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究

2020-11-24 16:58万荣县教育科技局孟泽茹
山西电教 2020年3期
关键词:优质教研智慧

万荣县教育科技局 孟泽茹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事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力保障。探索二者的关系意义重大。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在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素质、教育质量等方面大致平衡和相当。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依法、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享有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教育的需求和供给大致相对均衡。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已经实现基本均衡,但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仍存在优质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一是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城乡、区域、校际间在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上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城区学校办学规模过大、存在大班额问题,而农村学校学生流失严重,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二是教师结构不合理。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课程内容设置越来越丰富,但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满足不了课程设置的需求,尤其缺乏音体美、计算机、心理、书法、足球等专职教师,农村教师学科结构性短缺普遍存在。同时,部分农村学校老龄化缺编严重。三是办学条件不均衡。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尽管部分农村学校按国家标准配备了各功能室,但大多配置较低,加之专业教师缺乏,导致部分课程难以有效开展,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音体美功能室等教学设施设备使用率不高,难以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

推进教育信息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征程。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要求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2019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到靶心不散,全力抓好教育扶贫和网络扶贫的结合点;重心不移,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力度不减,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2.0 实现跨越式发展。

推进教育现代化是适应互联网技术变化的要求。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我们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着教育的变革和创新,构建着全新的网络化、信息化的教育体系,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创新人才,被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以信息化推进教育变革,激发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将为智能教育领先发展奠定基础。

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途径,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题的有效手段,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育信息化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凭借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有效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例如,山区的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看到北京名校的课堂视频。教育信息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优秀课程资源,例如,现在国家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就为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优质资源,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选择。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知识以更科学、合理、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育信息化能有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教育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1.聚焦共建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共享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因此,教育部门必须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及网络软件专家作为基础保障,研究出能真正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服务的、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喜闻乐见的优质资源。教育部门要妥善处理好区域资源网、资源库的关系,要互联互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完善各地的资源服务平台,推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抓好远程录播教室建设,储存更多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方便广大师生检索下载,为信息交流和教师协作研究提供服务。

2.聚焦优化升级,打造智慧校园

一是逐步优化和升级数字校园,不断丰富和拓展教育云平台应用,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与校园人文环境有机融合,在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全面渗透信息技术应用,将教育信息化延伸到社区和家庭,建成真正的“智慧校园”。二是加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管理云)的建设,将现有云平台升级为“智慧教育云”,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与共享。结合大数据分析及云平台技术,构建教育大数据仓库,收集、分析和整理学生、老师、家长在云教育环境下的所有活动及行为,探索建设智慧学习、智慧教学、智慧教研、智慧管理等智慧化应用,建构智慧教育云平台。

3.聚焦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探索“互联网+教研”培训模式

一是搭建教研平台。网络教研和传统教研模式对比,效率高、参与范围广,参加教学研究的教师能够借助构建名师工作室、网络评课等多种形式实现参与,可以有效共享教研资源。二是建立同步互动课堂。参与协作教研的学校及教师能够借助视频互动教研,从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展开远程同步课堂互动,随时开展城乡间、校际间的同步课堂及辅导课程,加深师生、师师、生生之间的交流。三是建设名师专递课堂功能。教学资源云平台收集和同步优质资源,实现常态化的专递课堂服务,协助偏远教学点实行原来不能开设的课程。

(2)加强教育信息化培训的针对性

教育信息化的实现,离不开教师信息素养和能力的提高。要坚持不懈抓好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采用远程培训、送培下乡、巡回培训、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计算机和网络基本操作技能,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要大力倡导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工作,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指导教学工作,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优质教研智慧
“优质父母”不能靠培训速成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