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252—2019 《蚕丝被》标准解读

2020-11-25 11:24
中国纤检 2020年9期
关键词:合格品蚕丝被填充物

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其构造和人类皮肤相似,内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滋养和平衡人体肌肤,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蚕丝被即以蚕丝为填充物的被子,具有贴身保暖、轻柔透气、滋养保健等优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提高,GB/T 24252—2009 《蚕丝被》标准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修订。GB/T 24252—2019《蚕丝被》(以下简称“新标准”)于2019年10月18日发布,并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代替GB/T 24252—2009(以下简称“旧标准”)。本文就标准的主要修改内容进行介绍,为生产企业和检验部门提供更精确和具体的规范准则。

1 适用范围

新标准的范围增加了“以其他蚕丝绵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蚕丝被可参照执行”。目前市场上的蚕丝绵主要是桑蚕丝绵和柞蚕丝绵,其他蚕丝绵主要指木薯蚕丝绵[1]。

2 术语和定义

新标准将“长丝绵”“中长丝绵”与“短丝绵”3个定义进行简单优化为“蚕丝绵”,新标准增加了对“绢制丝绵”填充物和填充物疵点“绵点”的考核,所以增加了“绢制丝绵”“绵点”的术语及定义,有利于标准的理解和运用。

3 质量要求

新标准对蚕丝被的要求分为安全性能、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工艺质量4个方面,比旧标准增加了安全性能的要求。

3.1 安全性能要求

新标准将旧标准内在质量要求的“甲醛”“pH值”“异味”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划分到安全性能的要求中,规定蚕丝被中的胎套和填充物的安全性能要求应符合GB 18401 要求,其中婴幼儿及儿童产品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 31701 要求。

3.2 内在质量要求

3.2.1 胎套纤维含量、色牢度

胎套纤维含量符合产品标识明示值,允差符合GB/T 29862要求。

新标准删除了胎套耐湿摩擦色牢度的考核指标;胎套优等品和一等品的耐皂洗色牢度沾色等级要求由旧标准的≥3级变为≥3~4级,合格品由≥2~3级变成≥3级,表面上看等级提高似乎更严格了,但是由于耐皂洗色牢度试验方法由GB/T 3921—2008 B(2)修改为GB/T 3921—2008 A(1),温度和时间降低而指标提高造成最终结果不一定是更加严格,皂洗方法的更改更加贴合实际,更为科学。

3.2.2 填充物纤维含量、丝绵长度、质量偏差率

新标准对填充物的纤维含量要求进行了更改。优等品改为100%桑蚕丝或100%柞蚕丝;一等品改为含桑蚕丝或(和)柞蚕丝100%;合格品标称填充物蚕丝含量应达到50%及以上,填充物含量允差符合GB/T 29862要求。新标准对优等品的要求提高了,必须是纯的桑蚕丝或者纯的柞蚕丝为填充物的蚕丝被才能成为优等品;而优等品和一等品要求不允许使用绢制丝绵,也就是绢制丝绵蚕丝被不能成为优等品和一等品。

原标准对丝绵长度的规定放在“填充物品质”考核项目下,优等品、一等品要求均为“长丝绵和中长丝绵”,合格品没有丝绵长度的要求,新标准更为具体细化,将“丝绵长度”独立列为一项内在质量考核项目,按桑蚕丝绵、柞蚕丝绵、桑柞蚕丝混合丝绵、绢制丝绵4个类别分别提出长度的要求。

新标准质量偏差率由原来的-2%~+10%改为-2%。

3.2.3 填充物的品质、荧光增白剂、压缩回弹性

新标准对填充物的品质一等品和合格品增加了“不含明显粉尘”的规定;一等品色差由原来的不低于3级改为不低于3~4级,合格品增加了色差不低于3级的规定;增加了“绢制丝绵仅限于合格品且色差不低于4级”的规定。

旧标准只要求优等品不得检出荧光增白剂,新标准要求所有等级都不得检出荧光增白剂,并增加了检验依据FZ/T 01137—2016 《纺织品 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新标准保持了旧标准填充物压缩率的考核要求;下调了填充物的回复率考核要求,优等品由原来的95%改为92%,一等品由原来的90%改为87%。合格品新旧标准都不考核压缩回弹性。此外,新标准使用说明填充物质量在500g以下的产品不考核压缩回弹性,旧标准为1000g以下不考核。

