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归尘,土归土

2020-11-21 11:15郭玉琴
火花 2020年1期
关键词:陈华杨家敬老院

郭玉琴

万福巷的阳光就是好,晒暖的那些周边老人可有福了。每到冬天,九奶奶端着一个小凳子,吆喝一声,对门的花奶奶就很默契地出来了。两个老人坐到一个朝阳的后院子墙角根,各自点上一支旱烟袋,一边悠闲地抽着,一边聊着家常里短,两个老姐妹亲热得像左手和右手,不分开。她们俩的好是周围的邻居和家人都知道的,所以有人找不到九奶奶的时候,只要问一声花奶奶在哪里就有答案了。

九奶奶操着一口山东方言,一般人都不喜欢听她说话,嫌弃她的土得掉渣的外乡山区口音。只有花奶奶爱听,花奶奶听九奶奶说故事,说得一套一套的,她觉得九奶奶就是她的开心果,能逗她开心,不像家里的那些儿孙们,虽然人丁兴旺,可是没有一个是闲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没有空陪她。渐渐地,九奶奶也就像遇到了知音一样,一个爱听、一个爱说,一个是观众、一个是戏子。九奶奶一辈子就是一个喜欢唱主角的人,尽管她不识字,不懂什么叫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是她很倔强,自己有什么事情都喜欢主动拿主意,不愿意被别人包办。花奶奶就不一样了,花奶奶的一生就是替人鼓掌来的,长年累月有操不完的儿孙事,不是愁这个媳妇没娶到,就是愁那个娶到媳妇又没生出儿子,唯独忘了这个世界还有自己。九奶奶喜欢抿着一口包好的牙对花奶奶说,想我当年啊,可是一枝花呢,要不是那个死鬼看上我,我也不会离开家到淮阴城来,离乡背井的,这里一个亲人都没有。九奶奶说的那个死鬼就是她过世的丈夫。九奶奶和她的丈夫是无媒婚约,在老一代父母眼里,都是不被承认的,但是九奶奶一点都不后悔。有媒的婚约她也有过一次,还是指腹为婚,不过她在婚期将到的那一年,跟着死鬼丈夫跑了,再也没脸回去过。

九奶奶的丈夫在家排行老九,因此她嫁给死鬼老头后,周围邻居就一辈子跟着她的年龄不断以九字开头称呼她,先是喊她九新娘,接着喊她九婶子,再后来到了晚年孙辈们的年轻人就喊她九奶奶,同辈们做了奶奶的人也会比着孩子的辈分喊她一声九奶奶。按理说,她的丈夫在家排行老九,上面有八个兄弟姐妹,这样的人家一定是人丁兴旺的家族才对,但是偏偏情况不是这样的,九奶奶的丈夫上面有八个姐姐,他是家里唯一的单传男孩。八个姑姐出嫁后,九奶奶婆家就没有什么人了,公婆早在九奶奶没进门的时候就先后在贫病交加中撒手人寰了。九奶奶的丈夫是吃着姐姐姐夫们的轮流饭长大的,因为孤苦伶仃,他早早就学会了独立生活。那个年代闹饥荒的时候,九奶奶的丈夫走街串巷,靠着贩卖针头线脑做点小本生意度日,因为他那个年代的人做生意都是用扁担挑着货物,走南闯北、居无定所卖的,所以他就从江苏一路走到了山东平度一带,然后就在那里遇到了二八豆蔻年华的九奶奶。

九奶奶回忆说,大山深处,女子很少有机会抛头露面,见到有货郎进村,她很好奇,跟着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上去围观,见他相貌堂堂,长得好看,就爱上他了。那时九奶奶家里为她订了一门娃娃亲,对方一脸麻子,已经来送催亲礼了,她不愿意嫁给对方,正和父母闹别扭。遇见这个货郎小伙子,她就趁着晚上货郎在她家门口歇脚的时候,大胆地主动表白,让货郎带她私奔。九奶奶的丈夫九爷年轻的时候,也是胆大,明明是到九奶奶娘家借宿的,没想到人家好心收留他,他不但不知恩图报,还趁着月黑风高,带着九奶奶一路翻山越岭逃走了,一路上靠着挑货郎担子挣点小钱买烧饼给九奶奶充饥。做好事的九奶奶娘家人,发现女儿跟着货郎跑了之后,肯定是毁青肠子了。回到家乡后,他们决定不再做生意,一起男耕女织。可是这样的生活没多久,九爷的大姐夫就通过他家的一个在城里工厂负责招工的亲戚关系,给他的这个内弟找到了一份进城上班的工作。就这样,九爷后来成了万福巷一名织布厂的工人,九奶奶随后也就跟着进了城,一起住在了织布厂分的工人宿舍里。

