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著学写作之声音描写

2020-11-23 02:04卢兴治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比喻赏析

卢兴治

声音本属于听觉,是一种无形无味无色的东西,难以让人用文字去描述,可是优秀的作家却能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去描绘,并让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让人感叹语言的神奇。我们不仅生活在一个充满光影和色彩的世界,更是生活在一个时刻充满各种声音的世界:虎啸猿啼、燕啭莺歌、风雷相扣、水石激荡、管弦丝竹、戏鼓钟磬等,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遐想,且看名家是怎么描写声音的。

【经典呈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技法赏析】

“嘈嘈如急雨”、“切切如私语”,形象的比喻给人无穷的想象,“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琵琶声仿佛一粒粒的珍珠滴落玉盘发出的声音,形象而真切。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描写了琵琶音由流畅变为冷涩,由停顿转为雄壮,到最后的戛然而止,充分表达了琵琶女演奏的技艺高超。读着诗句,那琵琶弦上的秋夜诉语似乎顺着时光的流水流进我们的耳中。

【仿写片段】

那一次,我去听音乐会,起先是钢琴独奏,琴声悠扬而深远,像天上的白云轻轻地飘荡。接着,琴声变得急促而有力,像暴风骤雨般从天空骤然落下,我的心也随之紧张起来,一阵暴风骤雨过后,琴声忽然变得平静,像山间的溪流,缓缓流淌,似从心间流过,让人顿觉心情舒畅。忽然,琴声变得高昂起来,像是千军万马奔腾于广阔无比的原野上,仿佛一匹匹骏马奔驰,又似千万条船只驶向大海……

【经典呈现】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着,而且声音越响越大起来。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

——鲁彦《听潮》

【技法赏析】

先写海潮渐渐开始,用“汩汩”这一拟声词来描摹,又用了“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的比拟手法加以具体化,接着用“铃子、铙钹、钟鼓”作比,写出了海潮声音的越来越大。接着写海醒来了,通過拟人手法来突出大海的声音:“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最后,海潮的声音达到极点,“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通过一连串的比喻和想象,把海潮声音具体化,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

【仿写片段】

可怕的暴风雨来临了!

房间里,人们都在静静地看书,突然,“啪啪啪”一阵猛烈的声音打破了房间的宁静,人们都赶紧跑过去看,原来怒吼的狂风把窗户上的玻璃打碎了。人们都惊慌失措起来,有的人蹲下去,捡起碎片,摸着脑门沉思起来。有的人大声嚷着:“这可怎么办呀……”宁静的房间变得热闹非凡。“哗啦,哗啦!嘭!”雨夹着闪电和雷声,越来越凶猛了,像一头愤怒的狮子冲了过来,就好像给人们的议论声伴起了奏。由于房子旁边就是大海,所以也能听见海浪声,“哗哗哗”,平静的大海生气了,浪花“啪啪”地跳起了舞蹈,一朵一朵打在岸边上。天越来越黑了,“轰轰轰”,天空上敲起了大鼓,房间里的人都坐立不安,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只有几只无家可归的鸟儿在天空中惊恐地飞着。

渐渐地,雨小了,海浪声也慢慢听不见了,天上也不再敲大鼓了,又恢复了原来的宁静。海边的椰树上,“叽叽叽”,鸟儿们兴奋地叫着,房间里的议论声也消失了,人们又开始看书。

可怕的暴风雨结束了,雨过天晴,美丽的彩虹桥挂在天边。

【经典呈现】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也是极近的,极洪大的也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陆定一《老山界》

【技法赏析】

先写所见,三种景物都作了比喻,星星比作“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山峰比作“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山谷比作“一口井”。接着写所闻,声响难以描摹,用比喻才显得形象直觉:“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奇特的高山景色,多美啊!目的是什么呢?为了烘托出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仿写片段】

蓦地,极其轻微的鸟鸣声并不强烈却清晰地传入了我的耳朵,柔柔的声响却很清脆,仿佛初升的朝阳那般蕴满活力。我愣了愣,发现声音的来源是树桠上的鸟窝。刚刚出生不久的雏鸟正唧唧喳喳地探出身子张望着外面的世界。而那微弱的鸟鸣声在这个僻静的地方显得格外清楚,一下一下,清丽的音质仿若长笛一般和谐清脆。那里面,包含着生命的欣喜、渴望、希冀、憧憬……是最朴拙无华的声音。

【经典呈现】

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叶君健《看戏》

【技法赏析】

“滚”、“滴”、“溅”、“落”本来是用来修饰可视物的,这里用来修饰歌词不能不说是创新。作者巧妙地借助一个比喻,将无形化为有形,将无形的歌声比喻为有形的珠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梅兰芳的歌声字正腔圆,珠圆玉润。

【仿写片段】

唱了十数句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越唱越低,越低越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

【技法梳理】

我们的生活着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在写作中也常常要描写声音,那么如何去描写好声音呢?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直接描寫,巧用拟声词。

巧用“拟声词”来摹绘“声音”,是描写“声音”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常见的方法。何立伟的《白色鸟》中用“格格格格”描绘两少年纯真的笑声,用“嘶嘶嘶嘶”摹绘蝉鸣声,用“嗡嗡营营”来摹绘蜂鸣声,用“咚”摹拟石头落水的声音;江囗涣的《鹤群翔空》中用“飕”描绘苍鹰急速翻飞似箭冲进鹤群时发出的响声,沈石溪的《斑羚飞渡〉里用“咩一一一咩”来摹拟斑羚羊的鸣叫声。

二、运用比喻,以声写其声。

要写好声音,让读者如临其境,将无形无味的声音写得形象感人,就要用恰当的比喻,比喻的运用不但使文章更为形象传神,更在于让读者产生联想。简媜 在《夏之绝句》中写“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响,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而对“蝉唱之声”运用比喻非常精彩:“歌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幽游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顷刻见,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

三、运用通感,以形写其声。

人的感觉器官是相通的,用到文学作品中,可以将各种感觉相互联通,这就是通感。声音本属于听觉,可以转化为视觉或者嗅觉,用视觉来写听觉,使文章更为传神、新颖、别致,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如 《老残游记》第二回描写白妞的绝唱中大量运用了通感的修辞,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她演唱的精神魅力。如写白妞初唱时不甚大的声音,让人感到舒坦欢畅,“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写白妞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尖细高亢、刚劲有力之声让读者不难想像。又如鲁彦《听潮》中“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月光”、“晨雾”、“微风”、“落花”,本给人作用于视觉的形象,作者却将其用来描摹用于听觉的温柔的海潮声,给人一种仅通过听觉无法感受到的亲切与温情,精妙之极。

猜你喜欢
比喻赏析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书画作品赏析
买椟dú还珠
比喻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含“子”惯用语“人”称种种
作品赏析
动物妙喻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