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慈善的魅力

2020-11-20 07:54李玉林
慈善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联慈善协会

文/李玉林

一个县级慈善协会,亳州市利辛县慈善协会,还一直被15年前帮助其成立的安徽省民政厅丁四金老厅长惦记着,尽管这位老厅长已经离开民政厅领导岗位好多年,已经退休许多年,退休后还历经两次大手术,身患比较严重的疾病。

这当然源于利辛慈善多彩的魅力,源于利辛慈善人巨大的感召力,也源于丁四金这位老民政老慈善对慈善事业如山似水的情缘。

老厅长丁四金既是安徽省民政部门的领导又是我多年的朋友,他曾连续多年带着我走过崎岖的山路到金寨、霍山的大山深处看望慰问那里的贫困学生;还曾带着我一户户地走进合肥贫困残疾人的家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牛群在安徽蒙城挂职当县长时,他专门安排我到蒙城对牛群进行采访。事后,我写了“牛群干了些什么?为的是什么?”这篇文章,除在杂志刊发后,《中国社会》报等几家报刊都转载了,足见文章当时在社会上的影响。

…………

利辛县慈善协会是2005年建立的,慈善会的建立有着特殊的背景和原因,建立前后丁四金不但前往在政策给予指导、帮助,还代表省民政厅对利辛县慈善协会的成立给予了经济上的支持。

丁四金几次向我介绍说,十五年来利辛慈善的工作一直强调规范运作,一直追求组织卓越,一直注意不断提高公信力,这一切都是为了对捐赠人、受助人和社会负责。正因为如此,境外一些世界知名的慈善组织多年来一直与利辛慈善协会合作实施慈善项目,对弱势群体进行慈善救助。北京师范大学两位教授在对利辛慈善深入调研后,学校决定聘请利辛慈善会的创始的执行副会长、秘书长,现为慈善项目联系人的潘玉杰为北京师范大学校外社会实践课的教授,给到那里的北师大硕士生、博士生上社会实践课。可见,他们的工作是多么出色。丁四金对我说,利辛慈善协会的工作这许多年来一直没有好好宣传过,邀请并陪着我到那里走一走,希望我能为利辛慈善写点什么,宣传一下。

盛情难却。尽管我已经不再任职,但作为一个作家、一名记者,了解慈善、宣传慈善依旧还是自己的职责。

初识利辛慈善协会潘玉杰

走出高铁车厢天色已经黯淡,但眼前突然一亮,我又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老领导丁四金。尽管大的病痛在他那热情饱满的脸庞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他的言语也不像以往那样清晰,但他依旧显得十分干练,脚步也依旧轻盈有力。他高兴地向我介绍了与他同来的利辛慈善会的潘玉杰。这位最初的慈善协会领导尽管比我们两位都年轻,但也年近六旬了。他中等身材,一脸的实在、真诚。从简单的话语及他的表情动作中就能感觉到这是一位踏实、不事张扬的好人。

这个时候已经不好赶往利辛了。我们先到一家快捷酒店办理了入住手续,而后潘玉杰和丁四金又把我带到利辛慈善在合肥刚刚建立的一个慈善基金的办公地点。潘玉杰说建立这个慈善基金是为了更好与境内外的慈善组织合作,为利辛的贫困群体争取更多的慈善资源。他说他几天前刚刚去了广西,就是以这个基金的名义与在那里的一个国际慈善组织商谈合作项目。接着,潘玉杰会长很自然地与我说起了现任利辛慈善协会的会长李文联。李文联是位爱心企业家,2005年利辛慈善协会成立时李文联就是副会长了。潘玉杰说这15年来,利辛慈善的每一项工作,包括合肥这个基金的建立都有李文联多方面的支持。说起爱心企业家、会长李文联,潘玉杰会长的话滔滔不绝。足见他对这位爱心企业家会长的推崇和说不尽的感激之情。接下来一天,我们到达利辛之后,潘会长还特意安排我见了这位爱心企业家,现任的慈善协会会长。

当晚,我们的晚饭就在这个基金的办公地点,办公室的一位女士为大家炒了几个菜。我们一边吃一边继续交谈。

潘玉杰说:“利辛当初成立慈善协会就我们来说是有些被动的,为此我一直感到很惭愧。”

