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辩式教学 立德树人*
——以一节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为例

2020-11-24 18:12刘丽清
读与写 2020年21期
关键词:政治课立德价值观

刘丽清

(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 福建 晋江 36220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根本任务”,“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学生们能背出、会默写是否就等于实现了“落实”、“形成”和“自信”呢?2019年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提出要坚持8个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来说,很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新课程理念下的审辩式教学是一种新的育人模式,能够化原先灌输式、说教式为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的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用审辩式教学来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呢?下面从一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1.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在思维两难情境中生成审辩式思维

审辩式思维,在“维基百科”这样介绍:“审辩式思维是一种判断命题是否为真或是否部分为真的方式”,从这一介绍可以看到审辩式思维具有“质疑、包容”的特点。在“审辩式”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创设“两难”的认知冲突情境来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思考,通过质疑、包容,上升到道德层面的认识,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比如,在高二《生活与哲学》价“价值与价值观”的学习中,可做出了如下“两难”的情境设计:

在导入新课环节:首先设置情境——“海因茨偷药”,海因茨的妻子身患绝症,但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无钱买药。其次提供选择:海因茨可以选择:A.放弃妻子的治疗;B.偷药,治疗妻子。然后请学生作出选择,思考并简单说明理由,在说明理由的过程中有不同主张的可直接进行提问。在此基础上再创设一个新的情境——海因茨偷了药,是否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呢?分组,发起辩论,让不同是思维进行碰撞。此环节通过设计“海因茨的选择”这一情境,让学生陷入“道德两难”的活动,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做出选择时内心支配自己的那股力量,在思考过程中生成审辩式思维,既达到了导入了新课的目的,暂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又为接下来的教学埋下伏笔。

在新课环节,在讲到价值观导向作用时,设置情境——“饥饿的苏丹”,展示照片(画面是一个苏丹女童,饿毙跪倒在地,在女孩后方不远处,兀鹰正虎视眈眈猎食女孩),文字展示,这个女孩最后是否成为兀鹰的食物呢?设置问题:你认为记者是否应该抓拍这一照片呢?还是应该赶紧施救?这与之前的海因茨分析有何相似之处?这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通过设置两难的道德选择情境中生成审辩式思维进行辩论,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抓住时机对拍照事件和“海因茨”进行升华,表明教师的立场,肯定记者的职业精神,也遵守法律和规则。这既解决了学生思想的困惑,也对学生是一种价值取向的引导,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

2.科学引导,提升审辩思维效度

审辩式思维教学,既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诉求,也符合高考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审辩式思维并非是一味质疑、批评,而是独立性、探究性思维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对教材、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教学展示自己的见解。但是,因为学生的年龄特点,所接触的面较窄,情感易冲动,易受外界不同信息的干扰,看问题一片面,在加上学生学习思维存在个体差异,也有一定局限性,所以教师要给出适当的思维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启动思维,并获得有价值的审辩,带来深刻思考和启迪,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如在学习价值观在人生道路导向作用时,设计这样的情境——“选择人生行囊”的活动:

第一步:罗列行囊——金钱、责任、美貌、快乐、信仰、爱情、家庭、事业、忠诚……

第二步:请学生选出最重要的三个,并进行排序,并思考,选择了这些行囊过后自己会怎么做?(留时间让学生选择和思考)

第三步:请3—5名左右学生回答问题,选择的是什么,选了会怎么做?(注意回答过程中对学生及时评价,并抓住生成性的教育资源。)

第四步:小结。每位同学面对人生行囊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从回答当中也可以看出,每个人会走出不一样的人生轨迹。这就是说——不同的价值观对人生也有不同的导向作用。此设计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进行审辩式思维让其在讨论和合作中学习,力图让学生从惯常的对既定事实的分析和评价,转变为对自己未来未知领域的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价值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融入实际,塑造审辩思维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不是体现在考卷中,应该是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针对学生的思维现实,提供更丰富的实际生活的思维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高中学生思维正处于成长关键期,教师利用多种方法展开思维训练,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矫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故在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设计情境——视频播放“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升华主题,在黄文秀事迹的感染中结合自己所选择的人生行囊进行自我分析、反省和决定,让整堂课从“他人的选择”落脚到学生“自己的选择”,以引起学生共鸣,使整堂课得以升华,充分突出了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最后通过教师的激情演讲(也可以请善于演讲的同学来完成),将整堂课推向高潮,为教学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留给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设计与学生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及教学内容相吻合的“道德两难故事”,引发学生审辩式思维,在学生出现意见分歧和失衡时,教师应启发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和辩论,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同时,当学生能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后,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让学生将视角由他人落脚到自己,才能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德育用灌输的方法,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政治课立德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