织布厂是淮阴城的一家国营企业,九爷在那里一直干到退休。织布厂有一个好的政策是,老工人退休后,子女可以顶职,继续留在织布厂干。九爷年轻的时候,没想过这个问题,可是就在五十岁的时候,眼看着就要退休了,他有点着急了。为什么呢?因为九奶奶一辈子不能生养,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自从九爷和九奶奶成亲后,就一次都没有害喜过,九奶奶也遍访了很多名医,吃了很多中药,但是最后都徒劳无功。年轻的时候,家里没有小孩也没什么,反正九爷有工资,九奶奶又勤劳能干体贴,在织布厂的门口卖茶水挣点生活费,足够开销。虽然是丁克家庭,但是夫妻俩感情特别好,一辈子恩恩爱爱没有红过脸。九爷是单传,当时九爷的几个姐姐眼看着这一脉香火就要断了,也劝过九爷干脆离婚再娶算了,但是都被九爷顶回去了。他坚定地说,我宁可不要孩子,也不能不要老婆,她是我拐回来的,我就要对她负责。九奶奶一辈子最得意的地方就是,把男人拴在了裤腰带子上,无论到哪里,九爷的心里都只有她一个人,从来没有二心过。花奶奶每次听九奶奶讲述年轻时候的婚姻点滴时,她就羡慕地看着九奶奶,然后感叹说,庄稼种不好一季子,人嫁不好一辈子,一点不假啊。花奶奶的丈夫是个老风流鬼,一辈子欠下多少风流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花奶奶说,要不是看在一群没成年的儿女份儿上,她早就受不了离家出走了。花奶奶也不姓花,而是周围附近的熟人都知道她那死鬼老公是个花心大萝卜,存心给她取的绰号,开涮她玩的。开始的时候,她不高兴,会和人翻脸,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可是人比人气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如意,每个人也有自己令人羡慕而别人没有的东西。九奶奶之所以能和花奶奶交心,恰恰是因为她们都羡慕对方拥有的东西。九奶奶一看到花奶奶的儿子媳妇孙子女儿女婿外孙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拎着大包小包过来凑热闹,一张八仙桌坐满人,而她只能做一个孤家寡人,就也感叹道,人啊,年轻时候享福不算福,老来有福才是真的福,你看儿孙满堂,多好的福气,这样的福气,我要到下辈子才能享受到,这辈子是没指望了。九奶奶说的没指望,是指她这辈子没有人对她显孝心了。尽管死鬼老头生前给她的晚年做了一番安排,可是那又怎样,人算不如天算,隔层肚皮隔层纱,收养的一个孩子不但没有给她带来福气,还让她受气不断。

九爷五十岁的时候,厂里领导知道他快要退休了,提前就给他打了个招呼,喊他到厂长办公室谈话。厂长知道九爷在织布厂干了一辈子,兢兢业业也不容易,大伙都喜欢他,就很关心地问他的意见:“别的退休工人走了,都有子女来顶职,你没有子女怎么办呢?就这么走了,以后厂里的任何福利你都享受不到了啊,不如你回家想办法领养一个孩子来顶职吧,将来也好给你二老送终。”九爷觉得厂里领导说的话有道理,回来就和九奶奶商量说,我们还是赶紧在亲戚孩子当中物色一个过来收养为自己的孩子吧,否则晚年没有依靠谁来养老呢?收养过来的孩子必须是亲戚家的,这是老两口的一致意见,因为肥水不流外人田。在那个年代,城镇户口还是一个令人眼红的条件,无论是找对象还是上学、就业。九爷的几个乡下外甥都还小,正在读书,没有一个适龄能上班的,九爷想了半天也找不出哪一个外甥适合到自己家来生活。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刚巧老家来了一个亲戚到城里看病,投宿到了九爷家。这个亲戚是远房亲戚,按照辈分,应该是九爷的外甥,但是他是九爷的表外甥,关系有点远了。这个表外甥和九爷年龄差不多大,到城里来看病,顺道来走动一下,还给九爷带来家乡的土产。叙家常的时候,九爷说出了自己的烦恼,他表外甥也说出了自己的烦恼。原来表外甥有四个儿子,最大的儿子当时刚好十八岁,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想要复读,由于家里穷,表外甥说没有能力供养他,想让他去当兵,他又不肯。他正不知道怎么办,就想请九爷给他拿个主意。九爷一听,觉得这个表外甥的大儿子正是合适的人选,可以安排他来顶职,收养为自己儿子。可是九奶奶当时在一边听了说:“你老糊涂了,条件适合没问题,两家是亲戚关系也好走动,可是辈分不对啊,收养过来就是孙子辈了,厂里没说孙子可以顶职的啊!”这时九爷的表外甥赶紧给他们二老出主意说:“辈分不对怕什么,在顶职的时候,可以按照招工简历上写养子和养父的关系,但是私下里照样按照辈分喊嘛。无论是孙子还是儿子,反正这个孩子只要过来顶职,以后就负责给你们二老养老,跟我们没有关系了。”九爷和九奶奶商量了一阵后,觉得这样也行,对外人说是儿子,在家里还是喊孙子。

陈华后来就成了周围邻居都熟知的九奶奶的养子。陈华一到万福巷的织布厂顶职,九爷立马就办了退休手续。其实九爷那时候还没有正式退休,但是为了孩子能早日上班,他跟领导申请,提前退了。领导照顾他家里的特殊情况,也就答应了。退休后的九爷没事,就每天早晨去柳树湾遛鸟,打太极拳。柳树湾的空气好,适合养生,九奶奶也常陪九爷出去散步、遛弯,老两口在退休后的前两年过得不知道有多幸福呢。花奶奶那时候,每次见到他们两夫妻走在路上,就会羡慕地对九奶奶说,有老伴真好啊,有福享,满堂儿女不如伴老夫妻呢。其实那时候花奶奶的丈夫也健在,但是他整日出去带着老情人鬼混,哪里有心思陪伴操劳一辈子忍气吞声的老妻呢?形单影只的花奶奶过的就是丧偶式夫妻生活,幸好儿女们都很孝顺,让她有点欣慰。

