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地区1080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

2020-11-19 09:42吴明亮张国海李春茂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草酸钙达州泌尿系

张 杰,吴明亮,张国海,李春茂

(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四川 达州 635000)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占首位。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5%,南方高达5%~10%,年新发病例为(150~200)/10万[1]。我国尿石症患者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不同地区对结石的防治亦有一定区别。本文对四川达州地区10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标本进行成分分析,以探讨四川达州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现状,便于进行临床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9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经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软硬镜碎石、经皮肾镜碎石及药物或自然排石等方法治疗的1040例结石标本及外院患者送检的40例泌尿系结石标本。

1.2 方法采用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LIIR-10型(天津蓝莫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结石标本用蒸馏水洗净去污,晾干,然后将标本置于80°烘箱内烘干,再取约1 mg结石标本与200 mg溴化钾混合,然后放入玛瑙研钵体中研磨成细粉,装入直径约15 mm压片机中压制成厚度约1 mm半透明片,再放入红外光谱槽中扫描,系统自动检测并报告结石分析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10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男711例,女369例,男女比1.93∶1,年龄2~94岁[(49.6±12.89)岁],其中≤17岁39例(3.6%),18~44岁308例(28.52%),45~59岁353例(32.68%),≥60岁295例(27.31%)。儿童青少年及青、中、老年龄段比例为0.13∶1.04∶1.20∶1,青年男性结石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老年男性结石患者多于老年女性患者。在中年、老年年龄段,男女患者之间结石部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中年、老年男性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检出率低于女性(P<0.05),儿童及青少年、青年患者中,男女患者的结石部位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尿路结石中肾结石432例,输尿管结石586例,下尿路结石中膀胱结石42例,尿道结石20例,上下尿路结石比例为16.42∶1,膀胱结石有38例男性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下尿路梗阻。见表1。

2.2 结石成分1080例泌尿系结石共有16种类型。95.74%(1034/1080)的结石含钙成分,包括1033例草酸钙及1例方解石。单纯结石338例(31.30%),其中一水草酸钙286例(26.50%);混合结石742例(68.70%),其中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居多,共255例(23.61%),其次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217例(20.09%)及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224例(20.74%)。胱氨酸结石、黄嘌呤结石及方解石比例较少,共6例,比例为0.56%。见表2。

表2 1080例结石成分分布

2.3 结石成分在不同部位中的分布情况草酸钙结石在肾(94.90%)、输尿管(98.63%)、膀胱(71.43%)出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钙类在肾(62.96%)、输尿管(36%)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类结石在肾(3.70%)、输尿管(3.24%)中出现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少于膀胱结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157、166.688,P<0.05)。尿道结石均为草酸钙与磷酸钙的混合性结石,胱氨酸结石出现在2例女性中年双肾结石患者中,黄嘌呤及方解石出现在输尿管及膀胱结石中。见表3。

表3 结石成分与结石部位分布及检出率情况 [n(%)]

2.4 结石成分与居住地分布情况草酸钙类结石在农村与城市出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类结石农村低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73,P<0.05);磷酸钙、磷酸镁铵类结石、感染性结石(碳酸磷+磷酸镁铵)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胱氨酸、黄嘌呤、方解石少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结石成分与居住地分布情况 [n(%)]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还没有统一认识,但研究认为与种族、遗传、性别、年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营养状况以及尿路疾病和代谢有关。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结石的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大多数患者仍面临结石治愈后复发的风险,并且时间越长,其复发率呈不断增加。文献[2]报道,泌尿结石1年内的复发率为10%~23%,5~10年复发率为50%,20年复发率为75%。泌尿系结石其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如何预防结石复发已成为泌尿外科医师和患者共同面临的难题。本研究显示,四川达州地区泌尿结石高发年龄为18~60岁,男女比例1.93∶1。本研究上、下尿路结石比例为16.42∶1,在中年、老年年龄段中,男女患者之间结石部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中年、老年男性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检出率低于女性,而在儿童及青少年、青年患者中,男女患者的结石部位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患者生活方式及两性尿道解剖特点有关系。农村结石发病率高于城市(1.28∶1),这可能与农村生活、居住及饮食条件相对城市较为落后,农村人群文化较低,医疗卫生落后有关[3]。

