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2020-11-25 11:43张海军
名师在线 2020年8期
关键词:统计图新课程小学生

张海军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小学,江苏南通 226316)

引 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重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营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这有助于打破当前课堂教学的弊端。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侧重于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在当前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没有掌握新课程理念。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很容易令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小学数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其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没有有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单调沉闷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此外,课堂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课堂气氛不活跃,同样不利于高校课堂的构建。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自身的理论系统,数学知识可以应用于实践中,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点与生活相联系,收集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事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在学习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时,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在课堂中创建一些实际生活的情景,随后插入问题,引导学生用推想的策略来解题。例如,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从家出发至学校的路线简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在课堂中提问。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激发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策略意识,激发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让全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只重视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对学困生的培养,导致学困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这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鼓励与表扬,使学生更好地投入数学学习。

(二)引入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与抽象性,对于一些抽象性较强的知识,它需要学生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抽象思维想象能力较弱,一些抽象知识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小学生对于形象思维的表现比较敏感,对生动形象的知识学习模式比较感兴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学校积极推行多媒体教学模式,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围绕教材内容,利用视频、音频及图片展开教学,让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课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单位“1”的含义,并简单概括分数的意义。在多媒体视频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分数的来源与形成,让学生感受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课件播放完毕后,教师可在课堂中提一些问题来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其针对课堂中的问题进行交流。通过信息技术播放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令课堂气氛生动有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此外,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使课堂学习更加高效。

(三)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数学学习实际上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这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相符。小学生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在此时期培养其自主学习习惯十分重要。当下社会快速发展,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诸多影响因素,如手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令其学习注意力下降。因此,在高效课堂的创建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时刻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简易方程”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索等式的意义,进一步研究方程的含义,调动学生对未知问题的好奇心。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式子,如“x+50<200”“2x=200”,让学生判断哪个式子是等式。在引导学生求方程中的未知数时,教师应让学生思考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练习题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时,可以提出一些延伸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此外,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仍不完善,此时的课后复习巩固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后复习巩固内容衔接起来,应用对比的方法,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后,课堂教学效率自然随之提高。

(四)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能够深入掌握各种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使其在脑海中形成独特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圆规在硬纸片上画出不同半径大小的圆形,并用刻度尺来观察圆的周长。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将测得的圆的周长除以圆的直径,将得到的最后结果进行对比,使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此时将会有大部分学生想到,圆直径三倍多一点即是圆的周长,这时教师可以讲解圆周率的知识,将学生的关注点拉回到课本。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可以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例如,在讲解“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画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小学生在画统计图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对其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构建中,教师应应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此外,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猜你喜欢
统计图新课程小学生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深度教学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学会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