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贸试验区推动油气全产业链发展研究

2020-11-23 07:31桂海滨方晨
北方经贸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桂海滨 方晨

摘要:浙江自贸试验区要充分梳理总结分析三周年来的建设经验和存在问题,在推动改革授权落地、对标国际通行规则、推进市场开放力度和强化法制保障方面,加大制度创新和压力测试,进一步推动油气全产业链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为推进我国油气体制改革、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10-0119-04

建设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浙江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浙江自贸试验区自2017年4月挂牌设立以来,围绕国家赋予建设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先导区的战略使命,[1]聚焦油气全产业链进行特色改革探索,三年试点任务基本完成,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深化浙江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我国在油气领域的国际定价话语权,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必须继续努力推动油气全产业链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本文在强调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氣全产业链建设重要性和总结回顾第一轮三年建设成效基础上,着重分析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并提出了推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油气全产业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有效应对全球经贸形势变化,保障我国能源经济安全

对标国际通行规则,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在油气储备、中转、贸易、交易等领域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政策,有利于增强我国对油气资源的全球配置和驾驭能力,有效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等各类全球经贸形势变化,进一步保障我国能源经济安全。

(二)有利于推动油气领域市场化开放,深化我国油气体制改革

随着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的不断建设,油气领域改革碰到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也逐步显现,如市场化程度不足等。进一步破解改革难题,充分挖掘和释放改革潜力,对有效提升我国油气资源市场化配置能力,推动我国油气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意义。

(三)有利于增强国际油气定价话语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浙江自贸试验区通过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创新油气期现合作交易模式,构建多层次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人民币计价结算功能,有利于打造我国油气领域的价格指数,提升大宗商品制度性话语权,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四)有利于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浙江自贸试验区积极建设超大型国际石化基地,与周边宁波、上海、江苏等长三角省市的石化基地形成规模效应,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炼油中心之一,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发展动能。同时,与上海、江苏自贸试验区在自由贸易账户、油气期现合作、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强合作,有利于率先实现长三角自贸试验区一体化。

二、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三年改革创新成效

三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强力领导下,聚焦油气全产业链,积极建设“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即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国际绿色石化基地、国际油气储运基地、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和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初步构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开放型油气产业新格局,探索创新了具有全国示范引领作用的油气体制改革新模式,打造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油气产业国际合作新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初步构建了涵盖油气储存、中转、加工、贸易、交易等领域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新格局

1.以油气现货交易为核心的国际油气交易中心“逐渐起步”。积极开展油品贸易交易业务,与上海期货交易所探索开展油气期现一体化交易模式,积极争取国际油气领域定价话语权。一是油品贸易规模增长迅猛。在全国率先进行油品“批发无仓储”的内贸分销改革,随即在全国推广放开。2019年,油品贸易额达到3 201.8亿元,同比增长44.6%(2017年为657.6亿元、2018年为2 213.9亿元);拉动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 371.11亿元,同比增长20.7%,增幅位列浙江省第二,其中油品等大宗商品占比接近70%。二是打造形成我国船用燃料油价格指数。与全球知名能源报价机构阿格斯和普氏能源评估发布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价格指数。自贸试验区设立前舟山与新加坡保税船用燃料油价差在每吨40美元左右,目前通过改革创新已经降低至每吨10-15美元。三是油气交易“期现合作”模式逐渐起步。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共同签订《共建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战略合作协议》,顺利完成全国首单保税燃料油期货仓单交割品直供业务,成功开出首张保税燃料油免税增值税发票,“浙江国际油品交易中心报价专区”正式在上期所标准仓单交易平台上线。目前,舟山已有6个仓库成为上期所原油和保税燃料油期货交割仓。

2.以浙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为支撑的国际绿色石化基地取得“显著成效。浙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以来,已经成为我国民营资本投资的标杆性项目,形成了石化行业“三个全国之最”。一是民营投资规模全国最大。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 730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投资最大的单体产业项目,也是国内迄今为止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二是炼化能力全国最大。项目总规模为4 000万吨/年炼油、800万吨/年对二甲苯、420万吨/年乙烯,是目前全国石化行业炼化能力最大的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又一个世界级炼化一体化企业。三是建设速度全国最快。截至2019年12月,项目一期2 000万吨/年已全面投产,二期2 000万吨/年开工建设,三期正全面启动前期准备及谋划工作,是目前全国石化行业建设速度最快且安全可靠的项目。

3.以扩大油气储运规模为重点的国际油气储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目前,浙江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气能源中转基地,旨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国际经济血脉畅通。一是建成全国最大的石油储存基地。开展石油储备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研究,推动规划1 450万方的黄泽山油品储运项目建设,引进国际大型石油企业,把国际油田搬到“家门口”。目前,油品储存能力达到3 100万方(约2790万吨),其中岙山岛国家石油储备规模800万吨。二是打造全国最大的海上LNG登陆中心。已建成新奥LNG接收站一期项目,年处理能力达到300万吨,二期200万吨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全部投产后产能占浙江省的50%,成为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浙江省重要的气源基地,为保障长江沿线城市用气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积极开展LNG产业发展和码头布局规划研究,目前舟山已有4个码头已列入交通部规划。

