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绿道体育休闲业绿色营销SWOT分析*

2020-11-22 06:49王伟强谢冬兴
体育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绿道绿色体育

王伟强 谢冬兴

广东绿道体育休闲业绿色营销SWOT分析*

王伟强1谢冬兴2

(1.广州商学院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1363;2.广东工业大学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006)

为响应新时代呼唤绿色发展的号召,执行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政策,保护环境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绿道体育休闲业推行绿色营销。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与SWOT分析法,对广东绿道体育休闲业实施绿色营销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分析,提出广东绿道体育休闲业发展的策略:利用国家政策红利,打造绿道体育休闲业组合品牌;培育与扩大绿色消费,创造绿道体育休闲消费升级;建立绿道体育休闲企业的绿色管理,提升绿色产品营销绩效;打造南粤古驿道赛事品牌,促进粤东西北乡村绿道体育休闲业的绿色发展。

绿道体育;绿色营销;绿道体育休闲业;广东绿道;SWOT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可支配的收入不断增多,对于回归自然与休闲娱乐需求日益剧增,愈加注重高层次的体育休闲服务与体验。绿道建设提倡生态、低碳、宜居等功能,对现存的城市共享资源进行科学有效配置。绿道体育作为一种体育资源共享、社会交流的平台,能缓解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空间匮乏的矛盾,是实现城市空间环境和谐发展的路径。绿道体育休闲业依托独特的绿道自然风景、文化特色与民俗风情,俨然成为体育产业的新秀,能满足人们释放压力、放飞身心的休闲需求。结合广东绿道的经济功能,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绿道体育休闲业模式,既符合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与区域文化建设,将成为我国体育休闲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广东绿道体育休闲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现阶段绿道体育休闲业的研究尚属起步性与基础性阶段,对广东绿道体育休闲业的研究,既是经济层面的命题,也是战略性命题,对于其它地区绿道体育休闲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1 绿道体育休闲业的绿色营销

现代企业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缓解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环境与产品需求,以实现环境保护、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为目标而推出一系列措施,即是绿色营销。传统营销关注的是企业、竞争者与顾客的“魔术三角”[1],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绿色营销是传统营销的重要外延,肩负企业与生态环境的重任,是面对日益高涨的环境压力与环保法规的缓解剂,也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不可或缺的方式,专家学者对绿色营销内涵基本一致:①绿色营销是企业以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为出发点,以绿色消费为主旨,以调查市场、开发产品、定价、分销与售后服务等活动方式,满足绿色消费需求,实现自我价值与盈利[2]。②绿色营销是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演变而来,企业从社会责任、保护环境、长远发展与利用资源为出发点,以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为平衡点,统筹企业的短期营销行为、长期战略与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3]。③绿色营销是实现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营销活动,强调企业、环境、社会、顾客与竞争对手的共生共赢[4]。绿色营销的主体是企业,对象是消费者,途径是资源优化,目标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实现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避免自然环境受到经济活动的影响。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新时代在法律与政策层面保障绿色发展,引领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夯实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基础,实现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重要发展引擎的绿道体育休闲业,其核心是以健身、健心、竞赛等为主题产业,以体育消费、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用品销售为紧密层产业,能带动交通业、餐饮业、宾馆业、零售业、保险业等松散层衍生产业发展[5],绿道体育休闲业涉及的范围广泛,绿道体育休闲业与消费者最为直接接触的是开放性体育资源,其环境容易遭到人为破坏与污染。更需要绿色营销理念来维系,长期的绿道体育承载量不断增加导致绿道体育休闲业资源破坏程度不断加大,只有推行绿色营销才能实现长远利益,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以绿色营销指导绿道体育休闲企业的发展不仅是体育休闲产业的理性选择,更是绿道体育休闲业的本质呈现。

2 广东绿道体育休闲业实施绿色营销的SWTO分析

2.1 广东绿道体育休闲业实施绿色营销的优势分析

2.1.1绿道体育品牌实力不断增强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全国绿道建设已达5.6万公里,广东全省绿道建设已达18019公里,其中省立绿道6024公里,市立绿道11995公里。省立绿道、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之间互联互通,绿道的完整性、可达性与连续性得以改善,绿道沿途的驿站、公共目的地、社区体育公园、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居民使用绿道日益广泛。广东珠三角绿道体育休闲成了全民健身示范基地,三角绿道自行车骑行、绿道万人马拉松赛与万人徒步活动已成为绿道体育品牌,并掀起全国绿道体育的热潮。此外,广东已完成的11条总长780多公里的“南粤古驿道”线路重点被活化利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已成为古驿道绿道体育的品牌,仅2019年中国体育报的南粤古驿道赛事就超过30篇,国家体育总局、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等权威网站进行转载刊登,已展现了南粤古驿道绿道的品牌魅力,促进了生态产业与绿色产业的发展。绿道体育作为新型的时尚运动已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品牌的认可度高,是绿道体育休闲业的重要保障。

