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界下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

2020-11-24 22:51赖荣亮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核心素养

赖荣亮

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教育部于 2014 年印发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为“培养什么人”问题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那么如何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论框架真正具化与实化,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构建的课程,在学生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过程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而且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将核心素养的理念渗透于教育的各个环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将核心素养的理念渗入到不同学段与学科的课程标准之中是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主要思路与着力点。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了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关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2]。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各学科核心素养理论的涌现,也促使人们开始探索教师核心素养的问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作为人的教育历程中最后一个学段的高校,如何在体现中国核心价值观及体育学科特质的前提下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升华与推广,则显得尤为必要。

1 核心素养内涵

1.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是在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下,结合本国文化特质的重要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与民族性。它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构成,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3]。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的、可持续的、必要的能力素质。尚力沛等认为:核心素养是个多元的设计,是个体通过教育的途径习得的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形态[4]。我国核心素养的理念也是以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为主心骨,立德树人,为国家培育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时代之需,现实使然。

1.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是一个糅合多种关键能力的素养复合体,是跨学科或者多学科融会贯通的合力教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的建立,为各学段、各学科的核心素养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是当下的科研热点,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相关理论研究的结论也会出现交叉同质性的结果。学者于素梅认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初步理解为体育与健康素养,可以具化为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3大维度。并可在学科教学和学生的多元化培养中得以实现[5]。学者燕凌、马克等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应包括三个要素: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保持并传递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将体育精神融入生活的能力[6]。二位学者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结论都界定于运动、健康、体育精神三个方面,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包括《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的体育学科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维度的核心素养,也体现了体育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前期研究者们科研成果的凝炼。

2 核心素养视界下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的挑战

毛泽东同志在其《体育之研究》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由此可见,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是对体育教育功能的高度概括。岑艺璇,张守伟在其《国外核心素养框架下体育教育改革的探索》一文中向我们提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2015 年发布的一份《高质量体育教育:决策者的行动指南》报告,在报告中指出:体育是将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与价值观的学习与交流相结合的唯一一种方式;积极倡导和实施“高质量体育教育(QPE)”政策,是学生获得核心素养,促进21世纪教育发展的理想途径[7]。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了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要实现体育强国这一梦想就必须增加社会体育人口的基数,而社会体育人口基数提升离不开学校体育(特别是大学体育)的作用。作为引领社会生活时尚和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大学生群体,普遍都会被广大民众认定为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因此,包括体育教育在内的大学阶段各类教育,必须立足中小学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人的选择机会的増加和对人的全面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学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序列,施行的不止身强体壮的教育,还有其育心、守纪、修德的教育外延。为此,要依据时代特征和学校体育现状,把中国特色的核心主义价值观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对于学生来说,核心素养获得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教育场所不断地积累沉淀和内省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持续终生的过程,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在某些特定能力的培育上表现出显著的学段性差异化特征,这也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而在这有目的性的教育转化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

核心素养的提出,使人们从人的角度思考教育,立德树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使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为服务国家教育强国大战略重新思量如何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建构体育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这对体育教师特别是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新的挑战。

2.1 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嬗变

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主属关系的不同,背后反映的是教学理念的主导问题。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过度强调教师在知识传授中的权威性与主导作用,学生只能如工厂生产线中待灌装的器皿,被动地、刻板地接受知识。目前,在应试教育的惯性导向下,当下的课堂上确实不少这样的情况,教师夸夸其谈,照本宣科,一切为了考试的选择性的教学,学生也淡然接受,不曾思辨。而作为实践性最高的体育课程,本应通过户外运动情境教学中达到“做中学”的教学效果,但,也深受应试教育的荼毒祸害。学生对于要考试的运动项目会在体育教师的严格要求下进行练习,对于是否掌握提高到能熟练运用的程度则不想再付出更多的汗水;对于可以指导其受用终身的科学锻炼的健康理论则人为地摒弃,完全就是为考试而练,缺少对体育学科文化底蕴的厚积,也就是为什么学生们都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所在。这样的体育,其“健康、安全、竞技、娱乐、规则、团队”的教学目标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高校体育又如何依据大学生的具体学情去上好体育课呢?

核心素养理论为高校体育指明了改革方向,解决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更加坚定了高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中心地位。教育的受众是人,不是知识,教育应是对其中最活跃的元素——人的关注,教育场所资源的配置都是围绕着人,“以学生为中心”而开展。那么,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是每所高校面临的教学改革问题与现实之需。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变成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体育课堂,考验的是教师组织能力、亲和力等教学素养。分寸的把握拿捏不准,就容易变成了“放羊式”教学,缺少必要的运动负荷强度,与体育的本质背道而驰。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更像“知识的搬运工”,担负起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体育知识与学生间搭建一座桥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欢快学练。教师不仅传授运动技能,还应将体育的“人文底蕴”知识穿插其中,使课堂充满活力和激情,这也是教师的职责和作用所在。

