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传统拳术课程化研究

2020-11-24 04:08陈浩群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拳术技击传统武术

陈浩群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65)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遗留了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传统拳术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拳术的发展是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是对传统武技、武德及武道精神的扬弃,不仅有利于传统拳术的发展,而且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很有裨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构建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宣言,并提出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创造与文化进步。传统拳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武术的优秀代表,其今后的传承与发展是新时代文化构建的一个重要课题,体育院系中武术专业的存在无疑为这种文化的永续及发展提供了无限便利的条件,使得传统拳术有必要系统地进入大学武术专业教学课堂,传统拳术的课程化势在必行。

1 传统拳术的价值

1.1 传承和发扬技击技术与套路艺术

拳术就是徒手格斗的技术,是研究攻防技击的技术,所以谈到拳术,它首先是一门技术或者技艺,而且这门技艺中包含了古人对格斗对抗双方力量优势变化的辩证思考,是中国朴素哲学思想的具体实践。其次,拳术套路的动作美观、舒展,宜于表演,因此它也具有武打艺术的含义。从武术的起源看,武者把攻防技术动作串联起来变成套路,为了易于演练和传习,最终目的还是传授攻防技击的技术[3]。所以传统拳术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它的技击价值。现代竞技拳术常常遭到武者的鼻嗤,正是因为它“中看不中用”,它丢掉了传统拳术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攻防技击的技术。比如,竞技拳术评分的得分点往往着眼于“高、难、美、新”,这与体操的评分要点几乎雷同;再比如,竞技拳术所使用的服装都比较轻、薄、软,为的是增加舞动时的飘逸感,增加观赏性。这些都丢掉了传统拳术的技击涵义,使拳术不能打,不能防。之所以要重提弘扬传统拳术,正是要挽救中国拳术的技击价值,使这门独特的攻防技击技术能够发扬和传承。将传统拳术设计成大学专业课程无疑是传承中国传统武术的最有价值的方式。

1.2 传承与研究拳术健身方法与健身思想

古代练武者十分清醒地知道,要想克敌制胜,自己首先要足够强悍,健康与强壮被练武者视为武打的基础,因此几乎所有的拳术门派都讲究健身锻炼,更有甚者,有些拳术把修身养性作为终极追求,比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把中国朴素哲学的思想引入拳理,在掌握阴阳虚实的变化规律中攻击与防守,同样要利用自然界春夏秋冬和白昼阴阳的变化规律科学地锻炼身体,强调“天人合一”,提高身体与心智能力。在传统拳术课程化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传统拳术的健身思想与方法,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准则进一步研究传统拳术,使学生能够用传统和现代科学的思维去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拳术健身理论与方法。十九大以后,我国体育工作指导方针向体育健康方向倾斜,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以及体育高等院所开始提出“体医结合”新的体育研究和发展方向。比如,由广州体育学院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联合主办的“体医结合论坛”到今年已连续举办了五届。体医结合概念的提出旨在把运动康复与运动锻炼结合起来,促进许多慢性病的康复,从医疗健康的角度重新审视体育运动的功能,为弘扬传统拳术的健身理论与方法提供了新契机。

1.3 传承传统拳术精神并甄别传统拳术的文化价值

从形式上看,拳术是攻防格斗的技术,但其在千年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拳术训练中强调的天人合一、内外兼修、先发制人、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虚虚实实等等不仅仅是技击方法,更是中华民族性格的写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世界上至今没有任何一种体育运动形式能够包含如此之深厚的拳理和朴素的哲学思想。正是因为传统拳术运动具有如此的理论背景,它才更应当被纳入大学武术专业课程,更应当被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动态方式。与此同时,在传统拳术的师傅带徒弟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糟粕随入其中,比如:门派保守思想、师徒封建家长制思想、武术争斗争天下思想。因此,在构建传统拳术课程时,要用科学的文化价值观审视我国传统拳术中所包含和传承下来的种种文化习俗,从而做到合理取舍,摒弃糟粕,传承精髓。