结石成分多样,本研究显示,四川达州地区草酸钙比率为95.65%,高于国内外研究的68.7%~90%[4],而草酸钙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尿液中草酸的含量,究其原因,这可能与四川达州居民喜欢食用香菜、菠菜;核桃、杏仁等坚果及长期饮用浓茶有关,另外,四川达州地区处于四川盆地属多山地区,部分农村地区饮水还以井水为主,其含Ca等矿物质较多,水质较硬;同时本地区四季中潮湿天气较多,居民喜欢辛辣食物,增加钠盐摄入,钠盐可造成尿钙排泄增加。四川达州地区尿酸类结石检出率为5.37%,王亮等[5]研究四川尿酸类结石发病率为4.8%,与其基本一致,均低于国内研究[6,7]报道的13%。尿酸结石主要与饮食有关,尿酸为体内嘌呤代谢最终产物,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分解而来。四川达州地区尿酸结石发病率偏低,可能与本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人口较多,居民的膳食中蔬菜占大部分,肉类食物摄入较少,同时动物类内脏也相应摄入减少,离沿海城市较远,海鲜甚少等等,这些都是引起该地区尿酸内结石低于国内水平的原因[8,9]。在本地区中,城市尿酸结石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地区,可能与城市生活条件优于农村有关。

本研究感染性结石比例为47.60%,高于相关报道[10]中的15%。感染性结石指由持续性或复发性感染尿路产脲酶菌引起的泌尿系结石,即尿路感染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产脲酶菌(尿素分解菌)形成的磷酸铵镁结石和碳酸磷灰石。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及耐药菌株的出现,感染性结石的比例不断升高[11]。四川达州地区感染性结石检出率高于全国水平,可能为患者常自行在院外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不断增高有关,造成耐药菌的大量出现,从而导致尿路感染发病率增加及诊治困难。从四川达州地区不同居住地结石的成分分布可以看出,农村地区感染性结石(磷酸镁铵及碳酸磷灰石)为52.15%,显著高于城市地区(41.77%),分析原因可能与农村地区高山较多,气候高温不明显,居民饮水较少,同时,农村更相对落后,农村人口占多数,农村劳作出汗多,饮水不方便。另一方面,农村地区感染性结石较高,可能与居住地区偏远,就医不方便,患者入院时病情较重,结石体积大及合并严重感染等,在当地治疗效果差才转入我院治疗,故感染性结石比例较高[12,13]。

为了尽量减少结石的形成与复发,针对四川达州地区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点,有以下建议:①加强宣传,降低结石成分分析费用,对所有患者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采取个体化指导,降低其复发率。②多饮水,增加液体摄入量,每日饮水量在 2 升以上,保证每日尿量在2.5升以上,液体的摄入量的适量增加可促进尿液中结晶的排出并降低尿液中尿酸钠、草酸钙、磷酸钙等晶体饱和度,减少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机会。③适量活动,可促进微小结石排出。④健康合理膳食,避免高蛋白、高盐、高脂、高糖、高草酸、高磷等过量摄入,避免肥胖,减少酒精摄入。⑤老年男性及时治疗下尿路梗阻等原发病,同时控制体重和血糖,加强锻炼。⑥加强临床随访,常规体检,如行泌尿系B超、X射线片等检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综上所述,四川达州地区为泌尿系结石高发区,通过利用红外光谱法对该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对我们全面认识该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布特点,以及对该地区的临床防治等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草酸钙达州泌尿系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草酸钙材料在石灰岩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吉尼斯世界纪录
草酸钙结石患者如何调整饮食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达州行十三首(录五)
草酸钙结石的饮食调整
草酸钙结石患者如何调整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