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语言论证与后现代相对主义的关系辨析

2020-11-23 01:48庄睿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后现代

【摘  要】本文基于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中所提出的“私人语言论证”研究,分析其两个本质特征:私人性与感受,划分 “私人语言”概念中纯粹的个人领域,展开“私人语言”感受的抒发性的解释和论述,并对“私人语言”是一种“伪语言”的观点从理性假象判断上进行剖析,延伸到后现代相对主义影响下的理性逻辑变位问题,论述在后现代主义的时代背景下,“私人语言”的社会化价值及其必要性。

【关键词】私人语言;私人感受;后现代;相对主义;抒发

引言

提起“私人语言”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正式提出的,我们可以在《哲学研究》第243节看到这样的叙述:“这种语言的单词所指的应该是只有说话的人知道的东西,是他的直接的私人感觉。因此,另一个人是不可能懂得这种语言的。”而接下来,他对这种语言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来证明他的观点,这段论述通常被称为“私人语言论证”、“反私人语言论证”或是“私人语言问题”,在这里,我们主要取“私人语言论证”这一表达方式。

在“私人语言论证”提出之后,人们便加大了围绕“私人语言”为主题的讨论度,但是,“私人语言”这一概念其实并不是维特根斯坦的突发奇想,通过分析这一概念我们便可得知,维特根斯坦借由讨论这一问题其中包含的“私人性”和“感觉”两大特征,意在解释一种认识论领域上的问题,即“语言-心理”上的关系。所以当人们在认识论领域上持有这样一种观点:语言是用以表达、指代人类内心的心理活动,并认为语言的含義就是心中所想,那么这种观点便是一种“私人语言”的雏形。

1.“私人语言论证”中纯粹的个人领域划分

《哲学研究》中关于“私人语言”的论证,维特根斯坦在前文中先是列举了“独白”、“自言自语”等语言形式,确认它们其实是公共语言的一个变种,别人可以对其进行观察、倾听后进行理解与翻译,这并不同于他随后提出的“私人语言”。所谓“私人语言”,它的内涵是基于一种“私人感觉”下的产物,这种基于“某人直接的私人感觉”的语言是不可能被别人听懂或是理解的。

关于如何鉴别“私人语言”,可以参考英国哲学家哈克对于“私人语言”概括的三个特征来把握:“(1)这种语言的内容是只有说话者自己知道的东西,因而它是仅仅为说话者使用的语言,其中的所有语词或记号只为说话者自己所理解;(2)说话者使用这种语言是用于指称他当下的私人感觉,这种感觉不仅无法被他人所理解,甚至说话者本人在不同的时间或地点都可能对相同的感觉有不同的理解;(3)这种语言是完全无法交流的,因为任何他人都无法理解这种语言,既不知道语言的内容,也无法知道说话者的私人感觉。”

正是基于这三点特征,才足以构造所谓的“私人语言”,但是这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也许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语言,因为它既无法使用又无法言说交流,但是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理解,它是作为一种抒发性的情绪符号来记录、刻印我们当时感受的话,这便形成了一种基于感受者本身的“私人语言”,而符号的表达方式——即代表着语言规范成立与否,在这一基础上答案变得不再唯一。

从语法运用的角度来说,“私人语言”完全如维特根斯坦所说,是一种伪语言,但是如果从个人领域的“感受性”角度考虑,这仅仅是一种无实义的抒发性语词,这种语词的自然抒发就有如语言中的感叹词一样,是人的一种快速的反应,也许短暂的一次抒发过程自己都不会有所意识,那我们是如何认识到有这样一种“私人语言”存在的呢,这自然和语言最初的形成来源及其本质是一致的。语言是一种经验性的产物,通过不断的经验,我们会逐渐学习和认识到我们所做出的反应与我们当时所具有的感受的相关性,并且将这种相关性通过想象的方式联系到一起。如果在认识论层面上来谈论这种联系的话,休谟并不认为这种相关性构成的是逻辑上的因果性,这种相关性其实是事情之间的前后联系,与“私人感受”同时存在的所谓“个人领域”下的经验性。

2.“私人语言”中基于“私人感受”的理性假象

正因为“私人语言”其中包含的个人领域的鲜明划分和经验事实的特征,使得“私人语言”被视为一种“伪语言”的存在,它其实是由“私人感受”作为驱使,不去考虑语法规范而首要满足抒发欲望的一种言说模式,这对语言中的规范性和确定性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保罗·博格西昂针对后现代哲学中“确定性的丧失”这一现象,提到了“同等有效论”这一认识论观点:“认识世界的方式多种多样,内容迥异却同等有效。”从抒发情绪和感受这一目的来说,语法规范的有无并不能影响这一目的的达成,而两者各自都可以形成一套独立的体系,分别以逻辑和经验事实的途径展开,这种同等有效论的提出点醒了人们: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认识方式都是约定俗成的和人为的,就可以知道,原来我们的知识并非源于客观实在,而是源于我们自身。

