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体验 提高教学实效

2020-11-24 22:08兰州市城关区教学研究室
甘肃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实效性创设法治

兰州市城关区教学研究室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内容是无法通过讲授和灌输来掌握的。这些内容就是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情感与道德体验,它是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基础而形成的价值判断。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建构,则使学习过程具有了生命意义。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体验的日益丰富和深刻,学生的精神也会不断升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成和体验,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过程价值,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创设情境,体验践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体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激起学生的疑问,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自我需要”。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干点家务活”一课时,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爸爸妈妈为你们做了很多,可是你们了解爸爸妈妈吗?他们每天在做些什么?平时,我们为他们做得很少,怎么办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个个情绪激昂,争先恐后地谈起自己的好办法、好做法,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们交流着经验,逐渐领悟到该怎样做才能真正回报父母。

2.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体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些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够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讲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挑战第一次”一课时,首先,笔者播放了视频资料——《中国男子体操队的成长故事》,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体操队员一路摸爬滚打、不断挑战自己人生中的一个个“第一次”的经历,感受他们勇于拼搏的精神。学生们深受感染,纷纷与大家分享自己人生中的一个个“第一次”,感受着“第一次”对成长的重要意义。然后,组织现场挑战活动,增强学生挑战“第一次”的积极体验,坚定他们勇于挑战、锐意创新的信心。

3.创设全员参与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体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拓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二、回归生活,触发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感悟生活,引发想象、联想,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品味图文、揣摩心理、角色扮演、移情换位、场景模拟等手段来体察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道德现象与脑海中已有的道德表象联系起来,找到教材中的观点与自身道德体验的结合点,把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在自己身上作想象性投射,设想自己生活在某种氛围中,进而产生与体验对象相一致的移情体验,并从中领悟和把握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使“理”通过“情”渗入学生的心灵。

2.做中学,学中做,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不能纯理论化、纯知识化,而是要生活化、活动化,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观得到初步的培养。

三、激发情感,引发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使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生活是体验的沃土。为了让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用心观察、用心感受、用心体验,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我不拖拉”一课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如果做事拖拉,后果会怎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首先,播放“医生救病人”“消防队员救火”等录像片段,加深学生对有效利用时间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说说做事不拖拉的好处。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创造性在求知、求异的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出来,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猜你喜欢
实效性创设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