2 传统拳术课程化的意义

2.1 传统拳术的课程现状

传统拳术作为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已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但拳种有限,使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上世纪90年代,在由国务院主导的大学升级合并、规模式发展的过程中,各高等体育院校的武术系或专业又纷纷改制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系,随之需要增加武术的教学时数和内容,为传统拳术的发展带来了一次发展机遇,但在最终的发展上,很多院校增设了舞龙舞狮、龙舟、传统养生等带有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课程,虽然武术仍然是民族传统体育概念下的主干课程,但传统拳术的内容和比重没有明显改变,时至今日,现行拳术课程的内容仍然难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相吻合,也未能很好地发扬拳术的文化传统和技艺。通过对我国10所体育院校的武术系或武术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的统计结果显示:思想品德课占比过高,达28%,占用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大量时间。对于已成年的大学生来讲,良好思想品德很重要,学校不仅要教好,也要让学生学好、做好,但思想品德的形成也不能仅靠说教和灌输,还要讲究方法,应当将其融入拳术专业课的教学之中。中华拳术本来就包含了丰富的正义、谦让、公平、内敛的武德精神,因此,教授好拳术课程,自然也是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加强拳术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使之形成理论、技术与文化融合贯穿的课程体系,才是武术课程建设的正道。从调查来看,武术套路课程主要以国家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等竞技武术的内容为主,传统套路较少,传统拳术更少,而且是根据各体育院校的武术教师所擅长的传统套路灵活安排,没有固定的课程大纲来规范。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主干课程,其所占学分比例还不足20%,即使加上训练课也不足40%,这对于传统武术的发扬不利,对于拳术的发展更不利,而从学生的角度讲,其专项技能的学习机会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

近年来,针对拳术课程的质疑和批评的声音有很多,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现行拳术课程内容过于死板,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缺乏作为;二是竞技武术占据了武术课堂的主要空间,使得拳术难以得到系统传授。 长期以来,学校的武术阵地被竞技武术所占据,导致了"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拳术也得不到发展。为此,应改革学校武术的竞技化模式,并使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传统拳术进入学校[1]。当然,要想使传统拳术进入各级学校的体育课堂,首先要在民族传统体育中增加传统拳术的课程。

2.2 传统拳术课程化的意义

从传统文化的意义上讲,传统武术才真正包含着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精神,才真正具有传承的意义。中华传统武术的拳种有300多种[2],事实上,中华传统武术在大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不仅是民间习武者在孜孜不倦地学习、传承着各个门派的传统武术,而且不习武的人也对许多传统武术拳种耳熟能详,比如: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少林拳等等。传统拳术比现代竞技武术更具有大众基础,也更容易传播和发扬。然而由于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乃至各类体育院校都把竞技武术当作武术发展的核心,从全运会比赛项目到大学武术课程,无处不以竞技武术为主要内容,使得传统拳术成了非主流,而且在许多场合难登大雅之堂,传统拳术实际在走向消沉。所以,开发和建立传统拳术课程的首要意义就在于,从主流体育意识层面挽救中国传统武术,包括传统武术套路、技击精华和其所包含着的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拳术内容庞大,谱系杂乱,民间力量很难将其系统化和有效传播和发扬,只有官方才能真正整理、发扬和传承它,各级体工队和体育院校是能够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拳术的最佳传承主体。改革开放以后,当时的国家体委组织各高校武术专家对中国传统武术民间流传的拳种进行过挖掘整理工作,但其成果并没有被形成课程进行传授和传播,因此这次工作的意义没有得到现实的延伸。

传统拳术课程化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它能够提高和扩展武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他们走向社会之后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大众更需要传统拳术的习练,一方面,民间有着传统拳术传习的基础,另一方面,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大,技击性差,民间形容其为“舞术”,因此社会上最缺乏的是传统拳术的教师和教练。而现实又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民间许多真真假假的传统拳术“正宗”传人,各立门户,普通拳术爱好者难辨真伪,许多门派家传式的武术学校搞得神神秘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拳术爱好者前来追随,而实际水平却良莠不齐。这种现象反映了传统拳术的社会需求之旺盛的同时,也提示我们传统拳术需要有权威或者官方力量来规范和发扬,这足以引起体育院校课程设计者的关注,并积极调整培养拳术人才的方向。