“私人语言”基于“私人感受”这一点,便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它不被别人所理解和懂得,当一个人在抒发自己的“私人语言”时,他只清楚自己当时的感受,并从而了解和熟悉“私人感受”与“私人语言”的相关性。而即使是十分熟悉自己的“私人语言”的人,也无法对于其他人的“私人语言”进行理解和学习,这便导致了一种剧场假象:每一个人都倾向于做出一个虚假的判断,即认为自己的“私人语言”是一般化的“私人语言”,并基于这种判断在“私人语言”已经完成了它的工作之后,反过来对它进行理性上的描述。而这种判断,恰恰是后现代相对主义的核心要素。

3.后现代主义中理性逻辑的变位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在人文社科领域包括伦理学领域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利奥塔认为,“后现代”中的“后”字并不是指时间意义上的“后”,也不是指“返回”和“重复”,而是指“分解”、“回忆”、“变形”。因而,“后现代”意味着对“现代”的分解、回忆和变形,它意味着一种承接和转向。这就表明,“后现代”是对“现代”的怀疑和批判,但它并不完全弃绝“现代”。而在后现代的思潮影响之下,语言作为人类社会得以有序存在的根本之一,其中蕴含的理性逻辑也在发生着变位。

另一方面,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主义盛行的多样化时代。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很多人都觉得很难对一个人或者一个行为作出一个正确或者错误的判断。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正确或者错误的理解,根据这种理解来做出相应的选择,而这些选择本身并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之分。现今流行的各种理论都有各自的核心概念和原则作为前提,在这些概念和原则之间并没有公认的衡量标准,当不同理论的核心原则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似乎没有合理的方式可以衡量它们的是非。语言的语法规范等公认的衡量标准虽然没有被舍弃和否决掉,但是语言的本质和目的却发生了变化。

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开始,整个西方哲学就陷入了一种先验的追问朝向:“这是什么?”语言中语法规范的工具化使用,强调了以理性的思维去认识世界的方式,去进行追问“某某何以可能”,它的“根据”、“规律”是什么,它如何进行定义,“这是什么?”这样的追问方式其实是一种基于语法规范下的形式化的理性。

到了后现代,随着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潮的兴起,哲学家对于语言有着新的解读,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是人与生俱来就存在于其中的东西,人就在语言中,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存在,人只能存在于语言之中,人也只有在先在于他自己的语言的引导下,才能理解自我和世界。

4.后现代相对主义中“私人语言”的必要性

维特根斯坦在“私人语言论证”中举出“痛”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这种“私人感受”的不可传达性,是对“私人语言”确定性的一种质疑和反驳。但是把这个例子换到后现代的哲学环境下,“痛”这种“私人感受”的不可传达性本身已经被承认,而确定性也不是时代对于问题讨论的一种追求和目的,取而代之的是创新性和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对于多样性的追求背后,原因是愈发多元化的社会现状的敦促,并且是与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多元化趋向密不可分的,这种多元化的趋向主要以文化为载体,语言行为为主要工具表现出来。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与此相对应的,便出现了文化多元主义,其主要观点强调的是,存在多种多样根本不同且不可归并的文化。

文化多元主义代表着对文化多样性的描述和认同。人们基于此观点下,可谈论不同范围内的文化多样性,而这种观点当然也成为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大重要的影响因素,为相对主义在后现代主义的这块土壤上提供了足够的养料。

5.结语

维特根斯坦提出的“私人语言”在这种时代要求下不仅不像其所质疑和反驳的那样销声匿迹,反而因为当时的这些质疑和反驳的声音对“私人语言”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私人语言”的本质特征。从感受到“痛”这一感觉,再到用“私人语言”对其进行反应抒发的过程,就好比“联想一个算式”或是“输入一串密码”一样,是一种经验事实,我们既无法理解别人给出的算式含义,又无法得知除自己以外的人的密码,我们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对自己的“私人语言”的重复、模仿与熟悉。这种基于“私人感受”而形成的抒发性的言说方式与后现代相对主义的多样化趋势十分契合,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便宜和频繁也形成了文化多样性的土壤,使得“私人语言”成为了一种主体性的彰显途径,人们变得更加积极的选择“私人语言”这样的一种抒发性的途径来表达并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这便是“私人语言”在后现代相对主义的多样化要求下体现出的社会化价值。

参考文献

[1][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美]保罗·博格西昂.对知识的恐惧——反相对主义和建构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4]韩林合.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解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江怡.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6]江怡.维特根斯坦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7]张学广编著.维特根斯坦:走出语言囚笼[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8]盧风.文化多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04):1-5.

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项目名称:私人语言论证与后现代相对主义的关系辨析;项目编号:CX2020SP141)资助。

作者简介:庄睿(1995-),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2018级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后现代
赛博朋克电影的美学与文化建构
符号像落叶般飘散
90后现代病症
不重样的千纸鹤
现代舞艺术的源流与特质分析
后现代视域下的网络综艺节目及其反思
新古典主义家居风尚
中国企业将会“后现代化”
第九届全国美展雕塑展的后现代思考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