陈华刚来万福巷上班工作的时候,是和九奶奶九爷住在一起的,一家三口相处得很是和睦。在家里,他都喊舅爷爷、舅奶奶,只有在外人在的时候,他才默认是儿子的身份。逢年过节的时候,陈华的父母也会抽空过来探望陈华,每次来了,两家人凑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也是很融洽和睦,说笑不断。不容否认,过惯了这么多年没有孩子的丁克家庭生活,晚年的九奶奶和她的丈夫在陈华来到这个家里时,还是感到一点天伦之乐的温馨的。他们老两口也十分疼爱陈华,九奶奶还决定把一辈子的积蓄拿出来,准备给陈华买一套婚房,留着他娶媳妇住。九奶奶也答应陈华父母,操办陈华的婚事一切费用,都由她出,不用陈华父母操心出一分钱。陈华从一个农村小伙子变成城里的顶职工,等于是鸡窝里飞出了凤凰,老家的熟人纷纷要给他介绍对象,九奶奶也四处托人给他介绍对象。最后,九奶奶相中了花奶奶的一个娘家侄女,也是织布厂的顶职工,由花奶奶出面保媒,可以说是门当户对,九奶奶很满意。可是陈华却相中了他在乡下的一个女同学,九奶奶对这个女同学人才相貌都是没有意见的,但是她不同意陈华做这门亲,因为她顾虑到织布厂的工资不高,如果找一个乡下姑娘,没有稳定工作的,等于又过上了年轻时候她和九爷这样的生活,一个人赚钱养活两个人,日子紧巴巴的。况且他们没有孩子,开销还可以缩减一点,可是陈华不一样,他若是娶了一个农村姑娘,他一个人的工资不但要养活老婆孩子一家三口,还要养活两个老人,他能承担得起吗?做了这门亲,等于白领了这个儿子,便宜了别人,为此,九奶奶死活不同意,还叫来了陈华的父母。但是陈华在自己婚姻这件事上没有选择妥协,他很快不顾九奶奶老两口的反对和父母的规劝,和那个女同学去民政局领了证。领完证之后,他知道九奶奶不会接受这个媳妇的,所以直接到外面租房子住了。

九奶奶和养子陈华的感情第一次产生了严重的裂痕。陈华搬出去后,九奶奶就开始在周围邻居们面前说陈华是个白眼狼,靠不住。大家都劝她想开点,既然已经领证了,就接受媳妇好好过吧。不管怎么说,你膝下无子,也就这么一个养子,不靠他又靠谁呢?闲话说多了,伤感情。可是花奶奶不这样想,她提醒九奶奶留点神,既然陈华这个孩子现在就敢翻眼顶撞你,日后你老了,说不定他会做出更过分的事情。九奶奶一想算了,大人不记小人过,隔了一段日子,她又主动去找陈华两口子,叫他们中秋节回到老两口身边来吃团圆饭。陈华两口子本来不想过来的,心里一直为这门亲事有疙瘩,可是厂里的领导知道了这件事,也做了他的思想工作,劝他无论如何要孝敬二老,就看在他们让你有工作的份上,解决你的农转非户口问题。最终,陈华两口子妥协认错了,他们在结婚的第二年中秋节买了两盒月饼来陪二老过节。九奶奶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弥补自己没有替新媳妇办婚礼的愧疚,当即拿出自己的一对玉镯子,赠送给儿媳妇,做见面礼。这样,他们又和好了,和和美美地过起了日子。陈华在老两口的要求下,也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搬回来住了。白天陈华去上班,他老婆去摆水果摊卖,九奶奶就给他们带小孩,九爷给他们买菜做饭。

如果不是九爷突然脑溢血去世,九奶奶也不会搬出原来的织布厂分的宿舍。陈华结婚后的第三年,九爷一天早上从外面买菜回来,刚进屋子,突然就发病,毫无征兆的脑溢血,没来得及抢救,人就没了。要知道九爷一辈子身强力壮,很少生病,九奶奶把九爷当成她世界里的神一样信奉着,她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丈夫会走在她的前头。九爷走了,九奶奶哭得呼天抢地,送走了九爷,她没有了丈夫的退休金,生活一下子就陷入了窘境。这时候,陈华的媳妇跟九奶奶说,您老既然跟我们过,我们就不会亏待你,老爷子走了,您的生活费由我们来负责。您放心好了,我们每个月都会给您二百块钱零用钱。但是您老既然指望我们养老,也必须答应我们一个条件,必须把这宿舍房过户给我们,作为我们继承的财产。九奶奶觉得媳妇提出的条件也合情合理,既然指望他们养老,房子迟早是要给他们的,现在不给以后也要给,何必得罪这个人呢?于是她同意了过户房屋给陈华夫妇。

