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山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探讨

2020-11-20 07:36王朵朵段蒙蒙
陕西水利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方山果林项目区

王朵朵,段蒙蒙

(陕西庄森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100)

0 引言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对于小流域水土综合治理工作较为关注,但是在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1]。常规小流域治理项目受资金、土地等因素制约,往往仅注重解决防洪安全问题,忽略河道的生态、景观、亲水、便民、文化等综合功能需求[2]。本文将以方山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例探讨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1 方山峪小流域项目概况

华阴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结合地带,东起潼关,西邻华州,南依秦岭,北临渭水。方山峪小流域位于华阴市与华州区交界处,地处华阴市西南部的罗敷镇。该镇属于秦岭山地区,区域内地貌分区明显,类型复杂多样。为了尽快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提高该区域群众收入,该地水务局下达了华阴市方山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计划,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6 hm2。

方山峪小流域上游土石山区土层较薄,厚度30 cm~100 cm,土壤以山地棕壤石渣土为主,分布在海拔1000 m 以上的秦岭山地,占流域面积的65%左右;中部冲积扇区土层较厚,厚度80 cm~150 cm,土壤为冲积淤土,土壤母质为山区冲积物,层状结构,耕层为砂壤土,质地粗糙,面积占13%左右;下游洪积扇区土层较厚,渭河川道土层深厚,厚度8 m~40 m,土壤为冲积土,结构松散,面积占29%左右,质地中壤。项目区内植被良好,林草植被覆盖率70.47%。

2 水土流失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2.1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255.11 hm2,水土流失面积1228.97 hm2,占总面积的97.92%,其中:微度流失面积763.36 hm2,占流失面积的62.11%,轻度流失面积112.42 hm2,占流失面积的9.15%,中度流失面积301.87 hm2,占流失面积的24.56%,强度流失面积3.16 hm2,占流失面积的0.3%,极强度流失面积74.34 hm2,占流失面积的6.05%,土壤侵蚀模数平均为600 t/(km2·a)。从侵蚀的形式上看,水力侵蚀的主要形式有雨滴击溅侵蚀、坡面水流侵蚀和沟道水流侵蚀等。坡耕地、荒山荒坡等地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

水土流失给项目区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一是直接破坏着当地水土资源,农耕地养分流失,肥力下降,制约着农业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群众生活困苦。二是土壤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土粒结构遭到破坏,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

2.2 项目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1)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不够完善。虽然项目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点上有所突破,但面上依然存在薄弱环节。

(2)由于地形及耕作条件限制,该区域的土地产值较低,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3)桃园村属于贫困村,群众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土流失治理进度,同时造成治理质量标准不高,实际效果不理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4)项目区内耕地无灌溉条件,经果林产量不稳定,农民收入无保证。

(5)乡村道路建设标准低,道路两侧植被稀疏。

(6)项目区陡坡垦荒现象比较频繁。

3 方山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概况

3.1 工程措施

为了充分利用溪流,同时为发展滴灌做准备,在小溪上修建沉砂池1 座,在规划经果林周边修建蓄水池1 座。沉砂池与蓄水池之间采用20 cm 的UPVC 管连接,在靠近沉砂池UPVC 管入口以及靠近蓄水池UPVC 管出口各设置1 个水阀。

3.2 林草措施

本项目林草措施主要包括水保林、经果林。在道路两侧营造水土保持林,栽植樱花和国槐,在荒草地主要栽植油松,以改善山坡整体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本项目共规划水土保持林10.86 hm2,栽植樱花树126 株,国槐800 株,油松9122株。经果林主要布设在项目区立地条件好的坡耕地内,交通方便,主要目的是在增加项目区植被的同时,增加群众收入,发展区域经济。本项目共规划经果林17.16 hm2,栽植杏树20742株,花椒417 株。

3.3 封育治理措施设计

本项目规划的封育治理措施主要对幼林地采取网围栏半封闭的方式进行封禁管护,达到自然修复。同时,设立标志牌加强警示,设兼职管护人员进行巡查管护。本项目主要对幼林地采取网围栏半封闭的方式进行封禁管护,共布设封育治理面积257.98 hm2。

4 方山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效益分析

4.1 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所有植物措施都发挥作用后,新增林草植被面积17.08 hm2,治理程度从62.11%提高到83.61%,治理程度增加了21.5%。该项目各项措施实施后,经计算该项目区内年增加蓄水量5.88 万m3,保土0.30 万t。项目区地表径流大部分就地拦蓄入渗,改善了地表径流状况,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将部分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水,增加沟道常流水,涵养水源,提高地表径流利用率,对汛期洪水起到调节作用,有效改善水环境。

项目实施后,区域林草覆盖面积增大,林草郁闭度将有效提高,区域小气候将得到一定的调节,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水分状况和热量状况有所改观,单位面积生物产量也将会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将明显改善。

表1 水土保持措施蓄水保土效益表

4.2 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经果林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土地单位产值增加,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为当地群众提供生活物质资料,使生产力水平相对提高,人口、资源、环境等得到协调发展,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功能逐步转向良性循环发展。

5 结语

小流域综合治理常常受到资金、技术与管理政策的限制,使得治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和地方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方山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蓄水保土作用使水土流失严重局面基本得到控制,项目建设为项目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实际工作中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提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果,进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猜你喜欢
方山果林项目区
农业水权分配方法研究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
榕果林的米粒之奇妙的自己
浅析富民县山区果林生产优势及未来发展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一方水土养一方好茶 方山紫雾茶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致老教师
方山大鼓 民间艺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