3 传统拳术课程化的实施措施

3.1 挖掘优秀传统拳术引入课程

在300百多种传统拳术中,有些拳术内容丰富,套路美观,自成体系,可以代表中华武术的精华;而有些则自身内容单薄,技击技术较差,可以作为传统拳术资料,但不必引入大学传统拳术课程建设中,因为大学作为传统拳术内容的课时较少,学生学习的精力也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构建传统拳术课程时就要严格筛选内容,把最优秀的拳种引入课程建设,形成最能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武术技击技术的传统拳术课程。有些拳术内容不甚丰富,但在技击方面也有一技之长,对于这样的拳术可以把它的优势技击技术以武术段落或者动作组合的方式引入课程,从而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了解传统拳术博大精深的内容,并有效地吸取各家之长,对传统拳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我国传统拳术内容丰富但也繁杂,许多学者早已对我国传统拳术内容的挖掘与提炼提出过许多建设性意见。有学者认为,我国传统拳术传承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标准化问题,强调在传统拳术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应当厘清传统拳术模糊性、历史性思维与标准化的关系,扫清标准化的主观障碍;从综合标准化视角,运用模块组合原理,以舍弃与拥有、简化与丰富的辩证关系为参照,以反映传统拳术的主要拳种流派为目标,在选取架构该体系的主要拳种的基础上,搭建基础技术通用模块和各主要拳术的功法、套路、格斗类型模块[4]。也有学者提出,传统拳术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标准化问题。标准化是实现传统拳术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得标准者得天下,在现代社会,标准化已成为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拳术套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必须满足当下有该拳术各主要流派套路技术体系的权威古谱和文通武备的权威人士两个条件,以及简洁性、综合性、特色性、美观性和科学性5个特征;传统拳术套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必须尊重传统武术的文化特色、注重武术传统,以及树立文化主体意识[5]。其实,传统拳术课程化的过程也自然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考虑,传统拳术课程化也是对传统武术传承的一个重要贡献。

3.2 邀请民间优秀拳师参与课程建设

我国多年来一直把学历作为衡量人才的最重要标准,这就把许多民族传统文化的传人或者民间优秀艺人拒于人才选拔的门外,他们根本不可能走进大学的盛殿,然而在许多领域,如:中医、武术、民族音乐等等,很多真正的人才藏于民间。在构建大学传统拳术课程时,应当发现并积极邀请民间优秀武术传人参与课程建设,甚至可以邀请他们担任大学拳术课程教师,使现职武术教师与民间拳术大师能够有机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拳术。为此,应当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组成专家组,深入基层去发现并建立民间拳术大师名录,以此名录作为民间传统拳术人才库,并将此库向大学开放,以便各大学从中选择人才,正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

民间拳术人才济济,但水平却也良莠不齐,加之许多无良武术骗子打着什么正宗传人的名号招摇撞骗,发不义之财,严重搅乱了民间武林风。近来出现的徐晓东打假现象可以说是给了武林骗子当头一棒,但也必须看到,徐晓东对中国传统武术技击技艺的蔑视也的确是对中国传统拳术乃至传统文化的不敬。当年王子平打败俄国大力士,霍元甲挫败日本武士的故事都是对中国武林英雄事迹的真实记载,中国拳术早就能够格斗高人,只是当今浮躁社会鲜有人踏踏实实习武练功,提高技艺罢了。所以,在建立传统拳术人才库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对传统拳术人才水平的评价标准,真正选出有高超技艺和系统知识的传统拳术大师。

3.3 在不同地域建立地方院校特色课程

美国各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都很大程度上由大学自己决定,不同大学的不同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的机会。美国的教育是全世界公认的高水平教育,也正是因为它发达的教育造就了他们科学技术方面的遥遥领先,这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国高校,特别是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被统得过死,千篇一律,这不利于多样化地培养人才,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主要原因。在传统拳术课程构建中,我们必须吸取这样的教训,在不同的院校建立灵活多样的传统拳术课程,这是构建新时代特色课程的需要,也是传统拳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所决定的。

4 小结

新时代强调创新发展,2018年7月国务院又提出了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的要求[6],这充分显示了我国科技、教育系统改革的迫切性,这是我们构建传统拳术课程的绝好契机。挖掘优秀拳术,发现优秀传统拳术人才,构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传统拳术课程是当代武术人的共同责任。

猜你喜欢
拳术技击传统武术
拳术论
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
传统武术空白与中国艺术中留白的美学契合
传统武术多元化的历史与现实
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现状探析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浅谈长拳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
罗汉拳秘传技击法(八)
传统技击五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