2.1.2绿道体育休闲业发展资金充裕

广东省体育局已携手各市县,已投入3000多万元配置了一大批绿道体育设施,据有关部门预测,珠三角绿道网的建成,能提供约30万个就业机会,带动社会消费约450亿元[6]。广东在推动南粤古驿道的绿道保护工作中,致力创建特色健身休闲小镇(村),积极发展户外休闲产业。至2020年基本形成全省各类主题的健身休闲产业局面,健身休闲产业将在2025年成为推动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其总规模可达5000亿元。目前,广东绿道体育休闲设施基本能满足大众体育参与的需求,截至2015年,深圳的绿道总长已达2400公里,自行车租赁服务点超700个,投放自行车约25000辆,为居民提供体育休闲的同时提高自我造血能力,绿道公园、绿道广场、绿道风景区等绿道空间的体育设施比较完善,绿道驿站中还设立儿童娱乐与安全救生设施。随着粤港澳大弯区的建设推进,打造世界级的弯区经济带,为绿道体育休闲业的发展打下经济基础。绿道作为整合体育空间的优势显著,更能刺激群众体育产业的发展。

2.1.3绿道体育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广东依托绿道串联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滨水公园等丰富资源与人文历史资源有机融合,在绿道区域内发展体育旅游,努力塑造休闲、低碳、环保与绿色形象,且绿道体育旅游品牌建设初显成果,同时也保障绿道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广州增城利用绿道品牌打造绿道体育旅游,仅2015年春节期间就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7000万元,同比增长20%[6]。广东利用绿道这致富之道,结合南粤古驿道绿道的保护工作,充分贯彻中央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又如珠海在香山古道打造骑行线路,以古驿道绿道骑行活动为载体,满足了人民的绿道全民健身与休闲需求,以“体育+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以绿道体育平台推动文化旅游的创新模式,促进乡村旅游,提高城市文化影响力。此外,2019年广东利用绿道建设成果创建全国全民健身模范县市4个,创建国家级运行休闲特色小镇5个,有力见证了广东绿道体育旅游休闲蓬勃发展。

2.2 广东绿道体育休闲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劣势分析

2.2.1忽视绿道生态产业的增值功能

在绿道规划初期,只重视绿道的基础功能,忽视其生态产业的增值功能,造成绿道配套服务维护资金不足,设施损坏。绿道的增值功能是基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环境教育与绿道生态保护等功能,延伸出的附加功能,是以体育休闲、旅游及服务业为龙头的产业。绿道缺乏多功能的生态、休闲与体育旅游等多功能复合产业,致使绿道使用功能单一,设计缺乏人性化,绿道休闲服务滞后,“兴奋点”不足,绿道管理的相关建设跟不上,甚至出现绿道的安全隐患[7]。例如:广州增城绿道作为金字招牌,在工程投资时因政绩观而投入力度较大,但后续的维护资金不到位,导致增城省立2号线部分绿道破旧,路面坑洼,围栏陈旧,绿道的维护资金投入每年3000万还不够,如何应对每年不断增长的绿道建设?如何科学投入与管理才更有效?[8]这些仅靠单方面的政府公共服务预算支出,难以保证绿道获得优质的绿道公共服务与运营。发挥绿道生态休闲产业的补给功能,定位于绿色产业的绿道休闲产业,不仅是绿色经济的有力推动者,更是培育绿道体育休闲与体育旅游市场的节点,还是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体现。

