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艺术专业音乐类课程如何优化改进相关研究

2020-11-25 11:19孙馥佳吉林大学艺术学院
灌篮 2020年18期
关键词:体育音乐专业

孙馥佳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

随着社会的进步,追求物质方面的提高不再是人民生活的重点,精神上的满足显得更加重要。在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体育和艺术仍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体育与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融合,二者交相辉映,逐渐在人们的摸索下正式成为一种特立独行的文化艺术形式,即体育艺术。体育艺术主要是体育与艺术的相互融合,而巧妙的组合,这两种形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文体表现形式。伴随着体育艺术类专业的正式成立,许多大学添加其作为数项专业可供学生报专业学习,其不仅包含了有氧运动等体育专业,也有艺术体操、啦啦操、运动舞蹈等偏向艺术专业。他们不仅具有竞技体育和身体健康的功能,但也具有美学的功能和审美情操的艺术。

体育艺术专业课程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也要求学生在一定的音乐素质面前,面对艺术专业的独特艺术特色。但是体育艺术专业课程顾名思义,是与“艺术”紧密联系的专业。故此,学生对于音乐的了解程度与运用程度都将会影响他们学专业的进度。音乐课程的教育对体育艺术学生至关重要。音乐课程是学生学习培养自己基础知识和掌握乐理知识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目前,虽然各大专院校的体育和艺术专业基本上都开设音乐课程,却没有有效的发挥出音乐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大多数提供体育艺术专业的高校仍然存在落后问题,音乐课程的不合理和低质量。大部分课程只是形式而已,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质,以及明确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结果导致体育艺术专业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识较浅,掌握的音乐知识较浅,而要想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体育艺术活动,是很难的。低质量的音乐课程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不仅如此,甚至会成为体育艺术学生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阻,对于学生将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故此,如何正确的设置音乐课程,如何高效的发挥音乐课程设置的效用是高效眼下最应该注意的问题。各高校应更多地关注体育艺术学生的音乐素养,将音乐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考察的一项重要标准,在音乐课程的设置上,增加时长,提升质量,优化音乐课堂的教学。将有效提高体育艺术专业学生的水平和培养学生音乐艺术修养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体育艺术专业音乐类课程教学的研究意义

中国体育艺术专业成立不久,而与其他专业相比,这一专业的发展还不够。所以,教师分配、音乐课程的设置以及培养学生的目标和计划有很多问题。对于这个专业的学生,音乐课程的设置应该更加灵活,教学内容应更加多样化提升趣味性。本文结合现阶段下体育艺术专业音乐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对目前音乐类课程教学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度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为体育艺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体育艺术专业音乐类课程教学的作用

(一)敦促体育艺术专业学生全面发展

一些学者指出,体育专业的学生音乐教育不是培养他们成为音乐家,但是通过音乐课程的教学来培养他们成为全面的人,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和展示他们的专业技能。从广泛的角度看,全面发展的内涵是高度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表现,不仅拥有健康的体魄,与之相应的还有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状态中的求知欲,能够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体现。故此,在某种角度上来解读的话,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审美上的教育,也是品德教育的一部分,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和德育的统一[1]。体育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中包含了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体育艺术展业的一部分,二者不可分割,故此音乐修养的培养也是潜移默化的,不应当只是将音乐修养是刻板的成绩表达的一部分。好的音乐修养可以培养出大学生健康而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音乐教育的不断深化,学生的音乐修养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不断地被提高,这将有利于选手在体育艺术专业领域上有新的创新及进步。美国的艺术教育委员会曾经指出,音乐能够扩宽人们的想象力,在音乐的领域上,人们的推理能力、身体协调性及大脑记忆力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人们将会用更加外向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耐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身体的教育总是依赖于运动,而心灵的教育总是依赖于音乐。

