接纳中医学的融入,同时明确中医学与健身行业的结合点。中医体质理论简便易学、可操作性强、中医功底要求不高,将其融入健身行业具有可行性。因此健身机构可定期开展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对员工进行培训,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尤其是健身教练对中医学有基本的认识;其次要求健身教练掌握中医九种体质的判定方法;最后需要健身指导员能够基于顾客的体质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为其提供适合的运动建议和指导,而不是任由顾客盲目的跟风,凭一时兴趣爱好去选择健身方式。

(二)培养复合型健身专业人才

健身行业的蓬勃发展需要专业人才培养做支撑。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健康中国的建设、全民健身的实现需要高校向社会输出对口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上,需要关注和掌握社会的需求,根据时代变化而变化,适应当前社会和市场对健身健美专业人才的客观需求,根据需求,对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供给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5]。

我国健身行业起步较晚,随着全民健身浪潮的兴起,短时间内涌现了大量的健身机构,随之而来的就是健身教练的需求量急增,行业的标准和规范还未完全形成,因此为了满足人才缺口,门槛自然降了下来,当前健身教练的从业人员主要是退伍军人和健身爱好者,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做支撑[6]。

因此,在高等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应当满足休闲产业的发展,加大休闲体育及健身健美专业人才的培养,拔高健身行业的专业水平和层次;另一方面体育健身专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当体现多学科交叉,如医学、康复、营养、管理等,并结合地方发展挖掘特色,避免国内体育健身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和固定化。

(三)形成特色运动处方

根据研究显示,当前健康人群的比例仅占15%,剩下的15%为疾病人群,亚健康人群占到70%。结合此数据和中医体质理论,不难发现,九种体质当中,平和体质即健康的人群占比很少,绝大多数人为偏颇体质,且同时兼具多种偏颇体质。不同体质的人的身体条件有异,对健身的要求不同。气虚体质的人群,常处于乏力、懒言和出汗的状态,在运动的过程中切忌大运动量,否则容易导致耗气而加重气虚,因此此类人群适合选择小运动强度的健身方式;阳虚体质的人群,经常手脚冰凉、畏寒喜暖,选择和缓的运动方式,可以激发阳气,提高身体机能和免疫力,过犹不及,同样不适合高强度运动,损伤阳气;阴虚体质的人群心烦气躁、盗汗,看似精力旺盛,实则属于虚性体质,在健身中宜小运动量而柔和的运动,不可出大汗,恐致阴虚更甚,影响身体的脏腑功能;气郁体质的人群属于气机不畅,情绪常常低落,在健身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其进行呼吸吐纳,疏通郁结之气,如瑜伽不失为一种好的运动方式;湿热体质的人群常脾气暴躁,面部油腻,易生痤疮,可指导其进行中高强度的运动,适宜出汗,汗出可排解其因湿热导致的身体酸痛不快;痰湿体质的人群,往往身体沉重,肥胖人群居多,在健身上应当指导其坚持长期锻炼、活动量根据身体条件递增;血瘀体质的人群常表现为面色晦暗,女性常出现痛经等,在运动的选择上多着重疏通气血经络;特禀质人群属于免疫力低,易过敏群体,在健身过程中,更偏重于健身环境的选择。

以上是对不同体质人群特点的简要概述,由此可见结合中医体质理论建立特色运动处方库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运动处方库的建设,可以帮助健身机构将顾客根据身体素质进行分门别类,快速、有针对性地选择健身项目,进行运动指导,避免运动不当造成的损伤,真正改善亚健康状态和调整偏颇体质。且健身行业除常规节奏感较强的健身项目外,可尝试开发中医养生功法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此类养生运动对于调整虚性体质和气血阻滞不通等体质均有显著功效,亦可吸纳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中医学的融入属于较新颖的思路,因此不失为健身行业突破瓶颈的途径之一。

(四)建立顾客健康和健身档案

为保证健身服务的连续性,健身行业可为消费者建立个性化的健身档案,记录运动过程中消费者的体质变化。同时可整合医疗、体检等资源,丰富健身档案的内容,使顾客的体质内容更具体和全面,同时也可使身体的改变数据化、可视化。档案的建立不仅可以体现健身行业的专业性,让消费者直观看到在健身指导下自身身体的优化,从而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同时可辅助健身指导人员适时调整运动处方,做好后期的跟踪与评估,体现健身服务的连续性。

五、结语

将中医体质理论融入到健身行业,可以帮助健身实现“个性化”和“差异化”,指导不同体质的人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环境和运动强度,做到“因人制宜”,避免健身过程中造成的附加损害,通过实现“每个人”的健康来完成“全民”健康的计划。中医学是我国的祖国医学,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继承、发扬和创新中医文化是维系其经久不衰的重要途径。“中国梦”的实现是以“健康梦”的实现为前提,“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改变少运动和盲目运动的生活方式,将中医体质理论融入运动健身,丰富“体医结合”健身服务项目的内容和模式,助力健康梦的实现。

猜你喜欢
中医学体质人群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我走进人群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财富焦虑人群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