4.以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为突破口的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浙江自贸试验区努力打造国际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中心,目前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大加油港和全球第八大加油港。一是加油规模跃升全球第九。2019年,在全球沿线港口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量都下降的情况下,舟山却呈现逆势增长的态势,达到410.3万吨(2014年之前只有4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总量40%;结算量624.6万吨,占全国50%以上,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更具标志意义的是,舟山在2018年成功跻身全球第十大加油港的基礎上,实现了“更进一步”,跃升为全球第八大加油港。二是加油增速全球领先。2016年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量为106.4万吨。2017年自贸试验区设立后,供应量提升为182.8万吨,同比增长71.8%;2018年再次跨越式增长,供应量达到359.3万吨,同比增长96.5%,连续两年增速全国第一、全球领先。[2]2019年受到低硫换油期影响,供应量为410.3万吨,增速放缓至14.2%,而全球大多数港口都是负增长。三是加油效率比肩国际最高水平。目前,舟山完成一票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业务时间在12小时以下,最快8小时完成,加油效率全国最高,基本与新加坡持平。而自贸试验区改革前平均是2-3天,且供油企业需要前后跑4次审批窗口,递交二十多张纸质单证。此外,通过加油带动了生活物料补给、船员轮换等综合海事服务效率同步提升,目前完成一单综合海事服务时间为25.5小时,效率已基本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5.以油品等大宗商品贸易为核心的跨境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大宗商品为贸易载体,大力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有效扩大人民币结算量和使用范围,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019年,浙江自贸试验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达960亿,同比增长31.9%,占浙江省11.4%(自贸试验区成立前不到浙江省1%),16家银行开办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惠及面拓展至浙江省九百余家企业,业务范围扩展至49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浙江省跨境人民币结算和跨境融资业务的重要通道。

(二)探索创新了具有全国示范引领作用的油气体制改革新模式

1.投资管理领域。一是率先在全国创新保税船用燃料油经营新模式。作为全国唯一试点城市,承接保税船用燃料油经营权限下放,制定《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已批复9家地方牌照保税船用燃料油经营企业,成功引进新加坡协力石油公司参与合资,打破多年行业垄断局面。二是率先在全国开展原油非国营贸易资格试点。成功争取同意批复2-3家企业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和配额。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顺利获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浙江物产中大石油有限公司获批全国首家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企业资格。浙江浙石油贸易有限公司资格申请商务部已完成公示。

2.贸易便利化领域。一是油品贸易领域多项便利化改革创新举措被全国复制推广。创新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运输工具(船舶)“一单四报”,船舶进出境申报数据项减少66.7%;率先开展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境通关无纸化和口岸港航通关服务一体化“4+1”功能,船舶通关时间从16小时缩减到2小时,在全国推广;率先在全国完成“两步申报”改革试点的首票申报,企业从准备申报到准予提货整个流程由原来的4小时缩短至1分28秒;在全国率先试行并推广应用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系统,海关、边检、海事等口岸监管查验从多次登临变1次联合登临,执法时间从3小时以上压缩到1小时以内。目前,舟山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24.61小时,出口为1.31小时,分别比2018年12月份压缩27.3%和44%。二是针对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业务进行了一系列“全国首创”的改革创新,加油通关效率超越新加坡。创新推出跨关区港区直供、不同税号保税油品混兑、保税油“一口受理”平台、申报无疫放行、港外锚地供油、一船多供、先供后报、一库多供、油库功能整合、两仓库容“总量核准、动态管理”、进境保税油检验监管制度等油品贸易便利化举措,推动国家出台低硫燃料油出口退税政策。目前,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通关速度已跻身全球一流,在船只能顺利进港如期加油情况下,通关仅需6小时,比新加坡还快2小时。以“进境保税油检验监管制度”为例,实行这项改革后,舟山港口效率可提升20%,每年为企业节省1000小时、近300万美元成本,2020年1月6日《人民日报》对此也进行了专题报道。

3.事中事后监管领域。一是研究制定多项监管创新制度并上升为全国标准。制定出台全国首个《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油供应业务操作规范》《船舶燃料油加注系统计量技术规范》《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管理办法》及《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燃油供应标准合同》,并推广成为全国行业标准。二是针对油气产业专门制定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制定出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贸易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办法(试行)》,健全完善了“综合+专业”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切实加强风险防范。

