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应用CTA、DSA的对比分析

2020-11-23 10:37蔡美花郭建榕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造影检出率直径

蔡美花 郭建榕

颅内动脉瘤指的是脑动脉壁瘤状突出,诱发因素为脑动脉管壁先天性缺陷或脑动脉内腔压力增高,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1]。颅内动脉瘤破裂前一般无明显症状,但一旦破裂出血,多引发严重临床症状,如剧烈头疼、体温升高、意识障碍、昏迷等,致死率与致残率皆较高[2-3]。临床上诊治颅内动脉瘤,需要通过脑血管造影、影像学检查确诊,及时确定患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外的动脉瘤破裂出血情况,才能够给予对症治疗,避免多种并发症的产生[4]。传统数字减影造影(DS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准确率较高[5]。除DSA检查外,还可通过CT血管造影(CTA)进行临床诊断,为比较CTA检查、DSA检查结果准确率,以笔者所在医院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讨论,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纳入标准:全部患者皆确诊为颅内动脉瘤;了解研究内容,接受CTA检查、DSA检查;无神经疾病,具有良好临床配合能力。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28~70岁,平均(49.5±5.3)岁;并发脑积血13例,并发神经麻痹10例。全部患者经外科手术病理探查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证实共70个动脉瘤,单发动脉瘤55个,多发动脉瘤15个。其中,动脉瘤不同部位分布结果中,颈内动脉瘤16个,大脑前动脉瘤11个,大脑中动脉瘤11个,后交通动脉瘤10个,椎-基底动脉瘤10个,前交通动脉瘤9个,小脑后下动脉瘤3个。动脉瘤直径检测结果中,直径<2 mm微小动脉瘤20个,直径2~5 mm小动脉瘤15个,直径6~15 mm一般动脉瘤25个,直径16~25 mm大动脉瘤6个,直径>25 mm巨大动脉瘤4个。全部患者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CTA检查。以320排动态容积CT扫描仪进行检查,扫描范围为C2椎体下缘至颅顶外板,覆盖范围16 cm,单层旋转时间0.35 s,设置扫描层厚0.5 mm,视野240 mm[6]。动态增强扫描后得影像学图像。图像处理后能够获得多平面容积重建图像、容积再现图像与最大密度投影图像[7]。

接受CTA检查后7 d,进行DSA检查,于平板血管机上进行DSA检查,采用动脉穿刺技术于患者颈内动脉、椎动脉插入导管,对颅内血管造影,获取影像学图像[8]。

1.3 观察指标

对比CTA检查、DSA检查不同部位动脉瘤分布、不同直径动脉瘤检出准确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不同部位动脉瘤检出准确率比较

DSA不同部位动脉瘤检查总准确率(97.14%)高于CTA(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种方法不同直径动脉瘤检出准确率比较

DSA不同直径动脉瘤检出总准确率(97.14%)高于CTA(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种方法不同部位动脉瘤检出准确率比较 %

表2 两种方法不同直径动脉瘤检出准确率比较 %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属于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9]。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多采用颅内血管造影方式,在检出率上较高,有利于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10-11]。CTA检查是以多层螺旋CT技术为基础,联用计算机形成脑血管三维重建的一种新技术,操作简便[12-13]。DSA是一种新的X线成像系统,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两种检查手段皆常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

本次研究中就DSA检查、CTA检查颅内动脉瘤检出准确率进行分析。首先,在不同位置颅内动脉瘤检出率比较中,DSA检出总准确率为97.14%,高于CTA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DSA检查与CT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检查中,DSA检查结果准确率更高。其次,在不同直径颅内动脉瘤检出率比较中,DSA检出总准确率为97.14%,高于CTA的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DSA对不同直径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结果准确率较高。

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对早期干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而受到诊断技术、颅内动脉瘤分布位置、动脉瘤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临床诊断结果不准确的情况,误诊或漏诊等皆直接影响患者病情的有效干预,因此在临床诊断技术上还需要不断完善,需采取诊断准确率更高的技术手段。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DSA检查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对于不同部位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皆较高,用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中更具有应用优势。

总的来说,颅内动脉瘤的诊治中,采用DSA检查、CTA检查皆具有临床诊断参考作用,DSA检查在检出率上较高,诊断结果准确率较高,临床上可采用DSA检查为主要诊断措施。基于CTA操作简便,可作为辅助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造影检出率直径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张露作品
各显神通测直径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山水(直径40cm)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