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公共俄语课程学生“用俄语思维”意识的培养

2020-11-20 02:45黄冬梅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意识

黄冬梅

摘 要:外语学习的技能体现在听、说、读、写和译,这些技能学习和语用又都反映了外语学习者的感知、理解、巩固、应用过程,这些过程中展示了学习者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对于俄语学习者而言,最难培养和形成的是“用俄语思维”能力,而对于公共俄语课程学习者来说,“用俄语思维”能力很难达到,首先应该培养的是“用俄语思维”意识。本文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从大学公共俄语课程学习者角度,分析学习者俄语学习的困难,通过对克服学习困难的思考,提出如何培养公共俄语课程学生“用俄语思维”意识,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俄语学习效果,促进教师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公共俄语;俄语学习;“用俄语思维”意识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2-0-02

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季耶夫(Леондьев)曾经指出,思维是全人类的,不同语言的民族的思维规律是共同、具有相通性,母语思维与外语思维相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对于“用外语思维”有学者界定为“不经过母语的转换或翻译而直接使用外语材料进行思维”(蒋楠,1988)。具体到“用俄语思维”,则是指像俄语母语者一样,不以我们的母语或惯用语为中介语进行转换理解,这种思维能力的形成比掌握俄语本身要难得多。对于大学公共俄语的学生而言,“用俄语思维”能力的形成要建立在“用俄语思维”意识之上。“用俄语思维”意识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理解词汇、语法,语用时理解语言材料时能够抓住本质,举一反三,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思路清晰达到一定的深度。

一、大学公共俄语课程学生俄语学习的困难

(一)主观方面

1.心理障碍

大学公共俄语课程学生学习俄语的心理障碍往往是与自身外语水平或者成绩有联系的。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外语学习的自卑心理和个人交际的缺乏自信。学习成绩理想的同学可以克服个人交际的缺乏自信,通过成绩上的自信弥补交际上的自卑,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往往两种情况都有体现[1]。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问题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教师教学行为,甚至是日常交流行为都会对学生学习心理产生影响,这是不能被忽视的。

2.学习动机欠缺

根据教学实践观察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学习动机欠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专业认识不清晰、缺乏俄语学习好奇心、个人主观能动性不足。因所选专业有俄语知识需求而学习公共俄语课程的学生需要对专业和公共俄语课有清楚的认识,要认识到专业个人发展与俄语之间的必然联系。因在大学以前学习外语语种为俄语而在大学继续学习公共俄语的学生则表现为俄语水平良莠不齐,对自身俄语学习没有思考和定位。公共俄语课程学生学习动机往往停留在任务心理、应试学习,缺乏俄语学习好奇心。而专业认知不清晰和缺乏俄语学习的好奇心又导致了个人主观能动性不足。

(二)客观方面

大学公共俄语课程学生俄语学习客观层面的困难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问题、教材选用问题、教师组织教学问题。相较于大学公共英语,公共俄语的学生体量小,情况复杂,对课程设置以及教师开展教学增加了不少难题,而这给学生学习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大学公共俄语课程学生俄语学习的主观与客观的困难是相互影响的,这些困难导致学生学习不能形成良性刺激。零起点学生错过俄语入门最佳时机,非零起点学生学习困难积压,形成恶性循环[2]。

二、大学公共俄语课程学生培养“用俄语思维”意识的重要性

大学公共俄语课程学生学习有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因素,而起决定作用还在于主观方面,根据教学实践反馈,解决这一问题落脚于学生学习俄语要形成“用俄语思维”意识。大学公共俄语课程学生培养“用俄语思维”意识的重要性体现在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和帮助教师合理推进课堂教学[3]。

(一)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合适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形成俄语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成为学习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以单词记忆为例,有的学生单词记忆困难,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字母排列顺序。这种方式即便记住了也是“前记后忘”的哑巴俄语。运用“用俄语思维”意识就应该知道俄语和我们的中介语——汉语区别很大,普遍适用的俄语单词的记忆原则是,由音节拼读到单词整读,边读边写的记忆模式,同时结合词素、文化语义等建立中俄文语义联系。

(二)幫助教师合理推进课堂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用俄语思维”意识,可以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词汇、语法,甚至语用、表达[4]。而学生再继续用这一意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复习、预习,使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这也让教师课堂教学更加“省力”。以教师课堂导入为例,无论教学内容是单词、语法还是言语训练,依托授课的俄语语言材料总能挖掘出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而文化内涵又能够烘托语境,恰如其分地灌输“用俄语思维”意识,以避免在课堂伊始单刀直入填鸭式灌输俄语知识。

三、大学公共俄语课程学生形成“用俄语思维”意识的途径

大部分大学公共俄语课程学生是以应试为目的被动学习,对于语言的思考需要靠教师推动。公共俄语学习完全脱离母语或惯用语(中介语)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在理解了中介语与俄语之间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不将中介语与俄语死板对应,而是“用俄语思维”意识去理解不同,形成另一套知识系统[5]。