好的音乐修养将会提升人们的共情能力,通过音乐,人们能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传递自己的情绪、思考乃至记忆。音乐也能释放我们的心情,值得注意的是,体育艺术专业往往在表演活动中需要展现自己的情感,好的音乐在展现情感上能够帮助学生们事半功倍。再者,轻松的音乐能够缓解学生的消极情绪,释放学习生活表演要求等所带来的压力,更加有效的掌握在表演中需要完成的动作,促进身体的协调。著名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经说过,音符也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关键。音乐作品中所传达的有历史的朝代更迭,有一方民族的古老传说,有恋人之间的爱恨情仇等内容。体育艺术专业将舞蹈、音乐及体育集于一身交相辉映展示给观众,有利于营造气氛,帮助观众理解所传达的内容及内涵,也可以方便学生学习掌握舞蹈。

所以,音乐课程教学对于体育专业学生尤其重要,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且也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促进体育艺术专业学生协调发展

协同发展最终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二者互惠互利,彼此深度合作,实现预定的最终目标。一般用于分析经济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或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国家和其他内容。协调发展强调的是在和谐中互利共赢。从广义宽泛的角度上去理解协同发展有三个要点,多样性原则强调包容多样性的存在,系统性的彼此协调及敬畏法律道德的存在。公平性原则强调各方参与者的存在需要公平公正公开的选取自己的领袖。再者是协同作用原则,强调主体应相互学习,相辅相成。通过合作,每个机构都应该汲取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促进双方的发展和繁荣。

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解了体育艺术专业需与音乐课程教育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相对来说,体育艺术专业类的学习注重外在,注重培养身体的韧性、耐久度、爆发力等;而音乐课程教育则注重内涵方面,帮助学生倾泻自身负面情绪,调动学生情感参与。通过二者的协同发展,提高学生在体育艺术学习中的协调能力和表现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体育艺术的学习培养出的坚韧和艺术素养,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音乐课程学习。再者,体育艺术专业的学生通常要面对艰苦而又累人的体育训练,以及各种竞争压力。而音乐课程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通过舞蹈或体操表演,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本身和观众,二者协调发展,它不仅有助于体育艺术形式的表达,也是对观众欣赏体育艺术形式的一种方式。

三、体育艺术专业音乐类课程教学目前存在问题

(一)音乐类课程设置不完善,课程安排较单一

从专科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可以看出,专门从事体育艺术的,音乐课程的内容不够全面,不同的大学都有不同的音乐课程,而一些高校则有不合理的、不专业的音乐课程。音乐类课程安排上还有所欠缺。

(二)体育艺术专业音乐课程结构不合理

在体育艺术专业类课程设置中,大部分课程是必修课程,学习枯燥,没有发挥高校学生的能动性,选修课程数量较少,不能有限发挥锻炼展示学生的特殊,且选修课程有热门课程数量不足,上课时间不合理等问题。

(三)对体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存在一定的不足

体育艺术专业离不开音乐素养的学习,因为音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音乐课程内容不全面。

(四)对音乐类课程重视程度还不够部分

体育艺术专业类课程音乐课课程设置的类型比较单一,学校整体上对于音乐类课程起到的作用还没有一个深刻的意识和认识。

(五)音乐课程教学工作人员和教学环境有待改进

研究通过体育艺术专业院校师资和环境设施进行对比,可以了解到不同学校的音乐类谋程,师资和顿学环境有一定差别。

四、体育艺术专业音乐类课程教学优化措施

(一)丰富课程内容

体育艺术专业需要进行“内外双修”,不仅仅是注重外在表现力强的体育艺术课程专业课程的训练,对内在心理能够起到有效调控作用的音乐类课程业应该积极培养起来。故此,笔者认为,在开设体育艺术专业的高校中,应当积极丰富音乐类课程的开设,且课程方式与乐器种类需要不断增加。体育艺术专业涵盖了体育专业及艺术专业的特点外,还具有作为新兴专业的新特质。尽管目前上体育艺术专业与舞蹈专业的课程内容上较为类似,但是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是亟待优化的。基于此,学校课程组应当以体育艺术专业的定位作为落脚点,给予体育艺术专业的需要,结合一定学生的实际反馈和现实状况,优化设置学生的课程内容。除了乐理基础知识课程,还应当有乐器基础知识课程、名家音乐作品鉴赏等,将学生课程多样化设置。不能流于表面的浅尝辄止,应当更加深刻的去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及鉴赏舞蹈的水平,在对大师音乐作品的理解上要更加细致去解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舞蹈水平的要求。同时,学校也要重视教育和培训实践音乐课程。[2]用高校教学实况举例,学校应当提供基础乐器及音乐创作相关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基础知识及乐器进行即兴创作和编舞。

