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穴位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观察

2020-11-24 11:49郭青戈陈思超黄飞翔孔德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障碍性盆底阴道

郭青戈 陈思超 黄飞翔 孔德佳

产后期是指产妇分娩后6 周,产后期女性生殖系统及盆底组织状态和功能尚未完全恢复[1]。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产后期是产妇在生理、心理、社会层面关键的过渡期[2]。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妊娠分娩时的异常情况导致盆底组织损伤引起的盆底功能受损或功能异常,目前治疗主要通过凯格尔锻炼和仿生物电刺激等物理治疗[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中医“阴挺”“产后小便数”“产后小便不禁”等范畴[4]。本研究采用中药联合穴位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充分发挥中医内调治本的优势,改善产后体质,利于产后盆底功能的整体恢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杭州市妇产科医院2018 年6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64 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锻炼对照组53 例、物理电刺激治疗组56 例和中医治疗组55 例。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伦理原则。

1.2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第8 版)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标准[5]。(2)均为足月单胎顺产,生产过程中均未使用阴道助产。(3)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患者均符合气虚体质[6]。(4)妇科常规检查示:阴道前后壁存在轻中度脱垂、处女膜缘距宫颈外口位置距离均<4cm;底三维B 超提示:宫内未见异常组织残留。(5)本研究方案均经患者本人同意并签字。

1.3 排除标准 (1)排除泌尿系统感染、肿瘤或周围组织增生压迫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造成者。(2)急、慢性盆腔炎、严重阴道感染和妇科肿瘤患者。(3)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不能坚持治疗者。(4)伴有严重心理功能障碍和无感知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康复锻炼对照组 采用盆底肌肉锻炼法(Kegel训练)[7]。具体方法:产妇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训练。嘱产妇做收缩肛门阴道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s后放松,连续做15min,每日进行2~3 次,4 周为1 个疗程。

2.1.2 物理电刺激治疗组 应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型号PHENIX USB4,法国ELECTRONIC CONCEPT LIGNON INNOVATION 公司)进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具体方法:产妇取仰卧截石位,将肌电位探头置于产妇阴道,操作人员试探性由低至高调整频率,以产妇无疼痛感为宜,通过点刺激将盆底浅层,深层肌肉唤醒[8],具体内容包括给予Ⅰ类肌纤维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给予Ⅱ类肌纤维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给予各种场景的生物反馈模块。每次治疗30min,每周2~3 次,10 次为1 个疗程。

2.1.3 中医治疗组 中药联合穴位刺激,中医治则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中药治疗:黄芪18g,太子参10g,白术9g,柴胡6g,升麻、当归各10g,陈皮6g,炙甘草9g;1 天1 剂,水煎服,每袋200mL,早晚口服1次,4 周为1 个疗程。所有中药均购于浙江惠松制药有限公司。穴位刺激:应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选取子宫、关元、肾腧、足三里4 个穴位进行电刺激,在体表相应位置粘贴表面电极片,刺激频率50Hz,脉宽250μs。每次治疗30min,每周2~3 次,10 次为1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 各组患者均治疗1 个疗程后进行指标评价。

2.2.1 中医临床体质分析[8]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 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ZYYXH/T157.2009),判定,每一问题按5 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特点。

2.2.2 盆底肌力评定[10]采用阴道压力仪(型号:PHENIX USB4;法 国 ELECTRONIC CONCEPT LIGNON INNOVATION 公司)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变化情况[9]:分为Ⅰ类和Ⅱ类肌纤维,分别测定0~5 级肌力,分级越高盆底肌力越强。

2.2.3 阴道动态压力测定[10]应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测定,将压力球囊外用无油避孕套包裹后,蘸取石蜡油,放入阴道中部。向球囊内注入适量气体,使球囊与阴道壁充分接触。嘱患者应用最大力量收缩盆底肌肉,此时阴道盆底肌肉对球囊产生的压力即为阴道动态压力。