他介绍说,20多年前,他们县有几个村庄的村民由于贫困,常常到一些非法的采血站卖血,因此感染了艾滋病。本想通过卖血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的这些村民,不想感染艾滋病以后,家庭生活便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讲了2005年他和民政部、省民政厅及北京师范大学两位教授第一次到艾滋病村深入艾滋病患者家庭的情景。那个家庭里只有一个80多岁的老婆婆和一个不到10岁的小男孩。孩子的父母、老人的儿子儿媳都因为卖血患上艾滋病死去了。老人和孩子就住在一间阴暗的小房里,做饭、吃饭、睡觉都在这间小屋里。四周的墙壁都被烟熏得黑黑的,孩子和老人的脸也是黑的。当时,他们问那个孩子你现在最想吃什么?那个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最想吃一包方便面。当时现场的几位同志听了眼睛都禁不住流出了心酸的泪水。潘玉杰说,自己作为县民政局分管这块工作的副局长看到这一情况,感到非常内疚。事后,他自己掏腰包买了两箱方便面,偷偷送给了那个男孩儿。他知道那里的艾滋病家庭每一户都像这个家庭这样贫困、无助甚至绝望。他没有能力帮助所有的艾滋家庭,甭说他一个人就是县政府当时也拿不出足够的资金帮助这些家庭摆脱贫困。当时,他们对艾滋病村的调研中,不但看到了他们的贫困、无助,也看到了他们一些人中展示的自力更生、勇敢活下去的愿望与精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民政部、省民政厅和北师大教授的启发和帮助下,他们决定成立慈善协会,争取国内外的慈善资源,作为政府救助的一个补充,不但救助这些艾滋病家庭的孩子、老人也救助其他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体。同时,还可以广泛地提高大家的慈善意识,争取更多的人关心慈善、支持慈善。

慈善协会成立以后,由谁来做具体工作呢?就是说怎么也得有几个工作人员吧。那时候,利辛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民政局拿不出招聘新的工作人员的经费。身为民政局副局长和慈善协会副会长的潘玉杰只好动员了三位热心慈善事业的退休老人。其中吴老师是潘玉杰过去的老师,陆主任、蒋书记都曾经是潘玉杰的老领导。他们都是退休的老党员,都愿意放弃自己休闲的退休生活出来做慈善。一开始,他们只是想到给自己的学生、下属帮帮忙。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慢慢发现很多政府做不了的事情,需要非政府组织去填补空白,真实地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他们的工作都非常认真,常常骑着自行车深入到贫困的家庭,对每一个慈善救助对象的详细情况他们都有清晰的了解。对善款的使用他们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他们不但使善款、物资能及时发放到那些贫困的艾滋病病人、病人家属、困难群众、困难学生手中,而且帮助这些人逐渐恢复了生活的信心。当一些非常严谨严格的境外慈善组织向他们询问被救助者的情况,他们不但能即刻拿出详尽的书面资料,而且能随口介绍每一个人的详细情况。不得不被那些境外慈善组织的负责人交口称赞,也令三位完全义务奉献的老人有了成就感。三位老人的奉献为利辛慈善协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丁四金告诉我,这许多年里,身为驻会副会长的潘玉杰不但按照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利辛的实际精心制定慈善工作计划、四处联络、确定慈善项目,也是始终和老人一起为利辛慈善事业摸爬滚打。

爱心企业家、慈善协会会长李文联

一到利辛就见到了不时被潘玉杰会长提起的李文联,因为我们住宿的就是李文联所在的利辛粮油食品商厦公司开办的宾馆。

李文联高高的个子,饱满的脸庞上好像永远都浸着善意的、使人感到亲切、让人没有一点距离感的微笑。他很朴实,也很朴素,完全没有大老板、大领导的气势。那天中午我们就是在他那个宾馆吃的午饭,李文联像一个服务员一样不声不响地为大家端菜、盛饭,甚至还到厨师那里帮厨。接下来的几顿饭也都是如此。