2.2.2绿道体育休闲场地利用率低

绿道体育休闲业的发展还停留在单一的体育休闲产品开发及重复与粗放的绿道景区开放中,无法吸引更多的人群重复体验。绿道体育长期反复呈现,在学校与体育中心地方常有的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重复出现在绿道公园、广场等地方,千篇一律的体育健身器材与各小区的健身器材一致,难以满足居民对绿道体育休闲的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广州增城构建绿道体育辐射圈单元,充分利用碎片化体育空间,较好地利用绿道体育场馆发展绿道体育休闲业,但实地调研发现,还存在已建成多年增江画廊绿道的雁塔公园足球场,西提驿站的篮球场与莲塘春色的羽毛球场等普通运动场地利用率不高。此外,绿道体育竞赛少,绿道体育休闲业的发挥不足,例如:佛山市东平新城的龙舟绿道广场,只举行了一次全国龙舟公开赛,此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10]。绿道体育休闲企业虽然抓住了绿道体育蓬勃发展的机遇,取得一定成绩,但单一的营销手段与销售渠道,流行于形式的绿色体育产品供给,营销时只顾及企业自身的利益,是绿道体育休闲品牌推广的绊脚石。

2.2.3绿色产业链构建不成熟

绿色产业链又称“生态产业链”,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以相同产业并具有连接关系的主体企业,通过资源供应、消费者、生产商与资源回收者等节点组成生态循环系统,以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满足社会长期需要的系统创新与连接[11]。绿道休闲产业属于新的产业,在发展初期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政府作为绿道体育休闲资源的供应者,模糊城市发展的边界,绿道自然资源超过环境负荷运作,付出很大的维护、恢复与补偿社会发展的环境代价。实地调研发现,民众作为绿道体育休闲的消费者,出现些不文明的现象,保护公共财物意识浅薄,破坏绿道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蓄意破坏绿道体育休闲中的体育器材,用过的共享单车随意占道。绿道旅游公司、绿道企业作为绿道体育休闲的生产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打造绿色品牌意识不强,过度开发当地的绿地资源,只追求短期效益,忽视长期的发展。在资源回收环节,一些自行车企业高估了单车的寿命,导致资金链断裂,现有自行车无人维护,出现大量僵尸车,暴露出绿道体育休闲业的一些问题。此外,政府、绿道体育休闲的民众、企业、旅游公司并没有置身于合适的生态链中,无法实现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环保产品的优质优价方面、上下游企业链环之间及区域经济链条的空间分布性,离构建绿色产业链的差距较大。

2.3 绿道体育休闲业推行绿色营销的机会分析

2.3.1国家出台体育休闲产业的支持政策

绿道体育休闲业提倡低碳生活与绿色营销生活方式,与政府、社会规范相关的法律与制度相一致。如2014年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提出体育服务业与体育产品应丰富发展,体育消费呈上升态势,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12]。2016年10月国务院、中共中央颁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打造健身休闲产业带与健身休闲示范区。《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37号)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提出构建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普及日常健身、户外健身、特色运动,推动“互联网+健身休闲”产业融合发展。国家出台一系列的休闲体育政策随着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应运而生,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宏观设计,为完备的休闲体育政策体系打下基础。

2.3.2绿色体育休闲绿色营销的市场培育日臻完善

国家政策为绿道体育休闲的发展提供了蓝本,在绿水青山即是金山银山的宏观指引下,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经营绿道体育休闲业,不断丰富绿道体育产品,以绿道骑行为重点,以绿道体育休闲旅游为发展思路,广东已经开展创意体育旅游群落,打造城市体育观光游览、运动休闲体验、特色农业采摘、水上绿道体育休闲活动等,并打造了一批具有消费引领性的绿道健身休闲项目发展。绿道体育休闲在绿色营销的引领下,利用绿道沿途的特色建筑、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水域景观、生物景观等休闲旅游资源,绿道体育休闲业通过城市发展与骑行公园结合,注重滨河体育休闲产业的纵深发展体育休闲产业,并初步形成了绿道体育休闲产业规模,绿道体育休闲逐渐成为了新的体育消费热点。此外,在南粤古驿道定向系列赛事的强力推助下,广东绿道体育休闲的场地健身与配套设施将会更加完善,绿道体育休闲市场自身潜力的溢出效应更加明显,绿道体育竞赛、健身、旅游、装备、表演、服务配套等衍生市场给绿道体育休闲产业提供强大的资金与环境支持,绿道体育休闲业市场的培育与开发将引发新的投资热潮,绿道体育休闲文化提升到新的高度。

