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不再缄默

2020-11-23 01:51王伟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情景教学信息技术

王伟

摘 要:“教学倚靠技术,技术辅助教学”是现下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显著特征。本文认为信息技术参与下的思政课情景教学,相较于以往课堂教学而言,在知识生长、情感传递、价值引领方面更具有优越性。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政课情景教学间的“嵌合”与“弥散”,有助于理解信息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作用,有助于提升情景教学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更有助于完成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育成任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思政课教学;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6B-0022-02

何谓“情景教学”?它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创设具体场景,引起学生情感体验,获得知识” 。换言之,它是一种基于学生需求导向的教学设置,通过实现知识具象化,让学生畅游在情景交融的课堂当中,来实现教学过程生活化、人本化的课堂样态。在信息技术已经贯穿于高中思政课堂教学全过程和各方面的今天,实践信息技术参与下的情景教学,应当成为高中思政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化的教学选择。但如何定义二者的关系,或者说对情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工具性分析上,否则将容易导致“技术错位,教学碎片化”“教学失真,出现泛娱乐化”“教学被技术俘虏,被技术异化”等问题,因而,探讨还需回到信息技术与情景教学的耦合状态上,再深入到形成性与知识性、过程性与情感性、功能性与价值性当中去。由此,对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发生效用和生成肌理进行深刻解释和分析,深究信息技术在高中思政课情景教学中的“嵌合”与“弥散”显得尤为重要。

一、聚合·建构:创设教学情景,完成情景配置

聚合与建构是理解信息技术与情景教学间“嵌合”与“弥散”的第一维度。聚合,意味着情景素材的归拢;建构,意味着教学情景的搭建。聚合离不开建构,这是由情景教学的本质决定的。自助餐式学习,抑或自主性学习,是情景教学的本质要求,这一本质要求明确了师生间不同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学习的帮衬者,学生是学习的创造者。然而,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性往往要遭遇现实性的考验,思政教材所提供的集中的、抽象的、晦涩的内容,感官上是枯燥的,甚至是高于生活的知识,与生活体验碎片化、片段化、阶段化的学生之间的触碰,往往产生了亟须逾越的理解鸿沟。学生要完成新知识的生长,就离不开教师对知识因应情景的创设。当然,这里的创设并不意味着脱离教材,颠覆“文本”主旨,而是将抽象的、刻板的、不可触及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可触及、可理解的情景,“使理论不再是课本上的几行字,而是一系列人物的生命表达、一些历史事件的核心精神”,使教学得以形成有情景的对话。情景教学的此种具象化建构需求就为信息技术创造了一定的参与空间。

建构离不开聚合,这是由思政学科的特征决定的。高中思政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浓郁的时政性提出了紧跟时代步伐的要求。把握与追随时代展开教学,成为鲜明的学科特征。丰富、鲜活且富有生命力的素材,是催生情景教学的沃土。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检索、储存、编辑功能实现情景素材的归拢,弥补了以往情景资源匮乏、来源单一、低时效性、低利用率的缺陷,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素材选择与制作方案,支撑起了理性材料感性化、文本材料生活化、抽象材料具体化的教学框架。基于信息技术的情景教学,教师在挖掘教材的核心要素,在完成知识最近理解区的搭建,在提供给学生“掘矿”的信息与素材上,获得了可行性和便利性,从而为学生主动处理和加工知识提供坚实的情景,有助于知识的生长。

聚合与建构是情景教学的一体两面,没有聚合的建构往往导致知识缺少充沛的情景滋润,而没有建构的聚合可能只是一团知识的堆砌。着眼于情景教学的形成性,聚合与建构应实现三遵循:一是遵循恰当与亲近原则。筛选那些恰当的、亲近的情景,以缩短知识与生活之间、课堂与社会之间的空间与心理距离,从而增益于情景教学。二是遵循重生与活力原则。让知识“活化”,获得重生,重新获得活力,才能增效于情景教学。三是遵循成本与效用原则。知识与情景间的组合与搭配,需要实现最小成本与最大效用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进而助力于情景教学。总之,信息技术打通了情景教学在情景筛选、情景设计、情景编排上的情景栓塞,奠定了思政课情景教学的情景基础。

二、展演·还原:演示教学情景,完成情感传递

展演与还原是理解信息技术与情景教学间“嵌合”与“弥散”的第二维度。展演,意味着情景教学的展开;还原,意味着情感的催生。“知识的开端来自感官。”情感,既是进入知识的“前介”,也是知识的因应产物。情景作用于感官,引发情感的共鸣,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换句话说,情感是知识的附着物,附着情感的知识只有在情感被激发下才能真正被理解。由此,激发情感成为信息技术发挥作用的窗口。可以说,信息技术于情景教学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工具,还是一种赋能载体。

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信息技术支持多样化、色彩化、图像化为特征的可视化教学,凭借信息技术强大的展演能力,再现知识的本然和形成过程,能够将思政教材知识所蕴含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的区别与联系,以一种集成式、模块化、图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将学科知识所蕴含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文化逻辑、哲学逻辑以一种直观化、形象化、简约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总之,信息技术以一种极富效率和效果的方式将知识的生成、衔接与串联演示出来,形式更加多样,感官更加真切,内容更加翔实,情感也就更容易发生。

