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的一体化共享研究

2020-11-20 20:58夏瑞婕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医学院校院校

1.研究背景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1]根据《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8)》指出,截止2017年底,我国体育场地已超过195.7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6平方米。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200万人,全国每千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超过了1.5‰的标准,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许多方面都存在差距[2],所以将医学院校周围的社区群众体育健身的需求与医学院校体育资源的供给高度匹配,是共同面对的问题。医学院校普遍学生课业负擔较重,分配在体育健身的时间较少,而且女生占大部多数,所以医学院校体育资源闲置情况较多,尤其在学生上课期间、寒暑假。所以我们在探索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体育资源的共享,提高医学类院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优势互补,并且在此基础上,突出医学类院校的专业特色,将自身专业优势与体育健身融合。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成都市医学院校的周围社区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为研究对象。经过专家建议,参与调查的医学院校为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成都大学医护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CNKI)、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分别以“学校体育资源”“医学院校体育资源”“社区体育资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阅相关资料;运用百度、360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归纳和加工提炼,使其成为理论依据和经典案例,为论文写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信息。

2.2.2访谈法

根据本文研究目的,就学院体育资源开放内容有关问题走访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成都大学医护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并对其相关领导、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与访谈对象沟通、交流,在办公室、教室以及体育场馆对他们进行访谈,以期了解他们对本文研究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2.2.3问卷调查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内容,本文设计了社区群众体育需求的问卷调查问卷。通过SPSS检验,问卷效度检验为有效,信度检验为0.891,可信度较高。发放对象是 3所医学院校周边的社区群众,群众问卷发放 28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为268份,有效率为95.7%。

3.结果与分析

3.1医学院校体育资源的结果与分析

3.1.1高校体育资源的内涵

高校体育资源是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有形资源也称硬资源,包括高校的各种体育场地、仪器、设备、建筑物、图书资料,无形资源也称软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数量、专业、业务能力等。[3]

硬资源是指高校的体育场地等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源。根据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的结果显示,现我国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66.05万个,占38.98%;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场地数量有4.97万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94%,场地面积为0.82亿平方米,占比4.15%。[4]除此之外,高校还有丰富的非专业体育场地,这部分场地环境优美,适合非专业运动员进行日常的体育锻炼,同时高校氛围宁静优雅,适合修养身心,对进行部分体育项目有天然的优势。

软资源是指高校的社会指导员。从1994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颁布起,我国社会指导员发展较快,[5]社会指导员的身份从业余体育爱好者居多转变专业运动员或具有相关体育教育背景,形式也从兼职转变为专职,年龄也从老年人为主转变为各个年龄阶段,社会体育指导员男女比例也逐渐合理。除此之外,社会体育指导员也增加了运动健康指导等医学相关岗位,指导群众科学合理的进行锻炼。

3.1.2医学院校体育资源共享的意义

随着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民生活需求从简单的物质需求逐渐向精神需求倾斜。但目前,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体育公共设施人均建设依然有很大的差距,公共体育场地的管理还存在混乱,导致有很多有体育活动需求的爱好者没有活动场地,占用其他公共场地,随时、随地组织体育活动。我国的公办高校体育场地是由国家出资修建的,根据调查显示,高校体育场地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其中调查的 3 所医学类院校均有田径场、体育馆、篮球场、兵乓球场。高校的功能又具备社会功能,也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所以高校的体育硬资源面向社会开放,但由于国家扶持有限,开放后的维护费用高校无法全部承担,故部分高校采用了市场化经营,通过指定时间对外开放收取场地费,此举不仅可以解决高校体育场地空闲利用利率不高的问题,还可以服务周边的社区居民。

近年来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高达60%-70%,对我国的国民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慢性病的主要因素,所以现在的中老年人通过体育健身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部分,只有社区体育健身的高效、科学,才能够带动整个社会群众体育的进步,社区体育指导员具备相关的学习经验,具有医学与体育相关知识的结合,能够从日常的饮食、护理,到体育健身的方法、要点,到体育健身后的身体状况的追踪、总结,都需要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体育是高校五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高校中都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他们都是科班毕业,更有部分高水平的体育教师是国家运动员退役,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得较高的荣誉,根据学校相关领导及管理教师介绍,高校体育教师均为本科体育相关专业毕业,硕士学历均为80%以上,这部分教师符合体育社会指导员的要求,在日常学校工作之外,指导高校周边社区群众的体育健身。另外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医学专业的教师居多,可以从健康的角度为社区群众进行专业的指导,群众可以针对自身的身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体育健身活动,不仅可以使群众学习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还可以更加可以科学、高效的进行体育健身。