(二)强化师资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落实巩固学习的音乐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音乐课不仅按照正常科目作为课堂教授进行,多媒体教学应该更多的运用,比如音乐制作需要使用电脑和多媒体教室,由教师操作指导,以陈述的形式,效果会更好,学生也应注意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它还包括教师的建设。从高校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两所教学满意度较高的音乐课程也有丰富的师资队伍,拥有最多教授和教职员工。学校应配备各种音乐教学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创建一个综合性的多层音乐理论教学队伍,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老师作为教学主导,从上到下,打造音乐鉴赏、乐器演奏、乐理知识、自主创作的全方位师资建设。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和领导,在不同领域内,提升学生乐理知识范围及扩展学生音乐思维,使得他们的音乐学习和识字水平将得到提高。对于高校资源相对薄弱的高校来说,聘请外部专家可以积极地利用教师的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了解专业音乐指导。

(三)加强音乐类课程教材建设

体育艺术专业音乐教材的编制工作是当前开展的一项任务。目前存在授课的音乐类课程教材少、枯燥、内容落后等问题,老师在课堂上积极性不高的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的也很少。这样,课程将显得更加散漫,有时教学内容会缺乏连贯性。对此,高校有必要选取更加具有时新性的、适合体育专业学生的教材来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音乐类课程。再者,好的音乐类教材能够更加直接的帮助学生掌握基础乐理知识,了解音乐发挥与展示的技巧。能够为他们在舞台上发挥自己才能提供巨大的帮助。

(四)优化课程结构

优化课程结构的重点不仅仅限于对课程时间的演唱,单一的增加音乐课程在总课程时长的占比对于学生来说不一定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故此,高校在进行音乐课课程结构的优化时应当要制定更加合理地课程结构。例如可以将音乐课的主要乐理知识可以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在了解一定音乐课程的基础上,则可以根据学生们自己的学习进度,开设多种多样的专业课以此供学生们选择。学生则在该过程中,要保持对于学习乐理知识的高度积极性,有需要及反馈的地方应当及时和校方进行反馈,对于必修的音乐类课程应当作为和体育专业课程一样认真学习。同时,学校在学分赋予方面,将音乐类课程作为与体育专业同等的专业课程一样进行同层次赋分,在体制上支持音乐课程优化工作。[3]

五、体育艺术专业音乐类课程教学优化建议

1.高校着眼于当下,从自身学校特点出发,合理设置艺术专业音乐类课程,增加艺术专业音乐课的课时和丰富音乐课种类。

2.强调发挥学生学习体育艺术专业音乐类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增加音乐类课程选修课的比例。

3.共同提高高校师生的音乐素养,教师除了教授学生音乐课知识外,安排部分教师在其他学校加强学习。学生除了在课堂中进行学习音乐类课程知识,也可以积极参加学校音乐类社团,深化自身音乐素养的培养。

4.教师在音乐类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应当不断深化学生学习音乐课程在专业中、生活中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类知识活学活用。

5.外部条件的优化肯定能带来课程积极性的提高,除却师资力量的增加,学校应当积极建设适合高校的音乐类场馆。

六、结束语

尽管目前高校中对于体育音乐类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上还有相当一部分长的路程要走,但我们还是在不断地稳步前进。再具体的落实过程中,我们也要依照具体情况进行,不可脱离实际。依据高校及其高校生自己的特点,通过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对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加强,扎实学生的音乐素养,促使音乐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体育音乐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们的“体育梦”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