九爷在的时候,新媳妇和九奶奶住在一起后就没有再闹过矛盾。倒是九爷走了没多久,新媳妇和九奶奶住在一个屋檐下,就横竖看对方不顺眼了,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嘴。每次拌嘴的时候,九奶奶就把媳妇的不是说给陈华听,陈华的爱人也不依不饶地把九奶奶的不是说给他听。陈华后来被厂里的领导重用,经常派出去出差,这样,没有了陈华这个中间调解员,婆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以至于后来不可调和。九奶奶个性倔强,一辈子跟着自己老伴生活从来没有受过这等窝囊气,如今她怎么甘心看人脸色过日子呢?于是,她一气之下想到了租房子住。九奶奶的房租倒不是很贵,一个月也就五十块钱,但是陈华每个月就给她二百块钱生活费,她要交房租五十、水电费二十块钱左右,再除去伙食费,开支很紧张,偶尔遇到头疼脑热的,需要看病买药,那就捉襟见肘了。九奶奶生活得困难,陈华夫妇不体谅,但是有一个人看在眼里,很是同情她,这个人就是有菩萨心肠的花奶奶。花奶奶和九奶奶住得很近,又比九奶奶年轻五六岁,腿脚就灵便些,常到出租屋来看她。每次花奶奶的儿女们买礼物营养品送给她时,她总是在儿女们走后悄悄地拿一些来送给九奶奶吃,九奶奶有个头疼脑热的,她也会买点感冒药送过来,还做饭给她吃,贴心贴意地照顾她。花奶奶的这份善意和恩情让九奶奶很是感动,心里经常过意不去,不知道该如何报答花奶奶。花奶奶为了不增加九奶奶的负担,就宽慰她说,你不用担心欠我的情还不了,咱俩谁也不欠谁的,你陪我聊天,让我解闷,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报答,我的那些儿女们还没有你陪我的时间长呢。日久天长,她们俩就成了生死之交。

后来又有一段时间,陈华来对九奶奶说,他厂子效益不行了,要裁员,工资也不能及时发放了,生活费也只好暂时拖着,等有钱一起补给你。刚好九奶奶那段时间支气管炎发作了,急需要钱看病,陈华这样做等于把九奶奶往死路上逼。不管九奶奶怎么和陈华两口子争吵,他们夫妇就是不把钱拿出来给她看病。花奶奶目睹了这一切,就私下里跟九奶奶说,老姐姐,你还是想开点,另外想法子吧。儿要亲生,地要亲耕。养子就是养子,隔层头皮隔层纱,不一样啊。九奶奶用手抹着眼泪对花奶奶说,我真有法子还去求他们吗?年轻的时候,我跟着老头子过了一辈子,何曾求过谁,丢过这份脸面?花奶奶听她提起老头子,倒想起了一个主意说,依我看,你现在还是再找一个老头子改嫁搭伙过日子吧,与其在这儿租房子无依无靠的,还不如找个靠山。九奶奶说,我这一把老骨头了,还有人要吗?花奶奶说,有,我实话告诉你,经常来我们家串门的我一个老同事老早看上你了,他死了老伴也很寂寞,请我跟你说道说道。你不知道,我的这个老同事年轻的时候,对他原配老婆可好了,我们厂子里的人谁都知道,他是个出了名的好脾气男人,你跟着他如果有罪受,我就把头割给你,和你打赌。九奶奶平素是最信任花奶奶的,花奶奶既然这样担保,她想自己老头走都走了,又没有儿女,不改嫁又为谁守在这里呢?九奶奶就在陈华的单位织布厂快要面临倒闭的那一年迅速地改嫁了,媒人正是花奶奶。

九奶奶改嫁的第二任丈夫姓杨,老杨虽然是丧偶老头,但是家里有一儿一女,都各自成家了。老杨要娶九奶奶过门这件事,遭到了杨家一对儿女的拼命反抗。他们的反抗理由有两点:第一,老杨的老伴临死前再三让儿女答应她,无论如何你们都要阻止你爸再婚,她不想死后丈夫被人霸占,违背遗言,儿女就是不孝;第二,九奶奶是个没有生活来源又没有亲生子女的人,她如果和杨老头拿了结婚证,那么万一老头走在九奶奶前头,那么杨家子女会面临尴尬境地,养活继母觉得委屈,不养活继母又怕人指责,何必跳这个坑?但是杨老头是个倔驴脾气的人,他决定的事情,谁也挡不住,女儿抱着他的大腿哭,媳妇摔了锅碗也没能阻止他再婚。他娶九奶奶过门当天,还把儿女叫到一起,当众宣布,九奶奶晚年养老送终的问题由他一手安排,保证绝不拖累子女。但是他也强调一点,谁若在他活着的时候,敢对老太太有半点不敬之意,不要怪他翻脸不认人。老头和九奶奶拿了结婚证之后,两个人就旅游结婚去了。杨老头是个很会赶时髦的人,他带着九奶奶跟着旅游团游山玩水,转了一大圈之后,又领着她走亲访友,还带着她去见了老家的族人,拜了祖宗牌位,给她买了定情戒指。杨老头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向九奶奶表明诚意,他想和她安安稳稳地度过幸福的晚年,而不仅仅是为了找个保姆一样的女人回来照顾他。九奶奶被杨老头的诚意所感动,改嫁之后搬到杨家来住,她也变得干净、整洁、勤快起来,将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偶尔听到杨老头的儿子家的孩子哭,还会主动去帮助他们带,让他们好安心上班工作。人心都是肉做的,渐渐地,杨家的子女由原来的划清楚河汉界,改变成彼此保有一碗汤的距离,隔三差五的,杨家媳妇也会买点礼物送给九奶奶。

