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家庭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医学知识掌握程度及营养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1-23 10:38何金凤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医学知识营养状况胃癌

何金凤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起病时间长、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就医时往往病情发展程度较重,多采用手术治疗[1]。化疗通常用于根治性手术的围术期以增强肿瘤控制效果,晚期胃癌患者接受适量化疗,能减缓肿瘤发展速度,在短期内取得疗效[2-3]。胃癌化疗患者需要接受多个周期的化疗方可达到预期疗效,由于化疗间隔期一般为3~4周,患者在此期间多选择居家调整[4]。而居家调整过程中缺乏护理人员的指导和监督,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度不够,影响整体康复效果。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基于微信的家庭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医学知识掌握程度与营养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化疗的胃癌患者92例。纳入标准:经X线肠胃造影、胃镜及活组织等检查确诊为胃癌;均符合化疗适应证。排除标准:有严重肝肾疾病;合并其他脏器病变;有精神病史,意识不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女12例,男34例;年龄41~72岁,平均(57.48±6.27)岁;其中腺癌21例,腺鳞癌11例,鳞癌9例,其他5例。对照组女14例,男32例;年龄43~73岁,平均(57.66±6.75)岁;其中腺癌23例,腺鳞癌10例,鳞癌10例,其他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适量运动等,向患者发放印有医生、护士联系方式的卡片,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提醒患者定期复诊。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的家庭护理,具体如下。(1)建立微信群。每个责任护士建立医患微信群,将所负责的患者拉入群内,群内进行群成员实名制管理。(2)健康教育。护士将关于胃癌疾病相关知识、化疗原理、化疗后副作用等内容的图片、视频、文字发至群内,告知患者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是正常现象,大部分的副作用具有可逆性,消除患者对化疗的担忧。(3)饮食指导。护士每周日在群内公布下周食谱,注意肉类、蔬菜、水果搭配均衡,可多食用鱼肉汤等高蛋白食物。若患者食欲不佳,可根据患者个人喜好调整饮食,少食多餐,每日进食次数调整为5~7次;规定每日饮水量2~3 L,每隔1 h提醒患者饮水,确保水分供给充足。(4)运动指导。护士每日早7点发布当天运动计划,饭后1 h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等,早、晚在室内做无氧运动,可利用简单机械训练肢体肌肉,增强机体抵抗力。进行运动前,护理人员录制锻炼视频发至群内,讲解运动技巧,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运动。(5)微信互动。告知患者可随时在群内提问,责任护理将问题归类,每晚统一解答疑惑,鼓励患者分享每日护理情况,给予遵医行为较好的患者言语鼓励;每周在群内进行一次问答有奖互动,护士提前编制好问卷,内容包括胃癌防治、化疗原理、饮食和用药注意事项等,回答正确可参与抽奖,奖品在下一次入院化疗时发放给患者。两组均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干预6个月后医学知识掌握程度及干预前后营养状况、生活质量。(1)医学知识掌握程度。采用医院自制医学知识调查问卷,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55,重测效度为0.864,包括胃癌疾病、化疗机制等方面,评分范围0~100分,差:≤60分;良:61~89分;优:≥90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2)营养状况。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上清液,检测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3项指标。(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SF-36),包括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等方面,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医学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医学知识掌握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医学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例(%)

2.2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b、Alb、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g/L,(±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g/L,(±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6) 106.27±12.76 121.41±11.28 24.68±4.59 31.83±4.45 57.25±4.83 59.39±4.61观察组(n=46) 105.92±13.58 143.87±15.22 24.34±4.37 38.75±3.69 56.98±5.02 65.78±3.24 t值 0.127 8.041 0.364 8.119 0.263 7.692 P值 0.899 0.000 0.717 0.000 0.793 0.000组别 Hb Alb TP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胃癌发病与饮食不合理、外部环境等因素相关,我国胃癌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首位,但多数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晚期肺癌患者比例较高[5]。晚期胃癌患者多采用化疗治疗,以延缓肿瘤发展速度,但化疗期间患者因经济情况、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康复效果,需加强护理干预[6-7]。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对照组(n=46) 46.78±6.53 57.95±6.28 8.362 0.000观察组(n=46) 46.42±6.19 66.70±5.26 16.933 0.000 t值 0.271 7.245 P值 0.787 0.000

近年来,网络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微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微信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8]。基于微信的家庭护理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更便捷的护理渠道,为居家护理患者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护理指导,是一种符合现代医学理念的护理模式[9-10]。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医学知识掌握度、Hb、Alb、TP、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微信的家庭护理能够提高胃癌化疗患者医学知识掌握程度,改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建立微信群,责任护士定期在群内进行护理指导,使护患之间交流更为便利,患者在化疗间歇期也能获得专业指导,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基于微信的家庭护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微信平台传输,使患者能够随时随地接收胃癌、化疗相关知识,便于患者学习、掌握,能够有效丰富患者医学知识。每周饮食计划可调整患者每周饮食方案,从而缓解患者因化疗副作用引起的低食欲,保证水分供给充足、营养均衡,达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11]。在运动指导方面,护理人员督促患者每天进行有氧和无氧运动,不仅能够增强患者体质,还能改善其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2]。另外,微信互动还可确保护理人员获知患者近期病情发展情况,以便及时解决患者在家庭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奖互动环节帮助患者巩固疾病相关知识,有利于增强患者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的家庭护理有利于增强胃癌化疗患者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营养状况,并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医学知识营养状况胃癌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思维导图在医学中的应用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新环境下《解剖学》教学资源开发探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