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企业精益计划管理研究

2020-11-19 11:50李第王春河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分公司陕西咸阳700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00083
化工管理 2020年31期
关键词:精益效益管控

李第 王春河(.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分公司,陕西 咸阳 700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00083)

0 引言

计划管理是炼化生产经营管理的龙头,精益计划管理是企业提质增效的必须手段,提高计划管理的精准和精益性就必须突破传统的管理瓶颈,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实现跨专业的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实现对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活动的计划管控。

1 炼化企业计划管理存在的瓶颈

新冠肺炎疫情和低油价严重影响了国内外的能源需求,国际形势、政治环境等外部市场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大,经营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企业的计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推行,我国炼化企业在精益计划管理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影响,精益计划管理的推进还存在一些关键技术上的瓶颈。

1.1 生产计划依据经验制定,欠缺精度

炼化企业的生产计划编制主要采用经验法,即计划人员凭借多年实践经验制定加工路线与投入产出计划,在具体工具方面,相继应用了一些优化的工具,有一定的提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国外的优化工具并不能得到很好地应用,计划编制人员主要还是以主观判断为主,尤其是对装置在不同运行方案下的成本消耗能力考虑不充分,但很难达到整体优化和生产效益最佳的目标,难以得到符合生产运行实际的最优方案。

1.2 计划效益测算不能有效支持方案优选

预期效益是对多个方案进行比选的首要指标,现有的方案效益测算手段都将方案内部的物料流视为一个黑箱,对物料流向所体现的价值信息不予以考虑,测算方法相对粗略,不能充分反映不同生产路线的方案形成的产品库存变动影响效益的差异,也就无法支持对相近方案之间的精细比选。

1.3 缺少对计划执行过程的管控手段

计划下发后,由生产部门负责执行,计划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手段对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事中的分析与管控。由于部门之间存在信息断层,计划管理部门和方案执行部门之间缺乏及时沟通和交流的信息平台,不能及时掌握实际运行信息,便无法有效指导基层生产单位及时分析计划执行偏差、落实经营计划目标。

1.4 计划执行评价的深度需要提升

由于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计划部门对于造成计划执行偏差的生产操作原因、计划执行偏差对企业效益的影响等跨专业的分析无从下手,造成的影响便是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不能有效支持企业生产运行的改进和经营效益的持续优化。

2 精益计划管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精准计划,排产优化

对于炼化企业而言,装置建成投入生产后,生产流程和装置工艺基本确定,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生产技术人员也基本能掌握较优的运行操作,运行方案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企业经营所处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产品的市场需求、原料供应、价格等条件变化多端,企业必须及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精细操作,才能取得好的经营成效,也就是必须要做到精准的计划排产优化。为了实现精准的排产优化,必须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模型,使得装置在满足一系列条件的约束下,实现效益最优的运行。企业经营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因此,计划优化便是在考虑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以利润最大为目标确定生产加工方案。计划排产优化的理论模型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两部分组成。

(1)目标函数(N为产品销售量;P为产品销售价格;C为成本;I为税金):

(2)约束方程:

装置加工能力(M)约束:

装置产品约束(X为产量;Y为收率;L为损失率):

产品调和约束(ρi为组分油密度;RONi为组分油辛烷值;RON为成品油辛烷值):

装置消耗约束:各装置的成本消耗约束为以物料消耗项目为因变量,相关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二次函数组。

根据上述优化模型,精准的计划排产优化要求细化计划优化的周期,在进行月度计划优化,制定月度方案的同时,做到月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滚动计划优化,月中根据市场变化和方案执行修改参数,进行优化计算,以实现月度效益目标的优化取得。

2.2 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对标管控

计划执行过程对标管控的关键点在于计划信息与生产、财务信息的结合,计划效益目标的取得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即生产计划的执行和生产成本的管控。及时进行两方面的监控和改进,便能做到计划执行过程的可控。计划方案的执行对标管控包括对装置加工量、产品产销量、装置收率、产品库存等指标的实际发生量与计划之间的对标管控,进而延伸至对影响这些指标的相关工艺技术指标的执行偏差分析。生产成本对标管控则是对装置运行过程中的物料消耗进行对标监控,根据既定的成本目标,对装置实际的物料消耗进行实时的对标监控,对出现的偏差进行预警提示,并将差异原因追溯至装置操作指标,反馈给生产部门,指导运行调整,以确保实现目标。

2.3 计划完成情况系统性分析

分析计划的完成情况,一方面是对计划执行效益进行评价,同时,为确定下一周期的效益目标提供依据。为了全面的评价计划完成情况的优劣,需要分析影响计划完成的原因、计划执行偏差对效益的影响等。对影响计划效益完成情况的分析包括: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即:分析加工量、产品产量、装置收率、产品库存等对效益偏差的贡献;销售完成情况分析,即:分析产品销售量与计划之间的差异,明确营销部门对运行效益的贡献;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即:分析原料成本、加工费、产品库存变动等的实际发生与计划之间的差异,追溯各环节对效益的影响。为横向评价企业生产经营的质量,还需要进行内外部的经营对标分析,包括:企业内部指标同比、环比指标分析;与同类型企业之间进行对标分析的目的在于借鉴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3 炼化企业精益计划管理体系的建立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精益计划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结合企业管理现状和相关信息系统,打通各专业之间的数据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建立满足企业应用需求的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图1所示为炼化企业精益计划管理体系。精益计划管理体系的建立既包括纵向的计划制定、执行过程管控和执行过程中的优化,也包括横向的周、月生产经营分析和对生产部门的措施建议。

4 精益计划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4.1 精准计划优化,推动生产运行精耕细作

计划优化工作是炼化企业开展一系列经营活动的源头,精准的计划优化能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对生产流程进行全局优化,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挖掘装置潜力,提供效益最大的可行生产计划。并且,通过制定细化至装置的生产计划,为生产部门的操作运行提供可执行的控制标准,避免依靠人为经验指导操作造成的效益流失和不可控的现象。

图1 精益计划管理体系

4.2 计划执行过程管控,有效确保效益目标的优化实现

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管控,将差异分析工作由事后提前为事中,消除事后分析不能指导生产优化的问题,实时提供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偏差,为生产运行部门及时提供偏差预警,指导生产操作的调整和优化能围绕效益目标展开,确保全月效益目标的可靠实现。

4.3 不同专业的信息共享,促进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

精益计划管理体系及相关系统平台的应用实现企业计划、生产、财务、销售等不同业务信息的一体化集成与共享,提供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平台,使得业务部门能相互读懂本专业之外的信息,有助于各职能部门能充分理解企业效益的实现过程,提高沟通交流效率,推动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5 结语

开展以效益为核心的精益管理将计划工作延伸至成本效益和生产运行管控,能提高计划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其他业务部门的支持,充分发挥计划部门在经营管理中的龙头作用,从根本上突破计划管理的瓶颈,有效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推动行业的管理提升。

猜你喜欢
精益效益管控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