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突发公共事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增强社会担当的作用

2020-11-20 21:17赖雯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思想教育大学生

赖雯

摘要: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责任担当意识不仅决定个人的成长成才,其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强弱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前,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各种公共危机因素不断增加,突发公共事件爆发的频率增加。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了社会一大难题,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是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能否有所作为,都体现着民族的未来。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变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当今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不断探索培育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新路径。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 大学生 思想教育 社会担当

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是指大学生作为责任主体在承担对国家、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时所持有的态度和情感,并在一定能力保证下转化为实践的行为。在新时代下,社会需要一群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新青年来发挥群众引导作用,大学生的人数在全国内的占比很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量少说明群众对社会实践的觉悟不会很高,这时候高校大学生就需要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展现出自己的能力。而培养正确的思想觉悟和政治动机的关键教育是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期间的大学生思想处于接受新思想、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内涵

突发公共事件指的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可能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严重破坏等等,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去应对的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例如,地震泥石流,暴发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安全的传染病疫情,重大环境污染等等。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担当的意义

责任担当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之一,高校的教育者需要采用合理的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让学生明白他们的责任,养成社会责任担当的意识,并且能进一步内化为一种自主行为。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引领,事关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问题,是高校教育的头等大事。当前大多数的责任意识主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当然其中也存在少部分人过分的强调了利己主义、重个人轻社会的思想,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青年的奋斗努力,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责任担当的教育势在必行。

(一)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需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十分推崇责任担当。责任担当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古至今,我们始终在强调社会责任担当的重要性,要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不管是儒家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列强侵略、人民还饱受鸦片问题时,林则徐发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喊声等,无不例外地体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先国后家的社会责任担当。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千千万万的普通青年满怀革命理想,自愿加入革命队伍中去,将一个国家的未来,一个社会的发展重任扛在自己的肩头,不怕牺牲自己的性命的壮志决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年代,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将自扎根于中国的广袤土地之上,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艰苦奋斗,奉献自己的青春。

在新时代下,大学生则应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社会责任担当付诸于实践。将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外化于行,在社会实践中勇于履行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二)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同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时讲到:“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他们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都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中国梦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在中国百年来,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从五四运动起,就始终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肩负在自己的身上,主动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在新时代,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处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青年大学生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迎接挑战,明确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责任担当。既要积极提高科学的文化素质,又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既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刻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又要坚定的意志品质,追求健康的心理素质与高尚的人格。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能有过硬的素质和社会责任担当去面对。

(三)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目前,00后也已经迈进了高校。00后与以往时代的青年大学生相比,一方面,他们同以往的大学生一样积极、具有正能量,另一方面,时代也赋予了他们新的特点。比如生在中国已经得到飞速发展之后的他们,在思想上更加要求開放自由,追求个性,有较强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也同样受到一些错误的思想的影响,比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些错误思想深刻影响着青年大学生在处理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他们是否能将自己的个人命运同国家的命运放在一起,“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起来,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促进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敢于担当,勇于实践,奉献个人的才智,实现个人的成长成才。”[ ]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确立阶段,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在高校接受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文字,他们在人生成熟沉淀的关键时期主要是是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独立思考不被环境影响的能力。反之,社会上的大多数公民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容易被舆论带节奏跟风相信一些过分夸张的消息,造成社会的恐慌。社会的发展演变内肯定会发生一些重大的事件,当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感会促使他们想奉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去让这个社会,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一旦缺少了这样的社会责任担当,人情更冷漠,人情淡薄都只考虑自己,这样的社会只会发展的更缓慢,甚至有可能会倒退。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担当意识降低的原因

(一)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年纪尚处在20岁左右。大部分时间在校学习,同社会的联系较少,缺乏大量的实践经验。因此,当碰上重大公共事件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防御能力不够成熟,在面对这样的事件时缺乏应对能力。当事件超出他们的应对接受能力之后,他们往往会受到较严重的损害,尤其是精神心理层面,可能出现长期紧张不自信,焦虑悲观,烦躁等情绪,会因为这些负面情绪影响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同时影响他们对社会对国家的整体认知。

同时,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部分大学生缺乏责任主体意识。并没有将社会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同自己之间建立相关的联系。認为公共突发事件的解决应该是其他社会主体、党和国家的责任。因而在突发公共突发时间来临时选择逃避责任。

再有,部分大学生在面对社会责任时过于功利。受到社会中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个人利益和国家、社会利益的选择时,因为看不到承担社会责任给自己所带来的直接利益,则会选择退缩。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手段的不全面

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是需要全社会各方共同培育的。但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育,仍需在高校这个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教育。但目前的教育层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现在的教育依然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看重成绩而忽略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不免得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追求事情的结果、能力的高低,而忽略了人生的意义生活的质量、心灵的慰藉。另一个原因是教育水平的不均衡,很多学校对于责任担当教育还停留在理论层次,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多以灌输为主,少了很多的实践。

四、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来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一)发挥思政课功能,优化教育内容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承担着向学生传递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作用,宣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教师的言行举止、传递的个人观念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自身思想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政课教师要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尽责担当的学习榜样。相应地,高校也要探索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准入门槛,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品德素养和业务素质,强化思政课程的主阵地。

在课程中加入突发公共教育。创制情景,培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避免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心生恐惧、手足无措,并在突发公共事件出现时,有社会主人翁的意识,主动承担起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与担当。

(二)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担当

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必须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和强化,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良好的情感和强烈的心理体验能增强他们在生活中责任承担的主动性。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该停留在课本层面,如果理论和实际分开,教育的结果差别会很大,往往达不到他所预计的效果。同时还需要将人文教育和实践相结合,要优化责任担当的培养环境需要将事件引入学习中,多元多方面地渗透。

(三)关注个体差异,提升责任担当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内心,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与关系以及自身的心理成熟情况都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在面对同一件公共突发事件下他们的反应不同是正常的,没有绝对的正确的做法,教师也要引导他们去学会理解和包容。

如今,突发公共事件频发。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中的先锋力量。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提高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是大学期间的教育关键之一。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历史重任,要学会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使当代年轻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社会发展更为光明。

参考文献:

[1] [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04/c_115639203.htm.

[2]郭珍磊,尹晓娟.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研究[J].2016(6).

[4]习近平总书记怎样给高校学生做形势报告?[EB/OL].http://po;itics.people.com.cn.2015-8-7.

[5]习近平.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3-19(1).

[6]郭世平.田宝帅.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71-74.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事件思想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传播过程分析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公众号的谣言治理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