午饭后不久我和丁四金到了李文联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就在离这个宾馆不远的地方,一栋五层楼的楼顶。他的办公室很大,既是办公室又是会议室。办公桌上面对着他的座椅摆放着长长一排文件盒。文件盒里放着他负责的各项工作的文件资料。有他任董事长或党组织书记的企业的文件资料,也有他任职慈善协会等各种公益组织的文件资料,足足有30多份。他的办公桌与会议桌是连在一起的,占了长方形会议桌的一个宽面。如果开会,他可以面对所有与会者。我注意到,每位与会者的座位前都放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他的办公桌后面的墙边有几个玻璃柜,一个柜子放着他获得的各种奖状、奖杯;另一个柜子放着他任职的各种公益组织的聘书,都很多很多。我还注意到,他的一个柜子里,有我写的有关慈善的书籍。他显然并没有想到我就是那些书籍的作者,我也没有声张。那会儿,李文联并不在他的办公室。

李文联来了,他依旧微笑着,脸上分明有一种歉意,说让我们久等了。看得出来,李文联并不是一个善谈的人,对讲自己更是没有太大的兴致。为此,和我一同坐在他跟前的丁四金好像还有点着急,怕我不能采访到足够的素材。但我还是在和他无拘无束地谈天和事后的调研中了解有关他的不少情况。

李文联是位退伍老兵,在部队入党还受到过嘉奖。退伍后从付货员做起,由于工作出色没有几年就被选为站长、党支部书记。1992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李文联与所在单位的同事都成了下岗职工。他带领一部分职工办起了收购点和麻油厂,带领大家靠着埋头苦干、团结奋斗,再就业的当年他不仅给大家发上了工资,还有上万元的积蓄。他们在自食其力的同时,还负担了一部分退休和遗属人员的工资或补助;每月发薪时,常常是李文联带着财会人员挨家挨户把养老金和抚恤金先行送到这些人手里,然后再发在职员工工资,无论企业遇到何种困难,他都会想办法,逐月兑现退休人员工资和遗属人员的补助,从未拖欠;李文联当年就被评为县级先进个人,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带头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文联领导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安置的下岗职工也越来越多,让许许多多的人都没有了后顾之忧。此外,他担任利辛粮油食品商厦公司董事长期间,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拓展业务,给乡镇、新农村培训超市经理,收银员一千多人,开设加盟店四百多个,带动就业2000余人。

李文联是位极富爱心的好人,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在的企业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公益和慈善事业。20世纪90年代抗洪救灾中,李文联就开着自己的车,坚持十几天冒着酷暑为灾区人民捐送馒头。中央电视台当时还以“李文联的车”为题报道了这件事。

他不忘初心,多年来从未间断资助6名残疾人和30多名贫困学生。除入学时每人二千元外,每月还资助给这些学生生活费用,直到他们毕业拿到工资为止。李文联多次资助慈善协会和相关部门组织的“城乡儿童手拉手”的慈善活动;多次送课桌送衣物到学校,多次给孤儿院捐款捐物,给福利院送慰问品。

他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奉献自己的力量。对于包保的贫困户,他多次送去米面油、服装等生活必需品,确保这些贫困户的生活需要。另外,李文联还特别注意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脱贫。比如,他安排一个有工作能力的妇女到县城超市工作,并安排她到职工集体住房住宿,以解决她在县城没有住处的问题,同时对她三个上学的孩子,都给予了足够的生活费用,让这三个孩子都能安心上学,完成学业。再如对一些还有一些劳动能力的困难残疾人,李文联资助他们可以外出活动的电动三轮车,资助他们搞养殖,使他们走上自食其力、勤劳致富的道路。同时给他们上社保,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对口扶贫的贫困村庄,李文联所在的企业出资,并带领团队人员到乡下建百果园,栽种各种果树。在农户蔬菜水果出现滞销时,李文联想方设法联系各超市收购这些蔬菜水果。农户种植的藕滞销了,他每年都按照需求采购并帮助销售,直到销售完库存为止。

此外,为了保障贫困老人的晚年生活,李文联所在的企业还出资为一个贫困村建立了福利院。

李文联所领导的企业,对本单位职工的关爱也是始终如一的。他下属的一个企业老职工因病去世以后,其妻怕无力承担家庭的担子离家出走,家里只剩下80岁的老奶奶和8岁的孙子。单位知道这种情况后,一次就资助了一万元,并帮助他们解决今后的生活难题。一位连续7年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从华东大学到复旦大学硕士毕业,眼看就可以回报社会,可以解决家庭生计了,却不幸得了重病,急需治疗费用。李文联便紧急筹资10余万元,为其治病。

