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支架治疗对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0-11-19 09:42祁江峡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血流支架动脉

陈 冬,祁江峡,梁 晓,刘 洋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颈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1]。该疾病会造成血管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引发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神经及脑组织等代谢异常[2]。若病变部位存在血栓,则会导致脑梗死的形成,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等造成严重影响[3]。目前关于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以介入治疗及药物治疗为主,而关于其治疗相关的优势和劣势仍存在较大争议[4]。本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接受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3例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纳入标准:①均进行脑部CT或MRI及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造影显示血管狭窄程度≥70%,且患者均存在脑缺血症状;通过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相关诊断标准者;②狭窄部位为颈内动脉起始段。排除标准:①合并有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其他严重脑血管疾病;②不能进行简单的沟通,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或其他器官损伤的患者;③存在其他血管性疾病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④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结合患者病情变化及合并疾病予以 100 mg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口服,1次/日;予以20 mg阿托伐他汀降血脂治疗;对症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观察组手术前对患者颅内结构及血管狭窄部位等情况进行了解及评估。进行介入治疗的同时应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并进行血管内支架介入手术治疗:将保护伞置于颈内动脉远端,将微导管伴随常规微导丝直至病变血管远端,将球囊用微交换导丝送至狭窄血管处予以扩张,并将交换导丝植入微导管,放置支架。支架放置成功后立即予以血管造影进行判断及评估。在术后如出现发热等症状,予以对症处理,嘱患者多饮水,严密观测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等变化请况。

1.3 观察指标①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及CT灌注成像,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以及搏动指数情况。②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并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5]判定标准:总分30分,认知功能异常:重度:0~9分,中度:10~20分,轻度:21~26分;认知功能正常:27~30分。并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6]进行判定,满分30分,高于26分为正常,并从记忆力、执行能力、信息处理速度等方面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域[7]情况。随访患者治疗后1个月、6个月、1年后的认知功能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脑血流灌注指标及超声检查情况比较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1月患侧MTT缩短,rCBV、rCBF均上升,变化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侧MTT、rCBV、rCBF在数值上有所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搏动指数及PSV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指标及超声检查情况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MMSE、MoCA评分比较治疗后1、6月两组MoCA、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MMSE、MoCA评分较治疗前大幅度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MoCA及MMSE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认知域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在执行能力、信息处理速度、记忆力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年与治疗前比较,患者上述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认知域评分情况比较 (分)

2.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对照组出现4例(13.16%)急性血管闭塞、再发脑梗死等不良事件,观察组出现5例(11.43%),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0,P=0.822)。

3 讨论

我国颈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广泛的患者群,该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8]。若脑部动脉发生狭窄,狭窄部位的斑块发生破裂,引起斑块内出血,将促进血栓的形成,血栓脱落至血管远端将引起栓塞和狭窄部位的穿支闭塞,从而引起头晕头痛、偏瘫失语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导致意识障碍,危及生命[9,10]。目前临床上主要以保守药物治疗为主,例如有效控制血压、血脂、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以降低狭窄处斑块脱落引起血栓的概率,缓解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进展,从而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11,12]。

但有相关研究显示,尽管予以正确规范的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狭窄区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病率仍有12%以上[13]。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血管内介入技术也已越来多的应用于颈内动脉狭窄的治疗,这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新型方式已成为目前神经科研究的热点之一[14]。研究显示,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病变的血管来改善血流供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5]。在本研究中发现,予以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患者其脑血流量及脑血容量明显增加,而平均通过时间明显缩短,且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以及搏动指数也大幅度上升,从而有效的改善患侧的血流灌注,且其改善程度明显大于药物治疗的疗效,这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有效的验证了其研究结果。

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是一种具有很高的风险的疾病,在目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形势下,血管内支架治疗仍不失为一种有效且重要的治疗手段[16]。伴随医疗水平的持续进步,治疗材料及评估方法的更新换代,血管内支架治疗作为十多年来的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新型治疗方法,拥有着良好的前景[17,18]。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及认知域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予以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其认知功能改变无明显变化,而在治疗后,患者在执行能力、记忆力以及信息处理速度等方面的认知领域明显提高,而药物治疗的患者其认知功能改变明显小于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这与赵雄飞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而有大量研究证明,血管介入治疗技术较为复杂,较药物治疗更易引起斑块损伤及脱落,从而引发不良事件[20]。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随访时间较短或研究人数较少所致,具体情况还应进一步研究证明。

综上所述,血管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脑部血流灌注,治疗期间患者认知功能存在一定影响,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恢复正常。

猜你喜欢
血流支架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