2.3.3绿色体育休闲旅游深入人心

随着追求生态旅游的民众不断增多,绿道对拉动旅游成为全国发展的亮点,以绿道为纽带的体育休闲体验、领略绿道串联的文化遗产与风景名胜旅游独具魅力[13]。绿色体育休闲旅游消费者引领着环保、健康的时尚消费,在体育休闲旅游中逐渐养成“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要带走”的习惯。同时对于经营者而言,提供绿色产品,以环境效益带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使绿色体育休闲旅游产品深入人心。绿道体育休闲与旅游的过程中,市民自觉维护绿道整洁的人越来越多。实地调研发现,据绿道办工作人员介绍,在绿道巡查过程中,时常见到市民或游客经常捡拾绿道的垃圾至垃圾桶,每次绿道休闲后的矿泉水、食物包装、果皮、纸屑等都会仔细收拾。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绿色消费、绿色宣传及大众的绿色教育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绿道体育休闲消费者不仅形成绿道消费风尚,且建立了绿色消费观念。

2.4 绿道体育休闲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威胁分析

2.4.1绿道体育休闲业配套的法律法规尚待完善

绿道体育休闲规划立法明显落后于绿道体育休闲现状的发展,我国绿道规划与建设的主要法律依据依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绿道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立法缺失,且绿道融入城乡规划的地位与法规体系不明确。绿道资源保护的立法比较落后,只存在宏观的环境保护与审核层面,具体落实到微观的绿道休闲企业主体的环境保护、绿色产品等严格立法与执法管理制度相对欠缺,与绿道休闲市场发展不相适应。从当前看,我国还没有理想的制度环境,导致环境资源的监督体制不力,如果环境资源体系监督不完善,就有大量的不经济现象存在[14]。绿道环境监督体制不完善,绿色营销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绿道体育休闲业的绿色营销、低碳生活是一种全新的产业与全新的生活方式,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全靠自我意识,破坏绿道资源、污染绿道环境等现象难免发生,且绿道体育休闲企业转入的门槛较低,政府的有效法律法规配套完善,保障绿道体育休闲绿色营销的良性循环。

2.4.2绿道体育休闲业的大数据挖掘水平低

随着物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普及,体育休闲中人的行为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每个领域。绿道体育休闲业的发展中,蕴含着大量的行为数据。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应用程序,可采集人的活动信息、实时移动位置等;基于社会媒体如微信、社交网站等,记录绿道体育休闲个体的绿道旅游情绪意见、绿道参与度、绿道体验交流等;基于绿道企业应用数据,可记录用户的涉及时间、地点,为企业提供绿道单车租赁、绿道休闲旅游景点购票等服务[15]。绿道体育休闲业绿色营销利用大数据的水平低,而绿道企业对于处理用户购买行为、客户休闲动向、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客户体验情况等数据资源对于精准地进行绿色营销又有重要意义。实地调查发现,基于绿道体育休闲业绿色营销的大数据挖掘方面水平低,甚至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数据也利用不上,极少关注绿道体育休闲体验的相关社交网站,对于居民及游客的绿道体育参与移动轨迹掌握不足。可见,绿道体育休闲业绿色营销中,以生态、和谐、公平、公正为导向的数据营销模式科技水平低,深刻地影响绿道体育休闲的绿色营销发展。

2.4.3绿道体育休闲的公益性与经济性矛盾

绿道体育休闲业的开发,其中经济利益成为企业与开发者关注的焦点,在推动绿色营销的背景下,环境问题才提上日程。政府在规划与建设绿道体育活动空间的过程中,主要以“政绩观”为主导,对于绿道体育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与执行存在缺陷。而广大民众则的诉求是持续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与体育休闲空间,同时希望绿道建设与环境的变化能带来收入的增长与创业、就业的机会,这将会涉及到政府与企业的资金投入比例,企业规划与政府开发、管理与维护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同时考虑环境破坏的修复时间,都是绿道体育休闲业持续发展的压力。因此,综合绿道体育休闲的开发者、政府与民众的公益与经济需求,难以在短期内达到三者平衡。

