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市场变化,积极联动创新

2020-11-23 01:41苏希玲
中外会展 2020年11期
关键词:展馆会展业会展

苏希玲

UFI 全球副主席/ 亚太区主席,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仲刚观察到,尽管全球贸易已从疫情引发的深度衰退中出现反弹迹象,但全球复苏进程仍因疫情的持续反复停滞不前,国内市场在中短期内,将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会展作为市场主体产业链、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紧密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供需两端, 展会项目因受疫情冲击而延期甚至取消,将对其所处的整个产业链产生很大影响。疫后重振,展会规模虽受一定影响,但展会参与者对于行业发展的信心反而更强,展馆应增强综合服务意识,主办机构需要采取保全措施,保持乐观心态,创新突破、开拓市场,通过会展活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展商看好行业前景,观众质量明显提高

今年,大约有30%原定在一线城市举办的展会因疫情取消,60%的展会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减,仅10%左右的展会项目不受影响,或受影响相对较小。仲刚指出,虽然疫情突发对全球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大部分展商在经历了短暂地迷茫和犹豫之后,快速反应重启业务、积极应对和主动拥抱变化。尤其是国内经过大半年的恢复期,超大市场优势逐渐显现。与此同时,在“双循环”政策的引导下,展商及观众结构也相应出现变化。 “在我们上个月刚结束的一个展会项目的展后调研报告中,我们发现超70%的展商都对所在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而对于展会观众,虽然在整体数量上有所减少,但观众质量有明显提高,有明确采购目的的观众比例大大提升。”仲刚介绍道。

场馆应为主办方“分忧减负”

仲刚认为,主办机构和会展场馆是会展产业链上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环节,互相配合、互相依存。疫情使一线城市的展会需求大量萎缩,势必导致以往展馆供不应求的格局随之变化。

作为会展行业资深人士和场馆的使用者,仲刚对场馆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场馆作为会展产业生态链上重要的一环,与整个产业“同呼吸、共命运”。目前国内经济虽已重启,但毕竟疫情尚未结束,在依旧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如若场馆方能顺应形势变化,针对主办机构和会展项目提供更加灵活的合作方案、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势必对于推动整个会展产业顺利渡过这个寒冬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经过此次疫情,大众对安全、健康、卫生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大大加深,会展场馆若能持续做好防疫设备的更新及完善,帮助客户解读和分析会展项目举办期的各种信息,配合会展主办方形成完善的公共空间应急防控预案,加强展商、观众对于场馆安全方面的信任,在保障防疫安全的大前提下,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主办方“分忧减负”,也将有利于展馆争取会展资源。

其次,从近年会展业的发展态势来看,场馆的多元发展将成为疫后新常态下的新创收增长点。从过去单纯的运营场馆到现今集展览场馆、酒店、写字楼、购物中心、博物馆、艺术馆等为一体的多种设施融合的展馆综合体,多功能的展馆以丰富的配套设施加强场馆的服务优势,构建“会展+”生态圈的运营新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体系,也能为场馆拓展收益渠道。

另一方面,疫情期间会展行业用户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正在改变,催生了各大会展企业对线上平台的多维运用,这一趋势在疫情结束后有望得到延续。会展场馆也要紧跟市场变化,积极推进智慧化、数字化安全场馆的打造与建设,面对线下空间需求缩减的困境,努力改造、提升传统经营管理运营思维模式,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为核心,寻找突破口,实现高效智能化的场馆运营,增强竞争力。他还补充说,当前,随着5G技术的成熟与运用,实体会展活动的线上比例加大,融合度不断加深,已经演变成一种复合型新会展模式。现在已很难把“线下会展”和“线上会展”完全区别开来,线下即实体会展是产业成果、场景支撑及交流体验;而线上部分则是渠道扩展和产业链的延伸,为实现展会信息远距离、全场景展示与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持。今年这一态势尤为明显,尤其是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巨头纷纷入局会展之后,给所有行业从业者带来新的压力,也给会展企业带来新思路,激发对会展服务模式的创新探索。

采取保全措施,保持乐观心态

防疫常态化背景下,会展行业坚韧向前发展。仲刚指出,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全球会展业都在为疫情下求生存、求突破、求发展而努力。这次疫情对于会展业尤其是组展机构来说冲击较大,恢复期会比较漫长,这是基本的形势研判。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中国,由于政府的防疫工作高效到位,社会经济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三季度,中国经济己明显回暖,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国内有7.82亿人次出游,实现旅游收入6500亿元,同比均增长8%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预测,中国将成为今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基于对经济稳步回暖和疫情控制得力的信心,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将如期举办,而且规模较往年进一步扩大。结合四月底起国内各类专业会展的陆续成功举办,可以说,在全球会展业中,中国可谓“风景这边独好”。而且,也不排除其它个别经济体接下来有好的轉机。仲刚建议,“作为会展人,我们对整个行业的复苏要有理性的预判,理念也应做出相应调整。一方面,应该谨慎看待疫情影响,掌控现金流,采取保全措施,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乐观心态,尤其是对中国会展市场,要积极开拓,创新突破。”

作为UFI全球副主席/亚太区主席,仲刚还分享了UFI在支持全球会展业尽快复苏反弹方面做出的努力。他表示,UFI会员是全球优秀会展机构的代表,在行业面临转型和发展时,各地会员一直积极寻求和实践解决之道,这些会员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作为,也是关系到行业走向的“动力源”。今年11月中旬,UFI将举办有史以来最便于世界各地会员参与的全球年会,创新将UFI年会全面转移至线上举行。本次年会也将特别聚焦后疫情时代会展业的复苏,即在世界大范围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小范围疫情反弹相叠加的形势下,全球会展业在努力恢复传统市场的同时,如何以此次疫情为契机,转变理念,创新突破,开拓新市场,为会展业注入新鲜活力,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力量。特别是,尽管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持续反复,但全球经济、会展东移的走势依然保持不变。亚洲会展的特色和竞争力明显,各国有亮点的管理、运营都可以学习借鉴及交流。在亚洲共同、共通的文化基础上,各国会展的合作可以从更广、更深、更务实的多角度展开。

猜你喜欢
展馆会展业会展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会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