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先进到中国领跑,中国城轨绘就智慧蓝图

2020-11-20 02:13石菲
中国信息化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城轨运维轨道交通

石菲

堵车可能是每个“打工人”要面对的第一个难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衣食住行中只有“行”这件事最让人头疼。作为缓解城市拥堵的重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一直备受关注。

尽管我国拥有世界上里程最多,客流量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运营里程规模领先。但在日均客运强度和城轨客运的分担率方面,还存在很大的运营提升空间。比如东京的城轨客运分担率占到了86%,比我国客运分担率最高的上海还要高25%。

此外,与先进地区相比,在航班、铁路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换乘便利度、乘客体验,以及城市轨道的整体规划,在网运一体化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相较之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还有很大的运营提升空间,发展潜力巨大。所幸,我们看到一些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先行者,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不用买票,也不用掏出手机,60周岁及以上老人等免费人群可以直接在深圳地铁的智慧边门“刷脸过闸”。进入站台后,乘客还可以根据“车厢拥挤度智能系统”选择人数较少的车厢。

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正在从传统的线路运营逐渐转型为网络化的线网运营。新的模式下,在为乘客带来便利的同时,对数据资源共享、运维管理以及业务安全防护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一格表示,建设交通强国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交通强国建设明确提出打造智慧城轨,是构筑交通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

智慧城轨的本质就是通过数字化转型,利用5G、云、大数据等ICT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资料”,与场景深度融合,打造安全、高效、体验全面提升的智慧交通。

智慧城轨平台打通数字断点

正如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中浩10月21日在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智慧城轨主题论坛上致辞所说,城轨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将以城轨云为底座,不断演进,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可持續发展。他认为当前十年中国城轨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我们要抓住信息技术所推动的生产关系变革,力争在下一个十年,也就是2035年由中国在国际上引领城轨行业。

李中浩表示,城轨行业将进入网络化运营,多制式协同发展的新时代。目前,智能化已经进入城轨行业的调度、维护、管理、服务、运行的各个层面,比如有些领先的城市已经能够做到根据客流感知高峰期用车数量,并且能够根据车辆状态准确知晓可以调度的车辆。

华为中国政企交通解决方案部部长鲁玉春表示,智慧城轨的建设要点就是要沿着业务流,打通数字断点。包括能够远程监控、AI智能分析、自动告警的智慧建造;确保运力精确投放能够在高峰期将拥挤度下降10%,车辆行走公里数下降2%,车辆使用数下降5%的智慧客运;以及5G数据快速下车、实时分析的智慧运维等。从而达到一张网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张脸帮助旅客出行畅通无阻,一串城实现城市群互促共进,共同发展。

借助城轨云的建设,呼和浩特地铁就实现了网络统一运维管理,彻底改变了传统单线路、单系统独立运维模式。在IT资源利用率上提升了50%,节约投资则超过40%,节省运维成本超过30%。

深圳地铁和呼和浩特地铁都是运营在华为的城轨云之上。过去几年,华为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基本维持了每年100%左右的规模增长。“凡是以城轨云这种新模式建设的地铁,华为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总体占比达80%左右。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么多客户的信任,首先取决于我们在这块市场坚定的投入,其次在于华为自身的技术积累为城市轨道行业注入了新的驱动力,我们专门在苏州OpenLab建立了城轨生态实验室,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全面的验证环境,与业界30多个主流业务厂商进行多阶段、多批次、长时间的全仿真模拟测试,确保方案能够真正落地与成功交付。” 华为中国政企交通业务部总经理路海空表示。

华为城轨云,智慧城轨使能者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一格认为,智慧城轨建设中合作伙伴的选择不可忽视,这个伙伴既要有顶层规划能力与全球领先的ICT技术架构设计能力,还需要拥有高效的执行团队。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供应商,在顶层规划、ICT技术架构设计和实施落地方面都具有很强的能力。

在深入耕耘城轨领域20多年的时间里,华为已经对城轨领域有了非常深入的理解和经验。因此,在推动城轨领域向智能交通的转型过程中,华为基于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打造的城轨云解决方案,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使能者角色。

2020年10月21日,在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智慧城轨主题论坛上,华为公司发布了“城轨云2.0智慧城轨联合解决案”。围绕“重塑联接”、“重构平台”、“构建智慧”三方面,携手行业客户在智慧城轨建设领域先行先试,创新探索,共同构筑城轨智慧之路。

此次华为推出“城轨云”解决方案,希望打通“重塑网络—重构平台—构建智慧”三个关键步骤。首先,通过重塑联接建立新一代智能通信网络和有线承载网络,支撑云平台、大数据等应用,有线无线融合发展,实现线网级的综合调度运营;其次,通过重构平台实现以城轨云平台为基础构建城轨沃土数字平台,融合数据,降低应用开发复杂度,聚焦于业务创新,加速构建智慧城轨;最后是构建智慧,根据城轨出行、运行、运维业务流程,覆盖城轨建设、运营管理、企业管理等业务领域,实现对乘客、设施、设备、环境等信息全面感知、构筑精准灵活的运输组织、协调高效的调度指挥、高效便捷的乘客服务、故障诊断的智能运维。

以标准话语权实现全球领跑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沿着以城轨云为基座的智慧城轨方向飞速发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在2020年3月发布了《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为智慧城轨建设描绘了“1-8-1-1”的宏伟蓝图。具体而言,是1张智慧城轨蓝图,8个智慧体系,1个城轨云大数据平台,1套智慧城轨标准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作为参与者参加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主导的城轨云的标准制定,并在5个标准小组中的2个担任组长。

对此,华为企业BG全球交通业务部副总裁王国钰表示,华为在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客户探索智慧城轨的实践过程中,很多客户都希望把一些具有行业共性的经验沉淀到平台中进行标准化,成为行业或者国家,甚至该领域的标准。之后有可能通过企业化的运作,进行知识产权的共享或者管理经验的输出。

众所周知,5G、云、AI等新ICT技术正在重塑世界,正如不久之前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题为“5机协同,共创行业新价值”的主题演讲所指出,联接、计算、云和AI技术就像100多年前的电力,而行业应用就像家用电器和工业电气化。

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生产关系正在被信息技术所颠覆的时代,我们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利用信息技术“新生产资料”,抢占新一轮标准话语权,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逆袭。

希望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在智慧城轨这张宏伟蓝图的引领下,在完成数字化转型的重塑与蜕变同时,尽快实现从世界先进走向中国领跑。

猜你喜欢
城轨运维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2019?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
基于GPS的电力运维轨迹定位系统
IT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城轨装备业如何“放管服”
组合传输在城轨信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