2.2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课程改革之需

党中央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教育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教育要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的方针政策。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本质上而言,学校体育中健康理念与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是相一致的。因此,正确认识学校体育育人价值的多样性与实效性,有利于建构起“育体”与“育德”相结合的体育课程,为 “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立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体质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提出,也正是顺应时代之需与国家改革之要。学校体育育人方式与室内文化课存在着目标一致,方法形式迥异的不同,体育课程以身体练习的形式,在“动”的过程中让人体承忍受乳酸堆积产生的疲劳酸痛感;在挑战生理极限的时候克服的心理恐惧,坚持不懈;在团队竞赛项目的分工合作,责任担当。这不正是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勇于探究、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吗?传统灌输式体育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关注运动技术教学、关注“育体”方面的单一价值较多,忽略了体育道德的“育德”意识与行为[8]。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有清晰的教学理念,深挖体育学科的教育功能,处理好体育学科中“育体”与“育德”两者的关系,通过运动技术教学过程实现学生的“育体”价值, 在此基础上,寓教于德,从而实现体育课的“育德”价值。

由于青年大学生在身体素质、动商、协调性、注意力、意志力、情绪、兴趣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班级教学中,学习能力强、动商水平高的学生很容易掌握技术动作,体育课能给他们带来愉快的心情,能享受运动的快乐;相反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体育则会给他们带来恐惧、自暴自弃与人际交往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体育教师首先要具备 “师德”和专业素养,以德服人,会运用灵活手段,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3 运动技术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

核心素养对于课程的意义在于,通过课程学习内容让学生习得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生活的关键能力。从知识生成的角度看,学生掌握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真实生活中去应用它、实践它,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去理解知识[9]。现今高校体育课程都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与教案中预设的内容与组织教法为达到每次课的教学目标而进行运动技术的传授,这种方式非常注重技术动作的系统性,比较关注学生对于技术动作掌握熟练程度与美感,但缺少适当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与运用技术的能力培养,能力与素养的培育被弱化和消融,这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念渐行渐远。

高校体育教师通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个技术动作的名称、动作要领、练习方法,还要积极创设实践情境,如武术套路里面对于每个动作的攻防讲解,篮球持球突破的运用情境、集体类项目竞赛等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情境中了解该动作学习的意义所在,让学生看到知识与现实情境的关联性,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体育情趣,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引领其自我思考、自主练习,合作提高,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锤炼自己,提高其运动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体育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学校体育向能力本位的迁移,考验的是体育教师惯性思维的转变,是从运动项目教学的思考往培育什么能力学生的过渡,这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跨学科知识积累的厚度、广度与教法创新的考验。

3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息息相关,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要得到提高与强化。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须先具备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这是培养未来优秀公民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延展[10]。

高校体育教师是接受过较高层次学历教育,集各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工作具有非常超前的时代感。其对体育学科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对知识的辨析是否透彻和前沿,反映出高校教师对原有知识体系的改革创新能力,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鉴于体育教学工作与理论教学工作的高度差异性,研究制定相应的符合体育学科特点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融入核心素养理念,是高校体育健康发展的必然。

3.1 探索高校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标准构建

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和推进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育转化作用的效能。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维度与具体表现指标体系,制定相应的教师核心素养标准,利于学生核心能力的精准培育,带动着教师追求卓越。从体育课程的特点而言,它与理论教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体育以掌握某项技术动作为核心目标,附以健康知识与练习方法讲解,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但现实中,各高校对于体育的评价还存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有失偏颇。例如:各高校的说课制度,通过利用PPT工具的形式,理论化讲解的方法,检验一名教师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串联知识点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是生硬地将体育学科的短处与其它学科文化课程的长处的简单比较,不利于对学校体育的科学评价,也不是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条件之一。对于体育教师而言,精湛的运动技能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先决条件,正确的、完美的技术动作示范,方能产生体育美学,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直观动作记忆,这也是课程持续的关键能力。对于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构建应该科学优化,区别对待,针对体育的技术动作教学生成动作知识记忆的特点,制定符合高校体育教师的评价标准。

3.2 加大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体育教师培养力度

对于在职的高校体育教师,如何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加强相关的培训力度。

首先,要加强对一线的体育教师进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的培训,解读该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培养教师的教学理解能力,让教师们接受并理解这一教育理论的执行是有理有据并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

其次,依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为纲,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必备核心能力为导向,指导教师解读核心素养,转变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类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构起符合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再次,注重体育教师的师德这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的强化,课程思政,德育为先,坚定从教信念,增强教育情感。让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体育教师通过自己良好的师德在培养大学生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和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的过程中,如沐春风,健全人格。

3.3 促进高校体育教师终身学练、自主发展

核心素养理论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力量和因素,外因的推进还要靠内因的作用。在信息社会时代,知识与技术的呈现是内容海量化与更新速度的日新月异化,如果不时刻保持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技术将与时代发展不同频。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严于律己,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多种学习方式,以适应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节奏。这也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更要不断学练,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坚持健康的行为习惯,终身锻炼,保持体能充沛与运动技能的娴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创新,发展自我。这样才能与时代脉搏共振,真正做到在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桃李芬芳。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