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息肉伴咽喉反流患者手术前后嗓音客观分析

2020-11-23 10:38伍小琴张国民谢铠鹏马贺陈秋鸿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基频嗓音咽喉

伍小琴 张国民 谢铠鹏 马贺 陈秋鸿

声带息肉是声带固有层浅层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属于慢性喉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临床上常见声音嘶哑,伴随咽喉异物感、呼吸不畅等症状[1-2]。较大的声带息肉将造成喉腔阻塞,不仅造成呼吸困难,严重的可能引发窒息[3]。咽喉反流在耳鼻喉科也较为常见,声带息肉患者中,部分伴咽喉反流症状,加剧呼吸困难、咽喉部异物感,且可能引起喉室变浅、咽部卵石样改变等[4]。声带息肉伴咽喉反流在嗓音质量上受到直接影响,患者发音困难,因此临床上多以手术治疗方式,切除声带息肉,联合抗酸治疗,以改善病情,提高嗓音质量[5]。为探讨声带息肉伴咽喉反流患者术后嗓音质量的变化,以本院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手术前后嗓音质量、咽喉反流症状及体征变化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声带息肉伴咽喉反流患者90例。纳入标准:(1)确诊为声带息肉伴咽喉反流;(2)接受手术治疗方案,接受术后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3个月,接受手术前后嗓音学指标、咽喉反流症状及体征检查;(3)配合手术前后检查及临床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神经系统疾病;(2)合并呼吸系统疾病;(3)合并耳鼻咽喉科疾病。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33~69岁,平均(48.2±4.3)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7.3±1.3)个月。患者皆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全部患者行显微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3个月。手术前后进行嗓音学指标参数采集,评估发音障碍严重程度。嗓音学指标参数采集方法如下:于XION嗓音学分析工作站对患者进行嗓音测试。保持测试环境噪音<45 dB,患者于话筒前20 cm处站立,以患者自然声强及声调发音,发音音标为国际音标/a:/,持续3~5 s,重复三次,截取平稳段作声样,分析基频微扰、振幅微扰;以音域分析模块检查最小声强、最大基频、基频微扰等参数。以平时音调最小状态于低音量下采集声样,患者以音调最小声强平稳发出元音/a:/,后逐渐降低音调、升高音调发音,持续3~5 s,取三次平稳段平均值获得最小基频;以平时音调最大状态于高音量下采集声样,喊着以音调最大声强平稳发出元音/a:/,后逐渐降低音调、升高音调发音,持续3~5 s,取三次平稳段平均值获得最大基频;患者深吸气后持续发出元音/a:/,至最长时间停止,重复三次取平均值,得最长发声时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声带息肉伴咽喉反流手术前后,以嗓音学参数、咽喉反流症状、体征指数量表、发音障碍严重指数等评价患者嗓音。其中,嗓音学参数包括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最大基频(fomax)、最小基频(fomin)、声压级(SPL)、最长发声时间(MPT)。咽喉反流症状以咽喉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评价,总分45分,分值越高表示咽喉反流症状越严重[6]。咽喉反流体征以咽喉反流体征指数评分量表(RFS)评价,总分26分,分值越高表示咽喉反流体征越严重[7]。发音障碍严重指数(DSI)以声学分析软件自动生成,无障碍为>1.8,轻度障碍为0.8~1.8,轻度至中度障碍为-0.3~0.79,中度障碍为-2.2~-0.31,严重障碍为-4.31~-2.21,重度失声为<-4.31,分值越低表示嗓音障碍越严重[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各嗓音学指标参数水平比较

术后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最大基频(fomax)指标参数较术前明显降低,最小基频(fomin)、声压级(SPL)较术前明显升高,最长发声时间(MPT)较术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手术前后发音障碍严重指数、咽喉反流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比较

术后发音障碍严重指数(DSI)较术前明显升高,咽喉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评分、反流体征指数量表(RF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90例患者手术前后各嗓音学指标参数水平比较 (±s)

表1 90例患者手术前后各嗓音学指标参数水平比较 (±s)

时间 jitter shimmer fomax(Hz) fomin(Hz) SPL(Pa) MPT(s)术前 1.55±0.20 2.45±0.25 194.10±4.25 83.70±4.30 71.00±2.20 8.50±1.40术后 0.90±0.20 1.75±0.13 185.75±4.50 125.80±4.20 73.50±2.20 9.70±1.05 t值 21.802 23.567 12.798 66.446 7.623 3.25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90例患者手术前后DSI、RSI、RFS评分比较 [分,(±s)]

表2 90例患者手术前后DSI、RSI、RFS评分比较 [分,(±s)]

时间 DSI RSI RFS术前 -3.45±0.50 7.40±2.02 6.70±1.65术后 -1.85±0.35 3.95±1.80 4.70±1.20 t值 24.870 12.097 9.300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声带息肉的诱因多样,如用声过度、用声不当、上呼吸道感染、内分泌紊乱、咽喉反流等,皆可能引起声带息肉,咽喉反流也是声带息肉患者常见的合并症,由于反流物刺激喉部黏膜,引起喉部慢性炎症,从而引发声带息肉[9]。咽喉反流不仅使嗓音质量下降,还加重临床症状如呼吸不畅、咽喉部异物感等,更可能引起环后区水肿红斑、咽部卵石样改变、声带黏膜增厚等改变。长时间的咽喉反流造成喉部刺激,引起声带黏膜局部循环障碍,造成局部水肿,喉部炎症渗出物聚集、沉淀于声带边缘,形成声带息肉[10-11]。所以多数声带息肉患者皆合并有咽喉反流症状,声带息肉直接造成嗓音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因此临床治疗方案中,多以切除声带息肉为治疗原则,根据患者声带息肉部位、大小可选择不同手术方案,于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下进行声带息肉切除术,对患者形成的创伤性影响较小,且有利于患者恢复,术后可配合抗酸治疗,减轻咽喉反流症状,同时提高患者嗓音质量[12]。

本研究中以显微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为手术方案,对90例声带息肉伴咽喉反流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评估患者术前、术后嗓音质量。研究结果指出,术后嗓音学各指标参数分析结果优于术前指标参数,且术后发音障碍严重程度明显减轻,这说明声带息肉伴咽喉反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改善发音障碍,提高嗓音质量,促进声带恢复。另外,以咽喉反流症状指标量表、咽喉反流体征指标量表评价患者咽喉反流病症改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术后指标评分皆低于术前,这说明患者咽喉反流症状及体征得到较好改善。

总的来说,声带息肉伴咽喉反流患者采取显微喉镜下手术切除声带息肉治疗,术后联合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3个月,能够促进咽喉反流症状改善,提高嗓音质量。

猜你喜欢
基频嗓音咽喉
语音同一认定中音段长度对基频分析的影响
基于时域的基频感知语音分离方法∗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桥面铺装层对中小跨径桥梁基频影响分析
2019年美国秋季嗓音论坛纪实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黄绮珊:我的嗓音为什么是这样?
“世界嗓音日”——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在行动
45000kHz基频晶体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