作为一种赋能载体,信息技术能够点燃学生内在的情感关口,释放感受与情绪,驱动课堂教学的过程。在对比、参照、迁移过程中,配之以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素材,产生強烈的多重信号刺激,使一种交互的语境得以形成,从而让课堂上下形成丰富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强烈的代入感。如同在电影院,在声音、图像、氛围等外在信源的刺激下,观众能够轻易地走进电影叙事,形成“现场效应”。同理,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了解、认识、理解教材内容上更有画面感、图像感、立体感、真切感,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认识空间,进而触发学生意识层面中现实世界与理论世界、理性思维和感性知觉的碰撞,从而实现“感同身受”与“情感认同”。

可以说,催生情感与催生知识是信息技术支持下情景教学过程的两个重要方面。带着感情地学,带着感情教,让学生在自主建构中完成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这就是信息技术作用下情景教学的显现状态。总之,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着眼于体验与接受,信息技术能够提供支架支撑与情感渲染,在教学的空间感、完成率、产出量上实现突破。在空间感上,思政教材中的历史与过去能够被发掘,当下与现实能够被发现,延伸了课堂的深度与宽度。在完成率上,思政教材中知识点的归纳与演绎、讲解与示范将更易实现,知识的传输将更加畅通,课堂教学目标完成将更易达成。在产出量上,从教学效果上来讲,课堂利用率与有效容量将大大提升,学生建构知识的产出将更突出。

三、孵化·生成:促成意义表达,完成价值引领

孵化与生成是理解信息技术与情景教学间“嵌合”与“弥散”的第三维度。孵化,意味着知识与意义的输出;生成,意味着价值引领的完成。“艺术作品只有当被表现、被理解和被解释的时候,才具有意义;艺术作品只有在被表现、被理解和被解释时,它的意义才得以实现。”同样,知识只有当被表现、被理解和被解释的时候,才具有意义;知识只有在被表现、被理解和被解释时,它的意义才得以实现。

对于情景教学而言,信息技术让情景教学获得意义的支撑,而情景教学又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实现知识的意义。前者着眼于情景教学自身的效益性,指向情景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效果的提升;后者根植于教学的知识性问题,强调知识本身在情景教学中意义的实现。信息技术就在这两种意义中释放技术上的优越性。

当意义的表达得以表达时,价值同时也得到了引领。知识输出价值,知识是价值的载体。对于思政学科而言,尤为如此。一方面,思政学科的政治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学不仅仅是知识问题,还是价值问题,需要达到特定的价值意图,即要求学生产生自然而言、水到渠成的价值认同,进入预设轨道,理解、认可并接受输出的价值,并将之内化为不可动摇的信念和观点。然而,这种被动接受,常常导致学生产生反感和厌恶情绪。借助信息技术的再现、集成、交互、扩充、虚拟功能,教师把学生引导回产生论断的因应场景中去,强化情景感知,推动学生价值生成,促成知识中的价值接受。

另一方面便是学科素养的集中要求。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是构成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核心素养的核心在于价值。要帮助学生取得政治认同,树立理性精神,形成法治意识,在行动上积极参与,先决条件是确立价值尺度。通过情景教学,尽管无法让学生完全依附于课堂学习后生成价值立场,但至少能让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价值对话,积累价值选择的经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始形态,最终在实践与体验当中,完成自我的价值立场。可以说,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价值中介”的角色。

对教学而言,“教化本身根本不可能是目的,它也不能作为这样的目的被追求,因为这样的目的只能存在于人们所探究的教育者的意图中”。信息技术的技术属性与功能属性拓展了思政课意义与价值传导的内容与形式、方式与手段,增强了情景教学中的具象化功效。着眼于功能性,信息技术将情景教学的发生过程从常规推向非常规,以技术的枝,成就知识的干,以知识的干撑起价值的顶,由此,信息技术成为思政课堂意义与价值发生的“助产器”。

学习的过程,是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教学的过程,是将知识重新赋能的过程。信息技术之于情景教学,犹如盐之于汤。信息技术提升了高中思政课的品质与效用,为学生“学”和教师“教”插上了翅膀。可以说,信息技术的聚合、展演、孵化,弥补了以往情景教学的枯陈、单调、乏味,带来了新的素材、新的选择、新的刺激。

四、结束语

常言道,知识需要体悟,没有体悟的知识是空洞的,缺乏延展性和生命力。对学生来讲,就是死知识。信息技术参与下的思政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更具获得感。具体而言,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情景教学间“嵌合”与“弥散”应该是这样的。聚合是基石,有助于遴选、发现和利用最有效的信息、素材,形成有效情景;展演是要件,将情景真诚地呈现在学习对象面前,在情感传递中实现效用孵化是动能,推动信息技术与情景教学的高度融合,让价值引领思政课堂。良性的嵌合自然而然能催化出一堂生动且能解疑答惑的课堂,知识、情感、价值沿着情景入腦、入心、入行,在知与行中弥散出芬芳的智慧,从而实现思政课堂“让知识不再缄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罗维亮.教育技术[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2]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典,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情景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模拟情景 重在参与
有效创设“情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高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的应用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