最令杨家女儿感动的是,她的孩子在出生不到一周岁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婆婆病逝了无人看顾,九奶奶就直接将这个孩子接回家来照顾了。杨老头为九奶奶对这个家的付出感到歉疚地说,我娶你过门是为了让你过得幸福一点,没想到反而让你变得操心不断。九奶奶说,我们既然做了夫妻,就应该相互扶持、互相体谅,你的子女就是我的子女,何况我无儿无女,不依靠你们这个家依靠谁呢?杨家女儿渐渐地也和九奶奶产生了亲如母女一样的感情。

有一年,九奶奶过七十岁生日,杨家儿子女儿都提议要好好为她庆生,他们在饭店订了几桌酒席,请了许多亲朋好友过来凑热闹,还将九奶奶最好的闺蜜花奶奶也请过来一起庆祝。然而就在那天寿宴开席到一半的时候,自从九奶奶改嫁后就再也没有往来的养子陈华出现了。他拎着一盒蛋糕,和九奶奶打了招呼。他的出现让一向没有得到养子原谅的九奶奶有点受宠若惊,她赶紧答应着说,你来就来嘛,还买东西干什么,快点上桌子吃饭吧。花奶奶看到陈华出现,也感到很惊讶,心想这吹的是什么风,莫非陈华这小子良心发现了,想趁着九奶奶过生日,悔过自新,来陪个不是,尽点孝心?但是令花奶奶想不到的是,一顿饭吃过、客人都走光了之后,陈华竟然背着杨家的子女跟九奶奶要钱,说他最近手头紧,能不能把办生日收的礼钱借给他用,等他手头好转了再还给她。九奶奶听了之后,先是惊愕了一阵,接着就默默地掏出这笔钱,让陈华拿走了,临走时还嘱咐陈华,千万不要让杨家的子女知道,否则她在杨家难做人。花奶奶自从九奶奶改嫁到杨家后,就很少有机会和她坐在一起聊天了。那天过生日,杨家子女去接花奶奶过来,九奶奶就交代,这次一定要留花奶奶在杨家住几天,陪她聊聊天,因为她知道花奶奶一个人平时在家里也很闷的。子女们早出晚归,没有人陪伴,她的老伴也去世了,这个风流鬼还是死在了旅社里,被别人打电话报警家人才知道的。所以,花奶奶在众人走了之后,就单独留在杨家陪九奶奶。陈华一拿走这笔钱,花奶奶就替九奶奶打抱不平地说,真是一点良心都没有,你有病困难的时候,他一分钱也不出,总是找借口躲避你。现在看你在杨家过得好,手里有点钱,他就想来套走拿去用。要我说,这样的养子不要也罢,真想不通,你为什么还要认他?九奶奶对花奶奶说,算了,他也怪可怜的,一个人挣点钱也不容易,现在厂子又倒闭了,下岗做生意,没有本钱,日子难免难过。是啊,陈华在效益不好的织布厂苦撑了几年,赶上市场改革,国营企业倒闭了,他的工资被一次性买断了,总共也就结算了一万块钱。而这一万块钱,又要供孩子读书,又要维持生计,他不想法子谋点出路怎么办呢?

陈华拿走了这笔钱的事情后来还是被杨家子女知道了。他们不用听任何人说,只要看陈华的脸色就知道他会干出什么事情来。只是没有真凭实据,不好当面揭穿罢了。陈华拿走了这笔钱,开了一个小饭店,渐渐地,生意也有了起色,手头阔绰了之后,他也没忘记九奶奶的好处,逢年过节就来给九奶奶送礼。渐渐地,杨家子女碍于老太太的面子,也和陈华认了面子上的亲,有了往来。后来在陈华的儿子上学的问题上,杨老头的儿子还亲自为他跑了腿,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让他上了重点中学。杨老头和九奶奶看到一大家子这样和和睦睦地相处,很是欣慰,他们从内心希望这样的家和万事兴的日子能一直伴随到他们生命的尽头。为此,有一年春节,杨老头将一张全家福照片挂在了客厅里,这张照片是在年三十的晚上,在酒店年夜饭桌子上拍的,照片上有杨老头和九奶奶,陈华一家三口和杨老头的一儿一女携带着他们的子女,一个都不少,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九奶奶经常看着这张照片,对花奶奶说,这样的幸福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就成了一个孤寡老人。花奶奶说,快别这样说,过一天快乐一天,咱们女人熬了一辈子,不就是图个家庭圆满嘛。你看,杨老头对你多好,你这辈子算是有福之人了,一辈子嫁两次都嫁对了。不像我,嫁错了一次,到哪一天都不想再嫁了。你不知道,那个风流死鬼死的时候,我心里的恨啊,真恨不得去买个长鞭炮炸炸,庆祝一下我的精神解脱了。