综上所述,医学类院校不仅具备体育场地、相关体育设备、器械,还有丰富的专业的体育教师和医学教师、信息资源。如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周围的社区群众共享,不仅可以对周边社区群众提供体育健身场地,专业、科学的体育健身指导,还可以对医学生社会实践、进行医学社会调查提供大量的数据和案例提供大量的机会,所以这种体育资源共享的方式对医学院校和社区群众都有好处,有利于实现高校-社区真正的共赢局面。[6]

3.2医学院校周围社区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的结果与分析

根据《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 年)的通知》等文件,均体现了国家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重点强调了体育在调结构、惠民生方面的作用,通过对3所医学类院校附近社区群众的调查,了解到周围学院社区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在不影响院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基础上,将医学院校的体育相关资源与附近的社区群众开放共享。

3.2.1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根据调查,医学院校附近社区群众的首要目的是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对于日常的上班族来说,体育健身的时间不固定,腰椎、颈椎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生活节奏快,作息饮食不规律,导致身体素质较差。他们不需要高难度、高强度的体育活动,简单易学的参与度高体育项目深受他们的喜爱,比如他们倾向于练习简单的保健操,保健舞,这类简单的活动重复性高,随时都可以参与到其中,尤其倾向于有音乐的伴奏的体育健身活动,在进行体育健身的同时通过音乐愉悦自己身心。

3.2.2体育健身项目与医学深度融合

医学院校附近社区群众中中老年(占调查总数46%)的需求最突出的是希望能与医学院校的专业特色深度融合,中老年接触社会各类的保健机构,但往往这类保健机构提供的建议都不权威、不专业,中老年群众认为医学院的建议具有权威性、专业性,所以希望医学院提供一些合适中老年群众,有一些慢性疾病的体育健身指导,比如太极拳、健身保健操、健身气功、康复治疗等等课程,同时希望院校可以定期为他们组织科普讲座,从日常的作息、饮食、睡眠等方面进行指导,经过院校教师的亲自示范家属也可以学习到相关的护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对老人照顾。

3.2.3为青少年开展体育培训

医学院附近的青少年们(占调查总数的35%)重视两方面,一方面他们重视医学院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希望可以开放更多专业项目的场地和场馆,比如游泳馆、篮球馆、室内羽毛球馆等等,青少年倾向于活动强度大、竞技性强的体育项目,另一方面他们希望在节假日或寒暑假开展相关的体育培训,院校在居住地周围,路程较短,参加培训方便,而且他们对高校的体育教师专业性认可,对比与社会商业性质的培训班更加放心,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个提高自身体育水平,增强身体机能、释放课业压力的好机会。

3.2.4对社区体育社团的指导

目前我国各地的社区居委会、街道都为社区居民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沟通,体育社团是众多社团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体育社团组织活动种类多样,比如太极拳表演、广场舞表演、模特表演,甚至还有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等,体育社团希望院校能够进行相关的指导,比如对广场舞的编排,[7]对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进行纠正和讲解,对比赛的规则和技巧有相关的介绍。此外,院校在社团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在人员的管理、器材的管理等方面可以与社区的体育社团分享自己的经验,互相学习交流。

4.结论与建议

4.1国家体对体医结合的重视

从相关的政策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全民健身,对体育产业、健康护理等方面的重视,应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的硬资源与软资源,全面开展对医学院校周围社区的体育健身指导服务,将医学院校的学科优势充分与社区群众的需求结合。

4.2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

医学院校周围社区的群众主要是以运动健康为主。一方面,针对中老年人的特点,以太极拳、健身保健操、健身气功、康复治疗为主,起到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另一方面,针对青少年的特点,以篮球、羽毛球、游泳、艺术体操等高难度、高竞技性的项目为主,起到增强身体支配能力、提高體育项目的运动竞技水平。另外,针对社区中的体育组织,主要通过组织演出、比赛等形式,增强社区群众的交流,丰富休闲娱乐的生活。

4.3各部门协调合作,制定相关管理机制

医学院校师生女性较多,防范意识薄弱,为了保证院校的安全稳定,建议院校多部门合作,将体育场地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后勤管理等保卫工作做实做细,制定具体开放的时间、内容、费用等相关规定,切实保证院校师生的安全以及周围社区群众的体育健身安全。除此之外,院校与社区的相关部门要加强联系,院校与社区的相关规定协商制定,在保证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满足社区群众的需求。

作者简介:

夏瑞婕(1992—),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教育学硕士,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助教,研究方向:体育产业与管理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医学院校院校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然逻辑、实践探索及思考
中国运动员2021年获67个世界冠军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我国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问题和对策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励展携手中国体育场馆协会推出全新体育场地展,打造体育产业行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