(一)认识语言形态的差异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是汉语语法的一大特点(分析语),靠词外部的手段如虚词、词序等表达句法关系。而俄语是词的形态变化(就实词而言)十分丰富的语言(综合语),靠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句法关系。这虽然是语言学的概念,但是如果学生不理解,学习起来就会非常困难。比如在俄语教学中常常遇到的词序问题、词形变化问题。以“我(я)爱(любить)你(ты)”这句话为例。俄语表达词序上可以与中文词序一致“我(я)爱(люблю)你(тебя)”,也可以调整语序为“我(я)你(тебя)爱(люблю)”,如果“用俄语思维”理解,不会理解为“我你爱”,因为词汇形态变化体现了语法对语义逻辑的约束力。在俄语中因为词的形态上有丰富变化,所以词序相对自由。学生如果不能“用俄语思维”意识去学习,仅凭借中介语惯性思维理解,只会学而不通,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二)理解语言内在的不同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指出事物的异同所在不难,追究它们何以如此异同就不那么容易了。”语言间出现的差异除有语言文字本身结构上、类型上的原因外,还有文化上的原因,即有各族人民生活環境、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民俗、心理、气质诸方面的原因(张会森,2003)。无论是教师讲解还是学生学习都不能忽略这些方面对语言表达的影响。比如在俄语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背景问题,即不是词语本身的系统内规则问题,而是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制约的“社会规则”或“文化规则”。以一天的时段划分为例,不同民族可能有不同的习惯划分,并且反应在语言上。俄语的“утро(早上)、день(白天)、вечер(晚上)、ночь(夜里)”和我们汉语表达习惯并能一一对应。比如в 10 часов утра,不是“早上10点”而因该为“上午10点”,в 6 часов вечера,不是“晚上六点”而是“下午六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分析缘由,使其理解俄语表达中“社会规则”或“文化规则”。这就渐渐形成了“用俄语思维”意识,有助于激发俄语学习兴趣。

(三)词汇、语法教学中体现“用俄语思维”意识

教师要合理组织课堂教学,为训练“用俄语思维”意识创造语言情境。

在公共俄语教学中,动词的词汇、语法教学是一大难点。动词本身词尾变化与动词的体和时态的语法意义交叠,虽然动词词汇意义都相同,但是在句、篇中体现不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以учить-выучить这组动词为例。

-Я учила этот текст час, ещё не выучила. Ты выучил?  (这篇课文我背了一个小时还没有背会,你背会了吗?)

-Нет, завтра встану в 6, буду учить этот текст ещё час. Думаю, (что) завтра выучу.  (没有,明天我要6点起床,再背一个小时。我想明天能背会。)

只有有意识地创造语义逻辑相对完整、有联系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体、时动词在语义和逻辑上有什么不同,才能有效训练学生“用俄语思维”意识。而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刻意运用“用俄语思维”意识理解、练习、记忆。

(四)俄语表达中体现具有灵活性、逻辑性的“用俄语思维”意识

学生学习过程中刻意运用“用俄语思维”意识理解、练习、记忆,而这一意识应当是有灵活性和逻辑性的。灵活性指的是能够独创思考、变通理解。对于俄汉语中的不同,学生要能够经过思考独立地提出问题、频繁地提出自己的疑点。比如在俄语中存在这样两种有关联的动词,从汉译角度看词汇意义它们没有区别,但又不同于俄语中成对的未完成体、完成体动词。如:сидеть(坐)/ сесть-садиться(坐),字面看都是动词,且词汇意义相同,但从语用来看它们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理解为前者是持续状态,即可以坐一段时间的“坐”,而后者是动向行为,不可在时间上延续的“坐”。这就需要给学生灌输“用俄语思维”意识,也需要学生独创思考,提出质疑,同时在教师引导下变通理解。教师模拟情境让学生思考判断,比如:在家里坐(сидеть)了一上午。/请坐(сесть-садиться)。这样才能看出明显的差别。逻辑性指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在教师引导下,训练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学习语言材料。仍然以上述动词范畴为例,此类动词不止上述一组,需要教师来训练和引导学生从已有的词库里归纳总结。并且再归纳其另一个特点,即前者表示持续状态动词没有对应的完成体动词,而后者表示动向行为的动词有成对的体动词。

四、结语

“用俄语思维”意识需要教学双方共同坚持努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在教学中灌输意识,而学生要在学习中善于思考,刻意运用“用俄语思维”意识理解词汇、语法,最终在语言表达上更加接近地道的俄语表达。语言的掌握其实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一种“熟能生巧”。大学公共俄语课程学生在“用俄语思维”意识的影响下,结合不断地理解和练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最后必然会达成质的飞跃。成就感促进语言学习的兴趣,由“苦学”到“乐学”形成良性循环,甚至使俄语学习成为一种长久的伴随工作和生活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恩帅,赵秋野.零起点学生俄语思维能力的培养[J].俄语学习,2012(2):25-27.

[2]赵秋野.俄罗斯心理语言学与俄语教学[J].现代外语,2003(3):318-325.

[3]周建华.“用外语思维”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8(7):94.

[4]崔德贵.浅谈学生的俄语思维能力及语感的培养[J].林区教学,2009(4):91-92.

[5]吴潜龙.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几个问题[J].外语教学,2000(1):3-8.

猜你喜欢
意识
幼儿合作意识培养“进行时”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渗透模型思想强化化归意识
体现读者意识的高中读写教学实践探析
科比:写给17岁的自己
体现读者意识的高中读写教学实践探析
例谈基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