然而彩云易散琉璃脆,世间好物不坚牢。转眼几年后,杨老头也一病不起了。杨老头临终的时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尽心尽力服侍他的老伴九奶奶。俗话说,满堂儿女不如伴老夫妻,真是一点不假,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九奶奶都是寸步不离杨老头,守在他身边,亲自喂他饭菜和药,给他擦洗身子。儿女们各忙各的,早出晚归,他们只是偶尔抽空来探视一下病情。此时此刻,他们也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什么要不顾众人反对再婚娶妻,如果没有这个继母,他们的生活将变得兵荒马乱。

杨老头弥留之际,留下了遗嘱,又口头交代了儿女一番,告诉他们,在他死后,原来老两口住的房子归老太太一人所有,等老太太过世之后,兄妹俩平分这份房产。如果他们还有一点对父亲的孝心,请不要在他死后,赶走老太太,善待她,为她养老送终。对于他的这一番安排,杨家的女儿杨倩倩第一个表态没异议。她说,看在继母为自己带过孩子的份上,她也会照顾她,善待她。杨家儿子杨木木见妹妹这样说,自己也当即表态,看在老太太分担家务、替他日夜守在老父亲的身边份上,他也绝不赶她出门,以礼相待。送走了杨老头,九奶奶就又成了一个孤寡老人,没事的时候,她就打电话让花奶奶和她同住,彼此作伴,互相排解晚年的无边寂寞。

不可否认,杨老头走的第一年,九奶奶的生活还是很平静的。她虽然没有了老伴相陪,但是有花奶奶朝夕相处,经常相互嘘寒问暖,日子倒也过得开心。杨家子女们按时每人给她二百块钱生活费,她又不像从前要交房租,足够用了。可是人走茶凉,隔了一年,九奶奶和杨家子女的关系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先是杨家的女儿杨倩倩跑来跟她商量说,自己的房子是厂里分的宿舍房,太小了,三口之家住得有点拥挤,能不能和她调换一下,让九奶奶到她的房子里住,她和丈夫儿子搬到父亲留下的这套房子里来。九奶奶住惯了老头为她留下的这套宽敞的房子,不愿意搬,况且这套房子里留下了太多她和杨老头幸福生活的点滴,触景生情,她也很眷念这个地方。可是杨倩倩说,你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也是浪费,我们只是和你调换一下,又不是要霸占你的房子,你一个人住我的宿舍房足够了,能不能为我们做子女的设想一下,我们每个月提供生活费供养你也不容易。就这样,老太太不想和继女翻脸,只好不情不愿地搬出去,住进了那个只有六十平方的宿舍房。陈华老婆听说了这件事之后,非常的不满,她说既然房子是老头子留给老太太的,任何人都没有搬进去住的权利,凭什么杨倩倩就可以。既然你霸占了老太太的房子,以后养老的问题就应该你一个人负责。本来陈华隔三差五还会送一些钱和礼物给九奶奶,表示一下孝心,在老婆的施压下,自从老太太搬到小房子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她和养子的关系第二次破裂了。老太太没有退休金,也没有养老保险,本来陈华和杨家子女达成一致意见,三家均摊九奶奶的生活费和医疗费,现在陈华不愿意出了,杨家儿子杨木木也不高兴了。他对九奶奶说,我和我妹妹养活你是情分,看在老头子的份上,不养活你是本分,你虽然是我们的继母,但是毕竟没有抚养我们长大成人,我们不欠你的抚养恩情。既然他不出了,我更不应该出,他好歹是养子,得到你的恩情,你给过他一份工作,你给过我什么呢?花奶奶听说了此事,跑过来劝杨木木说,她既然进了你们杨家门,就是你们杨家人,你不养活她,她饿死你不怕外人骂吗?杨木木做出很为难的样子说,不是我不同情她,我也想做好事做到底,可是现在我们的经济情况也不好,我的厂子效益也不行,工资也发不出了,自身难保,哪还有力量照顾她。这件事,必须由她养子出面解决。陈华一听说杨木木要找他当面解决,吓得躲起来了,杨倩倩原本承诺换了房子生活费她照出的,现在她也打退堂鼓了,说她一个人负担不起老太太,必须大家一起出,如果你们都不出的话,我也不出。

就在他们三家各执一词,踢皮球一样为谁出赡养费的问题争执不下的时候,九奶奶有一天病倒了。九奶奶刚开始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只是到附近的药店去买点药吃吃,可是花奶奶去探望了她几次,都不见好转,花奶奶就担心了,劝她上医院去住院。可是住院涉及到钱的问题,没有人愿意出,怎么办呢?直到花奶奶最后一次去探望,发现她的老姐妹九奶奶额头烧得厉害,滚烫的,她才真的慌了,毫不犹豫地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儿和儿子,让他们开车过来送九奶奶住院。花奶奶的儿子和女儿都是懂事明理的人,他们很快就都过来了,把九奶奶送到了医院,办了住院手续,然后由花奶奶陪着。但是花奶奶的儿子女儿都提醒花奶奶说,妈,这样的事我们外人插手终究不好吧,这人住进来了,钱我们也交了,可是出院后找谁报销呢?总不能让我们找九奶奶要吧,再说她也还不起啊。花奶奶说,担心什么,活人还能给尿憋死,先把她的病看好,等出去再想法子。