3 绿色营销视阈下绿道体育休闲业的发展策略

3.1 利用国家政策红利,打造绿道体育休闲业组合品牌

广东绿道体育休闲业应抓住国家政策红利,将特色绿道体育休闲产品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依据广东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制定绿道体育休闲业的区域发展政策,在精准分析当地的资源条件、体育人口、经济水平等客观条件下重点布局绿道休闲业门类。基于法制视角,完善绿道体育休闲业的规则制度,为保障居民绿道体育休闲权益提供法律支撑。政府的绿色发展规制政策中,可通过财政补贴重点扶持绿道体育休闲龙头企业,在税收、土地、融资等给予优惠政策,并把好绿道体育休闲企业的准入关、产品关、价值关、服务关,才能促进广东绿道体育休闲业的健康发展,有效地推动城乡经济融合增长。广东绿道体育休闲业品牌打造中需要把本地区与竞争对手的产品质量、信誉、地域文化进行有效区分,以地域结合产品标识的组合品牌策略要持续推广,例如:水上绿道资源丰富的地域,可开发游泳、划船、水上单车、滑水、航海等项目;山地绿道空间打造山地户外营地、登山健身步道、攀岩、蹦极等体育休闲业项目。绿道体育休闲将会成为广东特色地域的产品标识,发挥珠三角绿道体育休闲业的组合品牌效应,配合相关的绿道体育休闲产业优惠政策,能有效地促进广东绿道体育休闲业的绿色发展。

3.2 培育与扩大绿色消费,创造绿道体育休闲消费升级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指出绿色消费是践实行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有利于解决消费崛起与环境污染的困惑。培育绿道体育休闲的绿色消费,(1)扩大绿色消费主体,夯实绿色消费的基础。绿道体育休闲人群是推动绿色消费的驱动力,关键是要在绿色营销观念下引导绿色消费行为。通过媒体宣传教育、组织讲座、项目推介会等手段,培育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与内生动力,抵制污染环境与损害人体健康的产品,丰富绿色消费文化内涵,营造绿色消费时尚与绿色体育休闲业相契合。(2)分层次地扩大绿道体育休闲绿色消费规模。针对高层次阶级,适当开发高尔夫、航空飞行营地、运动船艇等绿色体育休闲消费;针对中层阶级,重点开发骑行、远足、滑水、登山等绿色消费项目;针对低层阶级,全面开发绿道体育公共服务空间,促使居民能在绿道公园、广场、风景区等离家附近地带进行慢跑、太极、健身操、广场舞等绿道体育休闲活动。此外,重视儿童少年群体主要附带与绿道家庭体育的绿色消费,儿童少年的零食、玩具、游乐场所门票支出的比例,在绿道家庭体育休闲消费中不可忽视。分层消费能缓解绿道体育休闲的公益性与经济性矛盾的同时创造利润。(3)丰富绿色消费客体,优化绿色消费环境。政府能制定绿色产业政策并进行绿色GDP考核,鼓励绿道体育休闲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创新绿色消费引导机制,加大损害绿道体育休闲消费者权利的惩罚力度,将会降低绿色消费成本,明确绿道体育休闲企业的社会责任,形成长远发展态势,更有利于提升绿道体育休闲绿色产品、研发与服务,完成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因此,从供给侧、产品服务、绿色消费等方面进行绿色发展,形成完整的绿色产业链,推动绿道体育休闲业的高质量发展。

3.3 建立绿道体育休闲企业的绿色管理,提升绿色产品营销绩效

保护环境理念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融,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时刻考虑绿色环保问题,即是“绿色管理”[14]。相对企业传统管理,绿道体育休闲企业的绿色管理的建立如下。(1)在研发管理方面,企业传统追求产品质量的稳定、低廉与市场接受程度,绿色管理追求的是如何选择环保材料、低消耗资源、其产品的可循环利用与增加产品的寿命。(2)在生产管理方面,企业传统管理以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提高产品品质与服务为主,绿色管理需要进行环保政策的研究,明确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目标是要在绿道体育休闲业中实现最大化利用资源,最小化排放废物。(3)在营销管理方面,利用大数据掌握绿道体育休闲产品的消费动向、客户体验、购买行为等,提高产品营销的精准度同时满足顾客需求,建立良好的供需关系。在适宜绿道空间节点进行废物回收利用、绿色宣讲等,精准地进行绿色营销。(4)在财务管理方面,企业传统营销注重财务报表的绩效与企业现金流状况。绿色管理以环境成本为管理重点,将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纳入环境负债。(5)在人事管理方面,重视企业员工的管理和培训,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绿道管理培养员工的绿色理念,以绿色人力资源推进绿色管理进程,兼顾经济与环境效益。随着绿道体育休闲人群的环保意识提高,政府环保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强,绿道体育休闲企业要长久发展,走国际化道路。绿道体育休闲企业以绿色形象代表为目标,深化绿色企业文化,构建绿色文化制度体系,落实绿色产品的研发,加强绿道体育休闲企业的合作,积极申请国际通用的ISO14000绿色认证,从而实现绿色体育休闲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实现绿道体育休闲和全民健身的繁荣。