2.2.4 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1-20)[11]问卷将产后女性因为膀胱、肠道或者阴道的不适对日常活动、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情绪的影响分为3 个栏目,共20个问题,每个问题分5 个等级,每级0~4 分,无影响为0 分,重度影响为4 分。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例百分比(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M(QL;QU)表示,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康复锻炼对照组53例,年龄23~33(28.32±2.34)岁;产后42~63(52.13±5.56)天;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6 例、大专及本科36例、本科以上11 例;物理电刺激治疗组56 例,年龄21~34(28.32±2.93)岁,产后41~64(52.57±5.93)天;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4 例、大专及本科35 例、本科以上17 例;中医治疗组55 例,年龄23~34(28.67±2.66)岁;产后42~65(52.76±5.83)天;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3 例、大专及本科36 例、本科以上16 例;三组患者在年龄、产后天数、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2 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气虚体质比较 康复锻炼对照组53 例(100%)、物理电刺激治疗组56 例(100%)和中医治疗组55 例(100%)治疗后,三组气虚体质均明显减少,分别为46 例(86.79%)、48 例(85.71%)、30 例(54.5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治疗组的气虚体质例数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

3.3 三组患者盆底肌肌力比较 治疗后,三组患者Ⅰ类和Ⅱ类盆底肌肌力改善均优于治疗前,物理电刺激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优于康复锻炼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比较[级,M(QU;QL)]

3.4 三组患者阴道动态压力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动态压力均有改善(P<0.05);中医治疗组优于康复锻炼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阴道动态压力比较(cmH2O,)

表2 三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阴道动态压力比较(cmH2O,)

注:康复锻炼对照组予盆底肌肉锻炼;物理电刺激治疗组予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中医治疗组予中药联合穴位刺激;1cm H2O=0.1kP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康复锻炼对照组同期比较,bP<0.05

3.5 三组患者PFD1-20 评分比较 治疗后,三组患者PFD1-20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物理电刺激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优于康复锻炼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比较(分,)

表3 三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比较(分,)

注:康复锻炼对照组予盆底肌肉锻炼;物理电刺激治疗组予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中医治疗组予中药联合穴位刺激;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康复锻炼对照组同期比较,bP<0.05

4 讨论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与妊娠、分娩密切相关,盆底肌肉、筋膜甚至神经的损伤会导致盆底缺陷,即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2]。中医认为,产后盆底组织损伤隶属于产后病,多因分娩过程中产妇用力太过,失血过多,产后未及时恢复,加之素体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导致气虚失于固摄,胞脉不能维系胞宫的正常位置而致“阴挺”[13]。

本研究应用的补中益气汤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所创,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虚下陷证。研究证实该方可以改善子宫肌肉张力,使盆底肌肉收缩有力,有效抑制子宫下垂[14]。穴位刺激临床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取邻近胞宫的子宫穴、关元穴进行刺激可疏通胞宫,配合足三里有固摄胞宫的作用。肾腧穴可以使膀胱正常发挥气化和固摄功能,防治“产后小便数”“产后小便不禁”。研究显示,运用盆底肌训练和针灸治疗初产妇,产后盆底肌肉功能有显著改善[15]。经皮电刺激相对温和安全,通过神经传导通路对肌肉组织进行调控,进而改善盆底肌肉的收缩功能[16],可以减少患者对针刺治疗的恐惧心理。

本研究显示,补中益气汤联合穴位经皮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恢复有较好作用。中医治疗组产后气虚体质例数较康复锻炼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认为补中益气汤可以改善产后气虚症状,从而有益于下垂脏器位置恢复。治疗后,中医治疗组的盆底肌力和阴道动态压力均明显改善,优于康复锻炼对照组(P<0.05)。盆底功能障碍引起的不适症状常常会造成社交障碍,影响日常生活。治疗后,各组PFD1-20 评分均有降低;中医治疗组和物理电刺激治疗组优于康复锻炼组(P<0.05),认为及时有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联合穴位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盆底肌力,提高阴道动态压力,并对产后体质恢复,产后生活质量提升均有帮助。

猜你喜欢
障碍性盆底阴道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夕阳红难以启齿的元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治阴道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