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东,收集西
——浅谈家园合作中材料的有效收集

2020-11-24 18:12陆婷云
读与写 2020年21期
关键词:鞋盒麻烦物品

陆婷云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000)

材料,是活动开展的基础,它可以引发、支持孩子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积极互动。幼儿园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家园合作收集有利于孩子创作的生活材料。教师有效地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开展的活动中,可以使活动更顺利地开展。本文结合收集材料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感悟。

1.勤勤恳恳——打破麻烦哲学

很多人怕麻烦别人,不想去打搅其他人,有问题自己解决,觉得自己伸向别人的手,是不受欢迎的,这叫麻烦别人。有麻烦哲学的人,难以发出对关系的渴望,所以势必会退回到孤独中。幼儿园的课程具有其特殊性,很多活动的组织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学习活动中的材料也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在幼儿园材料收集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麻烦哲学,伸开双臂迎接家长,勤动嘴,勤做事,通过“麻烦彼此”,了解双方的需求。

曾有一个大学同学收到孩子幼儿园老师的短信,说要收集医院废弃的针筒、压舌棒、牛奶罐之类的物品,大呼惊讶:“你们幼儿园还需要这一类的东西,你们不就是和孩子讲讲故事唱唱歌么?这是要开废品收购站啊?”可见,一般的家长并不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性质,更不了解幼儿园材料收集的用途。面对一群不熟悉的家长,需要解释材料的用途和功效。

主动的沟通和要求会得到热切的回应:鞋盒收集来了,有的特地去买了双新鞋;牛奶罐也一包一包的,据说特地去隔壁邻居家寻觅的;蚊帐上链接的钢管也不舍得扔,还要来问问老师带来是否有用……在和家长勤勤恳恳的沟通中,伸手向家长“要”材料,必然增添了不少麻烦,但换来的是家长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2.一清二楚——巧用金鱼缸法则

金鱼缸透明度很高,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有时候,家长虽然应着教师的要求,带来了东西,但只是出于“任务观点”和“从众心理”。有些物品不符合要求,无法使用,也有一些材料数量不够,没法发挥用处。幼儿园的材料收集并不是废品收购站,带来的材料要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对材料的要求。

2.1 明要求。活动开展有季节性,需要的材料数量不多,因此,我们主要利用晨间接送,晚间放学的时间向家长说明。拿出一个样板,说明物品的用途和功效,动作迅速的家长第二天就能把合适的东西带来。可是,也有一些材料在生活中容易被丢弃,同时需要的数量很多,适合长期收集,考虑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设立了“废品回收站”,并将收集站中的物品进行细致的分类:纸卷芯,牙膏盒,薯片罐……我们在每个分类盒里放上几件样品,避免在收集过程中出现乱放的现象。路过的家长一看便知道最近活动中需要哪些材料,还能将收集来的材料自觉放好。

2.2 明效果。收集鞋盒的过程让我记忆犹新。第一次收集来的鞋盒,有很多不合格产品:太软,太大,或是鞋盒和盖子连在一起,无法使用。于是,我们在分类盒的旁边放上鞋架,将质量好的鞋盒依次放在鞋架上。另一方面,我们把鞋盖装饰墙的效果图发在班级网志上进行宣传。家长觉得相当惊奇:鞋盒盖也能做出这样的效果?他们的讨论收获了不错的成效:有的表示鞋盒很多,可以上班时开车送来;有的说亲戚在商场工作,也能提供资助;还有的惋惜家里的刚丢掉,下次整理后带来。

收集的材料经过加工,变成了很多游戏材料:形状各异的分类盒,装操作材料的袋子,还有经改装后变身的收银机……我们把改造的成品展示,把孩子在活动中使用材料的照片和家长分享。他们看到材料的用处,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多一点反馈,多一点直观效果,课堂之余,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也促进了交流的双向互动,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孩子们在这过程中也长进不少,他们发现自己可以变成环境创设的一份子,有时候,带来的材料还能促进活动的开展。有一次,我们用孩子带来的餐巾纸进行“渲染”,由于是自带的材料,孩子们特别细心,生怕弄坏,作品完成了,熙熙拿着自己带来的餐巾纸,笑眯眯地说:“好神奇哎!餐巾纸还能变成花布呢!”

让孩子和家长都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来,在感叹材料多变的同时,也让家长进一步感受到幼儿园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气息!

3.适可而止——避免超限效应

在材料收集的过程中,不是材料越多越好,恰好数量的材料既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也避免了浪费。若是材料过多、摆放时间过久,都会产生“超限效应”,因为凡事皆有度。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说:“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

在娃娃家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班级里孩子的操作材料太少,导致孩子们的游戏情节单调、枯燥,我们决定给每个娃娃家搜集一些瓶瓶罐罐,然而每样材料所需的数量少,外形迥异,怎样才能有效收集,把资源最大化地利用呢?我将所需材料的数量、大小列在单子上,在班级群里通过“认领”的方式收集材料。一旦数量足够,其他家长就选带其他的物品。避免同种材料收集过多,新材料及时更换、使用,孩子在与不同材料的碰撞中,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在材料收集和展示的过程中,我们要有一杆秤,衡量家长的能力、孩子的需求,避免“超限效应”。

有人说,孩子与家长的距离是越走越远的:出生时,抱在怀里;会走路时,拉在手里;会奔跑时,看在眼里;要远行时,想在心里。那么,在幼儿园这个“会走、会跑”的日子里,教师便做好这根桥梁,和家长积极沟通,明确要求,从孩子的成长出发,引导他们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材料支持!

猜你喜欢
鞋盒麻烦物品
称物品
鞋盒修复师:鞋盒也有“外科医生”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麻烦的钢笔
“能麻烦你一下吗”“不能”
梯形鞋盒
彼此麻烦,才有感情
巧用旧鞋盒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