3.4 打造南粤古驿道赛事品牌,促进粤东西北乡村绿道体育休闲业的绿色发展

南粤古驿道是广东省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原民族迁徙融合、广东与外界的商贸等重要历史线索,是岭南与中原重要的文化交融与经济交流的通道。主要是指1913年前在广东境内用于运输物资、传递文书、人员往来包括陆路、水路、官路与民间古道等通路。古驿道多位于粤东西北,形式多样,历史人文信息浓厚,是粤东西北绿道建设的有力补充与扩展,能为绿道体育休闲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弥补绿道体育文化缺失等问题。例如:2016年广东省体育局选取了8处具有地方特色的古镇古村开展了古驿道定向越野赛事,吸引了大量的体育爱好者参与,掀起了骑行、徒步远行、定向穿越等爱好者参与运动的热情。通过古驿道的赛事活动,为体育爱好者到达古镇古村的角落提供便利,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包括地方特产销售、特色民宿居住、特色商品等,当地人参与古驿道的工作人员越多,收入越多,使更偏远贫困地区的人获益。珠三角绿道建设经费充裕,绿道的运营较好,绿道体育休闲公共服务与消费成绩斐然。广东绿道建设应由珠三角向粤东西延伸,对于改善珠三角边缘地区的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辐射作用。针对粤东西北的绿道的体育休闲景点体育基础设施配备不足,基础服务设施破损严重,出现绿道体育设施荒废的现象。解决粤东西北绿道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广东省政府联合体育局、文化厅等多家单位重视南粤古驿道修复与活化、利用与保护建设。将通过体育赛事引领,体育休闲旅游与消费为基石,促进城乡交流,为拓宽农村经济渠道与实现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

[1]刘玉斌.绿色营销——21世纪的营销[J]. 商业研究, 2004(5):109-110.

[2]张世新,魏琦.试论企业绿色营销[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57-59.

[3]魏明侠,司林胜,孙淑生.绿色营销的基本范畴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 2001(6):88-90.

[4]雷满丽.社会共生论下的绿色营销研究——目标、本质、机制与架构[J].价格月刊2014(3):39-42.

[5]王伟强,谢冬兴.珠三角绿道体育休闲业层次化发展应然与战略[J].四川体育科学2018(2):75-79.

[6]王伟强,谢冬兴.组织生态学下珠三角绿道体育休闲业非均衡性协同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8(3):70-76.

[7]宁志中,王婷,等.乡村绿道休闲产业系统规划实践——以浙江仙居永安溪绿道为例[J].规划设计,2017(3):89-95.

[8]黄祖健.管理跟上投入增加不让488公里绿道“蒙尘”[EB/OL].http://www.sohu.com/a/70363990_161794

[9]王伟强,谢冬兴.绿道广场体育功能及其公共服务整合的案例剖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4):134-138.

[10]杨俊峰.“绿色锻炼”视域下城市绿道体育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9(1):22-26.

[11]陈健.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以珠三角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200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10/20/content_2767791.htm.

[13]张苗荧.2019:强化区域资源整合做足绿道旅游文章[N]中国旅游报,2019.

[14]邢鹤,唐定芬.我国绿色营销的现状、困境及发展对策[J].改革与战略, 2015(10):41-44.

[15]谢冬兴.新时代我国绿道体育研究主题、技术与视角[J].体育学刊,2019(2):1-6.

SWOT Analysis of Green Marketing of Greenway Sports Leisure Industry in Guangdong

WANG Weiqiang, etal.

(Guangzhou College of Commerce, Guangzhou 511363, Guangdong, China)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TY047);广东省体育局科研项目(GDSS2018N125);广州市哲学社科“十三五”规划课题(2019GZQN32);广州商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2018XJZD006)。

王伟强(1981—),副教授,研究方向:绿道体育与社会体育。

谢冬兴(1979—),副教授,研究方向:绿道体育。

猜你喜欢
绿道绿色体育
“三河一山”绿道成为新的“打卡地”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我们的“体育梦”
再造绿色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