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良性疾病腹腔镜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11-19 09:42李永红王润中许俊晖刘淑芸戚蒙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镇痛药肌瘤出血量

李永红,王润中,许俊晖,刘淑芸,戚蒙莎,3

(1.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a.妇产科,b.科教科,四川 成都 611130;2.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3.成都医学院心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快速发展,其适应证随之增加,成为妇科良性疾病主要的治疗手段[1]。除恶性肿瘤外,包括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良性疾病均可用腹腔镜进行手术[2]。目前临床应用的腔镜手术主要包括传统腔镜手术和单孔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与传统腹腔镜手术(LS)相比,近乎“无瘢痕”的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U-LESS)又满足了美容的需求[3]。常见的手术操作有子宫全切、输卵管切除、粘连松解术等。临床手术的发展主要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手术效果,而目前影响腔镜手术效果的因素尚无统一定论,同时该方面的系统研究也较少。本研究从多个方面考量影响腔镜手术的因素,并尝试用多元回归方程建立预测模型,旨在为临床腔镜手术操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因妇科良性疾病进行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14例。

1.2 方法记录患者的年龄、手术采用方式、手术种类、术后诊断、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是否使用镇痛药以及术后是否产生并发症共8个大指标[4],因这期间所有手术术后均并未产生并发症,故不对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只对其余7个指标进行分析。见表1。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 2016整理数据,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连续性变量(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二分类变量(术后是否使用镇痛药、术后是否产生并发症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各亚变量赋值情况及量化单位

2 结果

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1.1住院天数 筛选出明显影响住院天数的因素有年龄、术后疼痛药物的使用、宫颈高级别上皮病变。见表2。其回归方程模型为:Y住院天数=0.06X年龄+1.635X术后镇痛药使用+2.857X宫颈高级别上皮病变+3.635。

2.1.2术中出血量 筛选出明显影响术中出血量的因素有:手术时间、腹腔镜选择,见表3。使用传统腹腔镜更倾向于使用镇痛药;手术时间越长,术中的出血量就越大。其回归方程模型为:Y术中出血量=1.226X手术时间-20X腹腔镜选择。

表3 妇科良性疾病手术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因素

2.1.3手术时间 筛选出明显影响手术时间的因素有:年龄和术中出血量。年龄越大、术中出血量越多,手术时间越长。见表4。其回归方程模型为:Y手术时间=0.761X年龄+0.328X术中出血量+37.518。

表4 妇科良性疾病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

2.2 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明显影响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有:年龄、腹腔镜选择、子宫腺肌瘤。见表5。年龄越大,使用镇痛药的可能性越高;传统腹腔镜使用镇痛药的可能性更大,有子宫腺肌瘤使用镇痛药的可能性更大。其回归方程模型为:logit(P术后镇痛)=0.06X年龄-1.083X腹腔镜选择+1.78X子宫腺肌瘤。

表5 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妇科良性疾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有异位妊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以及各种阴道炎症等[5],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外科治疗更注重整体观念[6],为了快速解除病症,同时又将损伤降至最低,腹腔镜手术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成为主流[7],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日渐成熟,又衍生出了更加微创的LESS手术,腹腔镜手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临床体现了其巨大的价值。目前探讨影响腹腔镜的治疗效果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应用多元回归方程,从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后是否使用镇痛药、术中出血量4个方面来探讨影响影响腹腔镜治疗妇科良性疾病效果的因素。

从住院天数来看,年龄会对其产生影响。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其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合并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增多,相比于年轻患者,需要做更多术前检查及相关治疗,以完善术前准备、排除手术禁忌,因而随年龄增长,住院时间相应延长。因此建议卫生部门应根据患者年龄来制定住院天数的标准,而不应该所有患者使用统一的住院天数标准。此外,宫颈高级别上皮病变的住院时间较长,可能是因为,在本次所搜集病历中,宫颈上皮内病变者,均行宫颈锥切术,待石蜡病理回报后,行全子宫切除术[8],因此此类病例住院时间相对较长。

在术中出血量方面,手术时间越长,术中出血量越大。手术时间长短与手术范围、手术难度及术中是否合并其它特殊情况相关,手术范围越大、难度越高、合并其它情况越多,则手术时间越长,从而增加术中出血量。本次研究发现,单孔腹腔镜手术出血量比传统腹腔镜出血量少[9],其原因应该是LESS在行卵巢囊肿剥除时,可将卵巢囊肿暴露于脐部,做一荷包缝合,在其内做一小切口,洗净囊液后,将囊肿自脐孔取出,形成类似于经腹手术,完整剥除囊肿;此种手术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既节约了手术时间,在发生出血时亦可快速止血,减免了传统腹腔镜需更换器械的步骤,从而术中减少出血量。LESS在行子宫肌瘤/腺肌瘤挖除术时,将子宫包块挖出后,不需在腹腔内将包块粉碎后取出,可直接将子宫包块放入标本袋经脐部取出,缩短了手术时间,从而减少术中出血量。

在手术时间方面,年龄和出血量越大,手术的时间越长。从病历资料来看,年龄越大,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瘤患者选择全子宫切除术越多,而绝经后患者均选择了全子宫切除术;年轻患者中,基本均选择了子宫肌瘤挖除术或子宫腺肌瘤挖除术。切除子宫,需要离断宫旁韧带及血管,其手术步骤较于子宫肌瘤/腺肌瘤挖除术更加繁琐,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因而,年龄对手术时间长短有一定影响。术中发生出血时,手术视野受到影响,手术难度增加,需及时止血,因而术中出血会延长手术时间。结合上文可知,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具有相互影响作用。因此,手术操作应该尽量精准、仔细,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时间延长。

本文结果发现,年龄越大,使用镇痛药的可能性越高。以往有研究表明[10],子宫切除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常用方法,然而作为一种创伤性手术,子宫切除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宫和阴道的功能。出于生育需求的考虑,年龄较轻的妇女较少会选择子宫切除术。因此,选择全子宫切除术者年龄偏大者较多,而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创伤更大,术后疼痛程度相对较重,因而更加倾向选择使用镇痛药物。此外,年龄大者,由于术前对手术的恐惧、患者子女极力减轻患者手术痛苦的初衷,而在手术前既向麻醉师要求术后使用镇痛泵以缓解术后痛苦,亦增加了使用镇痛药物的可能。LESS经脐部入路进入腹腔,该部位血管、神经、肌肉组织相对较少,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因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者术后需使用镇痛药的概率更小,而传统腹腔镜使用镇痛药的可能性更大。有子宫腺肌瘤使用镇痛药的可能性更大,子宫腺肌瘤患者相较于子宫肌瘤患者,选择全子宫切除术概率更高,因而手术创伤更大,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可能性亦越大;此外,子宫腺肌瘤患者因长期受痛经折磨,对于术后疼痛更为恐惧,可能致使患者更加倾向于选择镇痛药物。综合出血量和术后疼痛来看,单孔腹腔镜的出血量更少、术后疼痛程度更低。年龄对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均有影响,因此要特别关注年龄较大的患者。

猜你喜欢
镇痛药肌瘤出血量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吃镇痛药还是要听医生的
服镇痛药六误区
服用镇痛药的六大误区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