九奶奶出院后,花奶奶就充当了她的军师,带着她直接去居委会找居委会主任,跟她反映老太太无儿无女,没人照看料理的情况。居委会主任说,她这个情况还真有点特殊呢!名义上是无儿无女,实际上有养子,又有继子女,但是从法律上来讲,继子女又不是她抚养大的,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养子有义务赡养老人,可是养子和她又没有生活在一起,她改嫁到另一户人家了。强制执行起来,就非常棘手了,送敬老院,又没有办法证明她和养子脱离关系。花奶奶说,我不管你想什么办法,走什么途径,总之你要想办法帮她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你居委会的责任。你若解决不了,我就天天带她来找你。

居委会主任最后斟酌了半天,决定先发动小区里的居民为九奶奶捐款,还了她的医药费,然后又去找派出所民警到她的养子和继子女家里去调解,最后综合考虑到各个家庭都有困难,调解的结果是,户口本上销掉陈华和九奶奶收养关系,送她去敬老院。九奶奶进敬老院的手续是由好心的居委会主任一手帮她操办的,九奶奶住进了敬老院,生活开支就再也不成问题了,过得很开心,花奶奶隔段时间就去敬老院看她,关心她的饮食起居。九奶奶觉得,这辈子最值得依靠的人除了老伴,就是闺蜜花奶奶了。她真是自己的好姐妹,不是亲姐妹,胜似亲姐妹。九奶奶进了敬老院,杨家子女也就都松了一口气,他们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终于卸掉了,从此之后,这个继母的一切和他们再也没有关系了,各过各的日子。

九奶奶到底是风烛残年之身,进了敬老院不到三年,身体每况愈下了。花奶奶虽然是她的贴心姐妹,比她年龄小些,可是她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走不动了,有一次花奶奶去敬老院探望她,不小心在回来的路上摔了一跤,打那以后,子女再也不敢让花奶奶单独出门了。花奶奶不能出门,心里惦念九奶奶的时候,就只能隔着电话线通通电话,每次在电话里询问对方身体情况,其实双方都是报喜不报忧,说的同一句话,挺好的,不要担心,你要保重啊。

终是油尽灯枯,九奶奶的病情还是来得比较凶猛些,晚年的她有心肌梗塞、脑血管病、高血压、关节炎、腰肌劳损、胃溃疡,种种病魔袭来,排山倒海,眼看着就要不行了,敬老院出了很多钱给她看病,还是不见好转,最糟糕的是,敬老院的经费也很紧张,院长为此也焦虑不已,最后只能发动群众,靠社会爱心人士捐款给她维持生命。就在她最后的日子里,敬老院里突然来了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对院长说,他愿意承担一部分费用,这让院长对他感激不尽。院长出于感动,偷偷地拍了一张这个爱心人士的照片,准备在九奶奶死后公布出来,请媒体来宣传一下,做爱心活动推广大使。这位爱心人士在捐款之后,跟院长提了一个要求,想查看一下他所救助的这位病情严重的老人入院档案资料。院长没有多说,很快就同意了。奇怪的是,这位爱心人士看了档案资料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九奶奶过世前一个星期,花奶奶有一天睡午觉,突然在家里接到九奶奶打来的电话。花奶奶以为九奶奶还是一如往常地和自己叙家常,问她身体好不好之类的话。谁知道,她结交多年的这个老姐妹,竟然一反常态,在问了花奶奶身体好不好之类的话之后,突然话锋一转对她说,花奶奶啊,今天我想请你帮我做一件事情呢,不知道你肯不肯帮忙?花奶奶说,你说哪儿的话,咱俩是老姐妹,不要说一件,就算一百件,只要是我这把老骨头能做到的,我都会为你去做。九奶奶于是接下去说,那好,我死后你要给我做个证人,我打算把我住的那个小房子留给我的养子陈华,死后骨灰由他来领,一切丧事归他来管。花奶奶一听慌了,在电话里说,你八成是病糊涂了吧,陈华不是自从你进了敬老院早不和你来往了吗,他已经和你解除了收养关系,你的房子不能给他这个白眼狼。谁知道花奶奶的话还没说完,那边的电话突然挂掉了,花奶奶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不对,听九奶奶的口气,说话好像不正常,不像是她平时说话的口气,倒好像是有人在旁边教她这么说的。

