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遗扶贫创新途径研究——以上海大学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2020-11-20 02:41齐玉丽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至爱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上海大学遗传文化遗产

文|齐玉丽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代传承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它的存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收录了1830项(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458项)优秀的非遗项目,其中大部分非遗项目来自偏远地区或少数民族聚集区,这就在地理与资金上限制了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2018年6月27日、7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连续印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和《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通过建立工作坊开展非遗精准扶贫工作,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业,学习传统技艺,提高自身内生动力,保护非遗传承,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早在2017年11月就于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ublic Art Cooperation Center ,以下简称“PACC”)设立了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PACC是集艺术教育、非遗传承、展览活动于一体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创新教育基地,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以承办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为重点,有效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教学及非遗创新转化工作,带动学科建设和创新教育。从PACC所实践的众多项目来看,在产品创新设计、文化理念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坊的实际教学、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高校非遗扶贫新途径

1 校内模式——知识体系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扶贫

定期开展非遗传承人在高校的研修、研习,以及培训班课程教学,对于高校来说是非遗扶贫计划里采用最多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将传统的非遗元素融入现代文化的快速途径。非遗传承人群的研修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承人,也有着不同的定位与学习形式:研修班主要面向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其他具有较高水平的从业者、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参与人数不超过20人,时长1个月左右。研习班主要面向文化程度较高并具有一定研究、设计、创作能力的中青年传承人。传统工艺领域的研习活动主要配合传统工艺工作站开展,围绕特定项目需求,利用院校和企业的研发力量与资源平台,帮助传承人解决作品创作、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中遇到的关键工艺和技术难题。研习的组织形式和时长根据项目特点和具体需求确定。而培训班则主要面向普通传承人群,帮助其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重要技艺的把握,拓宽眼界和知识面,提高学习和传承能力。培训班参与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时长1个月左右。

研修班的课程内容主要围绕着“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3个方面展开,旨在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完成创新转化,激发创作潜能,拓宽其文化技术的应用空间。这样的课程教学是长期且持续的,并且为了非遗更好地传承发展,上海大学成立了上海大学驻果洛藏族自治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截至目前,共举办了4期相关课程及一次对话论坛。由于果洛地处高原地区,非遗传统工艺人群居住地大多较为分散等原因,PACC因此建立了网络远程教学平台,每季度开设2期网络远程培训班,每期培训班培训30人左右,每年培训约240人,培训重点在于设计理念、美术基础及市场营销等理论知 识。

相对于线上教学来说,线下教学则更有针对性,对于来校内参加研修班的大部分文化程度较高且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非遗传承人来说,传承人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设计师的角色。在实地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以互动交流为主:邀请学术专家和优秀设计师介绍优秀案例,参加系列沙龙,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进行社会考察实践等。一方面,高校这些课程带给传承人跨文化、跨国界的设计理念与审美视角,以及更加适合市场的技艺形态;另一方面,传承人所拥有的独特中国传统文化流变的底蕴对于一直接受包豪斯等国外设计理念体系教学的高校师生与设计师来说也是不小的冲击。

经过线上线下课程的互动交流与教学,加强了非遗传承人自身所拥有的非遗文化认同感,同时,创新设计所呈现出的产品的现代美感与实用性的结合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物质回报。

2 校外模式——创新对话,非遗拓界

通过“PACC×进博会”“PACC ×上海设计周”“樱花节+非遗展”“PACC×佛罗伦萨”“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等形式的展览活动实现了非遗文化进一步的储存与流传。在2017年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展览中开始利用MR交互装置、数据的可视化分析等现代技术来介入非遗,打破传统非遗保护中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艺术数字化技术的新途径,这也是高校介入非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大数据的融入从时间、空间等多个不同角度分析过去十几次的研修培训课程和参加课程的传承人,使得整个非遗扶贫工作变得整体与系统,非遗真正走入现代生活和现实世界。

