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研究

2020-11-23 07:35陈菲
科技风 2020年31期
关键词:自由贸易港中国梦海南

摘 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海南的重大战略使命。这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为了提升海南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协调海南与全国区域之间的发展,更好发展海南岛,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而提出的一大战略举措。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征程中、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改革开放思想、坚持党的领导等思想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提供思想引领。以特区精神、改革精神、琼崖精神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提供精神支撑。

关键词: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国梦

一、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背景

2018年4月13日,习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习总书记“4·13”讲话发表后,提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这一重大战略举措。海南获得了史上最好的发展期,迎来成长发展的壮年期,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新阶段。

二、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思想引领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思想

党的十九次代表大会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习总书记在“4·13”讲话中,提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符合海南发展的历史定位。

建国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海南地处南疆,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开发,经济和教育相对全国而言都是比较落后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开始重视海南的发展。邓小平曾指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经过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海南也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之从前大幅度的提高,娱乐生活丰富多样,社会风气更加开放自由。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南的发展更是迎来了史上最好的机遇期。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力图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一张亮丽的明信片,就必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引领下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使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与中国梦的实现相结合。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奋斗。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宗旨,发展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从而使人民拥护党的执政地位。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任何改革都将成为泡影。只有想人民所想,尊重人民群众的声音,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才会从思想和行动上积极支持并踊跃投身改革。从而激发人民群众投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热情,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海南自由贸易港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的思想

近代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中国要想繁荣富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向其他國家学习先进的东西,并且吸取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海南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全岛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依靠改革开放打开祖国的南大门,让海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海南。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是海南不断创新对外开放思路,扩大开放领域的过程,开创了对外开放新局面。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才能使海南的各项事业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更好地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

(四)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引领

海南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正确方向。邓小平曾说过:“搞好安定团结,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把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发扬起来,坚持下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搞好国内安定团结,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前提,也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带领人民投身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将党的科学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相结合,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齐心协力出谋划策,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广大党团干部要学习和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更好的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所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而努力奋斗。

(五)坚持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引领

衣食住行是人类得以生存的首要前提,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则是人类赖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海南美丽动人、令人神往的生态环境是许多人心中向往的度假胜地,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也是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一大亮点。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必须加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海南的自然生态特色,建设一个体现中国特色,又具有海南本土风情的自由贸易港。因此,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精心呵护海南的自然生态资源,使海南的美好生态环境与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相结合,使海南岛真正成为海南人民宜居的故乡,成为中华民族的南方宝岛花园,成为世界人民向往的度假胜地。

三、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精神支撑

(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是海南在经济特区建设中逐渐锤炼出的思想灵魂和精神风貌。它不仅属于已经书写成历史的过去,属于可把握的当下,还有正在前进中的未来。海南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就坚持从本地具体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地域环境,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在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有了敢闯敢试的精神,敢为人先的斗志,党中央的支持和科学谋划,党员干部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斗志,以及人民群众支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热情,还必须要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发展的硕果。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改革精神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一个重大成就,就是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岛地域环境的科学发展之路。这主要得益于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领导人民群众进行艰苦的奋斗。“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我们党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思想固化且脱离实际,最后发生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方面,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一心一意搞建经济建设,体现了我党实事求是的对真理不断追求的精神。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正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改革精神指引下不断探索发展的。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同样要以改革精神为指引,不断探索出一条符合海南地方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更好的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

(三)不畏劳苦、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琼崖精神

琼崖革命精神是琼崖革命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遗产。这种精神贯穿于“红旗不倒”“孤岛奋战”“红色娘子军”等奇迹中,主要体现在信念坚定、顽强拼搏;依靠人民群众;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等,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比如,在琼崖革命领袖人物身上,冯白驹与群众联系紧密、求真务实、兼续谨慎的精神。这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时代,也尤为珍贵,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需要一批思想先进,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党员干部带动广大人民一同齊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埋头苦干,不畏劳苦,甘于奉献,为实现海南更好更稳更快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结语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必须结合海南的本土特色发展经济,必须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来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必须以敢闯敢实,敢为人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畏劳苦,甘于奉献的精神为支撑,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繁荣富强。为提升海南人民的物质生活、丰富海南人民的精神追求打下坚实的基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同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2018-4-13.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2018-11-18.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1:239.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239.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外文出版社,2014.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陈菲(1994—),汉族,海南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港中国梦海南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自由贸易港的发展方向探究
59国免签游海南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析
关于我国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贸易港的思考
热带宝岛海南
张家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型探析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