九奶奶死后,陈华出现在了敬老院。他拿着偷偷复印出来的九奶奶入院档案资料和厂里领导当年让他填写的工作档案顶职资料,跟院长说,他可以证明自己是九奶奶的养子,他要领回九奶奶的尸体回去办丧事。直到这个时候,院长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上当了,眼前这个被他找媒体包装的献爱心的社会好心人士原来是个忤逆不孝之子,欺骗了敬老院,榨取了敬老院的费用,逃避了他自己的养老责任。一怒之下,敬老院院长要他赔偿九奶奶在敬老院三年所有费用。可是陈华不承认,拒不买账。他说,派出所销掉他和九奶奶的养子关系并没有经过他同意,而是居委会帮忙办理的。谁欺骗敬老院找谁理论去,他只要领回尸体。这个时候,杨家子女听说继母过世的消息,出于怜悯之心,也来认领。最后,杨家子女和陈华一起将九奶奶的尸体带回火葬场火化。杨木木和杨倩倩在参加完火葬场送别仪式后,亲眼看到焚尸炉的工人跑过来询问陈华,骨灰要还是不要?结果,令杨家子女愤慨看不过去的是,陈华竟然脱口而出,不要,随后就签了字。杨木木看到这一幕,火冒三丈,和他理论道,你要不就不要操办老太太的丧事,让我们来给她操办,要不你就拿出点诚意出来操办一场像样的丧礼。人死了,连骨灰都不留,还有没有顾及到一个死者的尊严,就是一只猫死了,主人还给它好好安葬呢,难道老太太还不如一只猫吗?她虽然不是我的母亲,但好歹也是我父亲正式娶进门的妻子,你这样做不是在丢我们杨家人的脸面吗?陈华此时只想草草了事,辩解道,我也不是存心不留骨灰的,留下骨灰怎么办呢?留骨灰我就要给她再买块墓地,现在的墓地价格比房价还高,房子我们都买不起了,还去买墓地吗?我总不能一家三口活的不顾,先顾死人吧。双方吵了几句,就不欢而散了。

令杨家子女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杨家和陈华一家并没有因为老太太的死而结束这段持续了数年的恩怨。办完老太太的丧事,仅仅隔了两天,陈华就来到杨倩倩的家中,跟杨倩倩说,他要卖掉老太太生前留下的那套房子,杨倩倩说,老太太那套房子是我的宿舍房给她的,那是我的房产,你凭什么卖?陈华说,宿舍房是你的房产不错,但是那套房产是我继母用你父亲留给她的大套房子和你换来的。如果你不给,我就要回你现在住的这套大房子。这是你父亲的遗嘱,赠送给我继母的。杨倩倩和陈华争执道,父亲赠送给老太太不错,但是父亲的遗嘱里也说过,等老太太死后,这房子就归我们兄妹二人的,你没有继承权。陈华说,你父亲的遗嘱是遗嘱,我继母的遗嘱也是遗嘱,我继母的遗嘱是,你们既然在她生前没有赡养她,她就把她住的这套房子留给我了。我这里有证据,不信,我可以拿给你看,还有证人,花奶奶。于是陈华和杨家子女为了老太太生前留下的那套六十平方米的房子,迅速对簿公堂。与此同时,敬老院为了追回陈华诈骗他们的养老院费用,也迅速将陈华告上了法庭。居委会为了证明陈华与九奶奶脱离收养关系,没有尽到赡养义务,也到法庭递呈了他们的资料,详细说明了老人当时无人赡养的问题,是小区里的居民发动捐款才给她看好病的,资料上有小区里献爱心的人联名签名。法院的办案人员通过走访了万福巷的邻居,以及后来九奶奶住过的杨老头赠送的富丽花园小区里的房子周围的居民,最终确定陈华确为九奶奶的养子,但是没有尽到赡养的义务,不应该继承九奶奶留下的遗产。可是陈华握在手中的一盘录音磁带又证明了九奶奶确实留有遗嘱,要把房子留给陈华。就在案情要偏向陈华的时候,花奶奶来到了法庭,对法官说,这盘磁带是陈华挟持病重的九奶奶录的音,她说的话没有被全部录下来,陈华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眼中的这个老不死的花奶奶年纪一大把还有这个心机,把他们当时电话里说的话也录了一份。说来也凑巧,她本来打开手机录音,想午休起来唱一曲黄梅戏吊嗓子自娱自乐的,这是她摔跤之后不能出门排解寂寞的一种方式,没想到派上用场了。杨家子女在法院上提出意见,将房子捐赠给国家,做公益活动,他们这两年下海做生意,手头有钱了,也不想贪图老人的这一点遗产。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善待老人的责任,害得老人死得那么凄凉,良心上也很愧疚。

法官第一审判房子充公,结果敬老院的债务陈华又迟迟还不上,敬老院又一次次上诉要求陈华付九奶奶的一切医药费和社会抚养费。最后,法院协调综合考虑敬老院的困难,顺应民意,改判房子归陈华所有,让陈华承诺赔偿敬老院所有费用,勒令两个月内强制执行。陈华将房子卖掉,总共只有十五万,可是三年来,九奶奶在敬老院花掉的开销足有二十万,陈华机关算尽,不但没有算到一分钱,到最后还背负了一笔不小的债务。说起来,在九奶奶病重的时候,叫陈华去充当爱心人士探出九奶奶病情的人还是他老婆怀玉呢。怀玉给丈夫陈华出的这一连串的馊点子,怎么也没有想到,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将自己也套进去了。自从敬老院不断来催债,陈华急得四处奔走,家里就没有一日安宁过,三天一小吵,两天一大吵,生活全成了鸡飞狗跳,一地鸡毛。只有死人死了死了,一死百了。九奶奶就像尘土一样,静寂地灰飞烟灭了,空留给花奶奶最后一点看不见的思念。

猜你喜欢
陈华杨家敬老院
陈华莎、杨艳作品
老人摔伤未告知家属 养老院担责
杨家铭
陈华
一道例题“引发”的探究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敬老院的微笑
火场救人
左手右手(4)
没有一只鸟会死在寻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