3 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精准扶贫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遇到如何实现非遗产品的量产化问题。2018年上海首届非遗购物节中,PACC联合上海老字号哈尔滨食品厂与贵州赤水竹编联名出品的“竹报平安”点心礼盒让竹编这种濒临失传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回归公众生活,并且哈氏糕点的海派制作技艺也是上海市黄浦区非遗项目,在校企联合的推动下,使两项非遗项目都获得了更多的实用价值。但传统的非遗手工艺需要的制作周期较长并且对制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实现量产一方面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则需要稳定的企业订单对接,才能让小众非遗慢慢地回归大众生活。为了实现精准扶贫,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与贵州省遵义市文化厅进行合作,对遵义市竹藤编织技艺传承人群进行定向招募和选拔,正式展开整建制的非遗扶贫研修班。除此之外,作为上海对口帮扶城市的遵义市也多次组织优秀非遗项目赴上海参加展览活动。通过非遗扶贫计划推动精准扶贫,上海大学PACC联合上海凤凰牌自行车与上海东浩兰生集团及遵义藤编非遗传承人马毅共同设计研发了“一路欢歌——遵义藤编自行车”。

凤凰牌自行车也与非遗传承人马毅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长期稳定的订单需求,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去从事藤编行业,以非遗传承人为中心形成产业链,开办培训班,让贫困人员有谋生的一技之长。此外,人员的回流也可以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走文旅结合的创业道路:开办农家乐、藤编手工艺、文创产品等特色产业。截至2018年3月,板桥镇返乡就业创业人员近3500人,其中娄山关村就达700余人,在这样的基础上藤编制品逐渐实现了量产化。事实证明,拉动需求和消费才是对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保护,也是非遗扶贫坚定不移的努力方向。

4 公共教育,非遗美育走进课堂

PACC最核心的身份还是作为创新教育基地而存在,公共教育活动面向的不仅仅是高校学生,更多的是中小学生、社会人员等,联合美术馆、地方政府及学校共同进行公共的、实地的非遗文化教育。PACC所举办的一系列非遗进课堂活动,依旧是和非遗研修班的传承人一起,把优秀的非遗文化、独特的非遗作品带给学生们,体验传统技艺的精妙。无论是实地的非遗文化来源地探访,还是学校传统手工技艺课程,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传统的文化理念与多样的民族精神慢慢融入基础教育。而相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公共艺术教育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给予学生较全面的民族文化认知。

二、高校在非遗扶贫中的特殊性

高校的介入一方面针对传承人,追溯文化源头,将知识书面化保存,系统化教授,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抢救性保护,又进行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革。通过高校的非学历教育提升了传承人的就业优势和社会地位,给地区带来了直接或非直接的经济收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众多的表现形式,并不只单单作为工艺美术而存在。高校的人文社科、理工科等不同专业设置和大量的文献参考资料,为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例如社会学、经济学、民俗学的基础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演变过程、发展方向等多线或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平台。这一与时俱进的科研平台可以使当前的非遗文化与传统文化流传有不一样的发展方向和可能。交互的产生、大数据文化信息的形成可以很容易地追溯发展过程,了解发展方向,构建非遗传承体系。

高校参与非遗扶贫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美育实践课程,同时也为参与的学生提供了全方位了解一门传统技艺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情怀,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

高校有着非常强的地域性特征。高校对于区域文化历史传承的研究是地方政府和个人所无法达到的,高校所特有的本土文化精神为教育提供了鲜活而深厚的基础,例如四川民族学院因地制宜开设多门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课程——藏文书法、唐卡的创新制作、藏区旅游产品设计等,同时建立校企合作,搭建民族高校特色教育平台,保护继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样PACC所依托的是以上海大学为主的上海高校教育资源,并且上海也拥有特殊的城市地理优势。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与上海大学合作,在上海成立IOV东方传统文化艺术研究会。PACC在非遗扶贫中不单单是继承文化,更利用上海的城市优势承办设计周、国际艺术节、电影节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拓国际视野,同时将地方非遗与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相结合,推动文化的再生发展。

不过非遗扶贫只是过程,文化的活态传承才是最终的目标。活态传承的核心是文化传承人,庞大的学生群体就成为了活态传承最理想的人选和主要推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进入高校教学已不是新鲜事,但实现文化活态传承仍然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非遗扶贫作为活态传承中的重要一环,所创造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新生。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上海大学遗传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谢文利作品
韦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