4.金融领域。一是在全国率先开展油品贸易跨境人民币支付便利化试点。针对油品贸易允许仅凭《跨境业务人民币结算收/付款说明》或支付信息清单,即可直接办理资金结算(转口贸易、退款除外),以及人民币资本金、全口径跨境融资及境外上市募集资金调回等项下人民币收入在境内的合法使用,企业无需事前、逐笔提交真实材料,最大程度实现支付便利化。二是在全国率先开展油品转口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参照国际惯例,降低油品转口贸易企业准入条件和压缩真实性证明材料审核时间,企业无需再提供难以取得的正本提单、仓单等物流凭证,首单业务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2764.65万元。三是在全国率先开展“境外船供油”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突破船供油业务地域限制,将船供油业务加油港口拓展至“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港口。突破传统监管对于物权单据要求的限制,根据国际惯例以油舱送货单BDN或LOI单据办理“船供油”业务的资金结算,首单业务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近4000万元。四是在全国率先打造油品交易领域首个区块链“仓单通”融资平台。将提货单及仓储货物转化为标准化的区块链电子仓单,质押给银行获得融资,实现线上挂牌交易、线下实物交割和质押融资同步进行,有效减少传统模式的交易环节,提升安全性、合规性和时效性,首单业务涉及金额543.03万元,利率4.35%。

(三)打造形成了以世界油商大会为样板的油气产业国际合作新平台

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开展专业化、精准化、产业化招商,连续召开三届世界油商大会,成为我国油气企业最集聚的区域。一是集聚了一批油气企业。已累计新增油气企业六千余家,是自贸试验区挂牌前的9.2倍。二是引进了一批世界油气巨头。吸引了包括沙特阿美、BP、托克、霍尼韦尔、道达尔、嘉能可等世界油气巨头企业参与投资建设。三是落地了一批重大油气项目。三届世界油商大会累计签约项目66个,协议涉及总金额2 797.3亿元人民币,涵盖了石油化工、油品贸易交易、海事服务、LNG综合利用等油气全产业链。截至目前,已有22个签约项目落地实施。

三、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战略定位要求和交付的重要任务目标,与社会和市场主体的预期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开放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缺乏有系统集成性的改革创新举措

目前,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改革创新,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突破,已经基本打通了原油非国营进口、加工、成品油内贸等环节,但在外贸、交易等领域仍旧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油气市场开放制度政策体系。如在成品油出口方面,目前国家层面还是只允许4家中央企业进行出口。在当前国内炼油产能过剩的形势下,扩大成品油出口,不仅有利于确保国内成品油市场稳定,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国内炼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3]

(二)压力测试空间还需进一步释放,缺乏有实质突破性的改革创新举措

由于我国对油气领域的特殊管理体制,浙江自贸试验区实质突破性的改革创新和压力测试力度仍然不够。如在油气交易模式方面,浙江自贸试验区打造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是国家明确赋予的改革任务,目的是构建我国多层次的大宗商品交易制度体系,争取国际油气市场定价话语权,应该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风险等前提下给予一定的压力测试空间,但目前国家明确禁止交易市场开展连续竞价等交易模式创新。

(三)国际通行规则对标还需进一步加强,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改革创新举措

浙江自贸试验区打造油气全产业链,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倒逼我国油气行业转型升级,从而提升我国油气资源全球配置能力。但通过对标新加坡等国际油气产业发达国家的通行规则,我国油气产业在税收、金融、交易等支持政策,依旧缺乏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在油气产业税收政策方面,新加坡凭借实行单一税制和低税率的政策安排,吸引了众多跨国石油公司总部入驻,而浙江自贸试验区还没有充分对标国际通行税收政策,在参与国际油气贸易竞争中存在较大差距。

四、浙江自贸试验区推动油气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20年3月2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若干措施》(国函[2020]32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4]在油气投资、通关、贸易、交易、金融以及船舶补给等全领域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将有效解决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过程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指导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改革授權和系统集成力度,推动国务院文件有效贯彻落实

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围绕《若干措施》制定具体落实细则和管理办法,加强创新举措的系统集成,给予浙江自贸试验区更大力度的改革授权,提高浙江自贸试验区在油气等大宗商品领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动《若干措施》有效落地实施,尽快发挥政策红利。

(二)对标国际通行规则,给予浙江自贸试验区在油气等大宗商品领域改革更大的压力测试力度

浙江自贸试验区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在油气领域改革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议在充分保证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前提下,对照国际油气等大宗商品行业通行规则,在交易、金融、税收等制度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压力测试空间,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改革试验田作用。[5]

(三)加大市场开放力度,提升浙江自贸试验区在油气等大宗商品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浙江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动我国油气市场开放,陆续突破了一系列政策障碍,显著提升了自贸试验区油气贸易发展水平。建议国家在石油储备模式创新和成品油出口资质配额方面,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加快我国油气全领域的市场开放进程。

(四)强化法制建设保障,确保浙江自贸试验区在油气等大宗商品领域改革创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建议全国人大出台我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条例,协调和解决中央事权与地方实践的矛盾,确定改革创新的合法路径和监督机制,在加大压力测试的同时,落实容错机制,使浙江自贸试验区推进油气等大宗商品领域改革创新得以常态化。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7-03-31.

[2] 戎珈萱.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9.

[3] 丛新兴.对加快中国成品油市场化改革的思考与建议[J].国际石油经济,2018,26(12):19-22.

[4] 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若干措施的批复[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0-03-16.

[5] 叶 芳,Jaepil Park.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更大改革自主权的若干思考[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35(6):30-33.

[责任编辑:方 晓]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加快建设适应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工业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