几十年来,李文联和他带领的企业为社会慈善事业所做的好事很难一一记述。我注意到,李文联除在利辛慈善协会担任会长之外还在40余个社会公益慈善组织任领导职务。他在这些组织可不是只挂名,对每一个这样的组织,他都有多方面的奉献、贡献。提起这些,李文联又笑了,一种很满足很惬意的笑容。

值得称道也让人思考的利辛慈善

利辛慈善协会的办公地点就在李文联办公地点跟前的一个2层小楼。房屋自然也是由李文联提供的。足见李文联对利辛慈善的支持与贡献。

利辛慈善协会成立之后,不但在当地开展各项慈善活动,广泛动员当地的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支持慈善事业,还与海内外许多慈善组织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共同在当地实施本地需要的慈善项目,造福于利辛的贫困群体。

比如,利辛慈善协会成立之后不久就与专门以涉艾儿童为资助对象的非政府慈善组织香港智行基金会合作在利辛实施慈善项目了。2007年,他们合作,对利辛县内518名涉艾儿童进行助学救助。投资达30余万元人民币。2008年又为利辛县农村中小学捐资30万元建设了图书室。

当然,类似的慈善项目还很多,而且多数都是一直延续着,说明双方的合作一直很好。我翻看了一下他们的资料,看到这些项目分别是:英国救助儿童涉艾儿童关爱项目;上海英国商会助学项目;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中国农村贫困儿童、孤儿助学项目、走进高中计划、贫困大专生薪火计划项目;中国农学会艾滋病人生产自救项目;中华医疗预防协会艾滋病防治项目;香港智行基金会项目;中华慈善总会助学项目;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项目;上海海惠社区发展中心项目;上海铺路石教师培训项目;北京西部阳光扶贫基金会项目;中国政府涉艾群体关爱项目;企业助学项目;弗雷德·霍洛基金会眼健康项目;陕西师范大学青少年看清未来眼健康项目等。

通过这些措施项目,利辛慈善协会募集善款近三千万元,建立慈善学校3所;为30所学校配备了课桌椅和电脑;在4个乡镇的6个贫困村开展了精准扶贫;在14个乡镇的48个村子开展了眼健康卫生项目;每年为700名贫困的大中小学生进行长年定期救助;为涉及艾滋病的弱势群体送去了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怀与救助;在3个乡镇16个村子建立了童趣园等。

在利辛的几天里,我们在潘玉杰等慈善协会同志的安排下走访了那里的几个项目点,接触了受助的困难学生和群众。真切感受到这些项目实际效果和它的长远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能比较清晰地看到利辛慈善协会的慈善项目运作是十分规范的,在财务上善款的使用上更是一丝不苟,从不马虎。利辛慈善协会已经形成了与国际、国内公益慈善工作接轨的项目机制,并有着不断创新的意识和作为,尤其注意不断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利辛慈善协会的同志们说:我们很清楚这一点,公信力是一个慈善组织的生命线,如果不注意规范运作,甚至贪图私利,那么这个组织是不可能有未来的,不可能可持续发展。可以这么说,规范运作,尤其是财务上不能出任何差错,已经成为一个理念深入到我们组织每一个人的心中,也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和本能。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也是严格要求自己,比如我们作为社会组织,当地政府的审计部门是不审计我们的,我们这一块没有纳入他们的审计范围,但我们多次要求他们对我们进行审计并且向社会公示,一开始他们不来,后来在我们的再三要求下,他们派出了两名审计员来给我们审计,最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你们的账目以及运作比行政事业单位要规范的多得多。

我注意到,利辛慈善协会的慈善档案非常健全、细致,完全能经得住历史和社会的检验。

与慈善协会同志们的交谈中,潘玉杰不止一次对我说起,他们一直很注意政治站位,寻求的公益慈善项目。他说一定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有助于社会和谐的原则。同时,一定要和相关部门及时沟通,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汇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工作顺利地开展。

我还注意到,利辛慈善协会的同志们都十分注意结合利辛慈善的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慈善理念。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总能清楚地认识利辛慈善人面临的新的挑战。

利辛慈善,果然魅力无穷。

猜你喜欢
文联慈善协会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阳泉市文联扶贫采风活动
慈善之路
廉江文联获评“2018年度全省文联先进集体”
楚雄州文联积极开展春节写春联活动
关于慈善行为和慈善促进的几个问题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湛江市文联领导到城月镇坑仔村扶贫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