3.2.4 填充物的含油率、含杂率、回潮率、残胶率

新标准将优等品的含油率由≤1.5%提高到≤1.2%,蚕丝绵合格品含油率由≤1.5%下降到≤1.8%,增加绢制丝绵合格品含油率≤0.8%,一等品保持不变。含油率的测试方法按FZ/T 40006 《蚕丝含油率试验方法》执行,每份试样质量(3.0±0.3)g。

新标准对填充物含杂率、回潮率的考核要求与旧标准相同。

新标准增加了对填充物残胶率的考核,要求优等品、一等品以及绢制丝绵制成的合格品残胶率≤5%,蚕丝绵制成的合格品残胶率≤7%。残胶率的测试方法先按FZ/T 40006规定的方法去除油脂,再按FZ/T 40004进行试验,计算得到残胶率。

3.2.5 蚕丝被的水洗尺寸变化率要求

新标准优等品的水洗尺寸变化率下限值由-5.0%提高到-3.0%,一等品的水洗尺寸变化率下限值由-5.0%提高到-4.0%,优等品的水洗尺寸变化率下限值由-7.0%提高到-5.0%。新标准水洗尺寸变化率洗涤程序发生改变,按GB/T 8630执行,采用GB/T 8629—2017中A型标准洗衣机、洗涤程序4G、干燥程序A。新标准增加绗缝产品以整条被子进行试验,产品洗涤说明标注拆卸胎套洗涤产品拆下胎套进行试验。这项规定为检验部门实际操作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具体而规范的标准依据。

3.3 外观质量要求

蚕丝被的外观质量要求包括尺寸偏差率、填充物、胎套、辅料、耐久性标签,将旧标准的“缝针”要求改到工艺质量要求中,另外比旧标准增加了“填充物”的要求,

如果是绢制丝绵为原料的蚕丝被,要求绢制丝绵清洁度≥90分,测试方法按FZ/T 41003或FZ/T 41004执行。

3.4 工艺质量要求

新标准增加了“填充物500g以下不考核填充物均匀度和四角、四边”的规定;合格品的跳针、浮针、漏针由旧标准的“整件不超过5处”改为“整件不超过3处”;新标准规定“一等品允许缝制质量项目中有一项内容不符合要求,合格品允许缝制质量项目中有两项不符合要求,但胎套与填充物应固定,不允许胎套缝合脱散”。

3.5 新增要求

新标准增加了“填充物不得进行增重处理”和“蚕丝被中应无缝针、断针等对人体可能造成伤害的金属残留物”的要求。

新标准增加了“蚕丝被填充物不得进行增重处理”的要求,通过测试蚕丝中的氨基酸含量鉴别蚕丝绵是否增重,方法有酸解显色法(附录 C)、高温酸水解法(附录 D)、液相色谱仪定量分析法(附录 E)。此项规定有效地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正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新增金属残留物试验方法,按 GB/T 24121—2009 执行,检测设备灵敏度采用 1.0 mm 。

4 标志

新标准产品使用说明按GB/T 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 部分:纺织品和服装》规定执行,增加了婴幼儿和儿童产品按GB/T 5296.4和GB 31701规定执行的要求。

新标准产品规格标注内容应包括成品宽度、长度,填充物质量(公定重量),增加了还应标注在外包装或易被消费者发现的吊牌等非耐久性标签上,且内容应与耐久性标签保持一致的要求。

新标准纤维含量标注方法应符合GB/T 29862规定。应标注填充物丝绵的蚕丝种类和丝绵长度(此处新标准的丝绵长度种类在旧标准长丝绵、中长丝绵、短丝绵三类的基础上增加了绢制丝绵),由不同长度种类丝绵混合的填充物应予以明确说明。新标准还增加了未标明填充物纤维含量百分比的混合蚕丝被应标注蚕丝质量(重量)的要求。

5 结束语

GB/T 24252—2019 《蚕丝被》新标准的发布,对旧标准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改和补充,修改了纤维含量等级划分,增加了填充物外观质量考核项目,更增加了丝绵增重、金属残留物的规定,使其更加符合现阶段蚕丝被的市场需求。为更好地执行标准,现给出以下两点建议:

(1)检测部门应对标准进行宣贯培训,对标准细节变化和新增方法理解透彻,确保仪器设备、标准物质以及人员能力达到标准要求。标准增加了大量的检测方法,如丝绵增重、残胶率、荧光增白剂的检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些方法不仅需要理解,更需要检验员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总结,这将是检测工作的一个难点。

(2)企业应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在学习理解标准的基础上,从内在质量到丝绵增重到工艺质量层层把好质量关,及时更换新标准外包装和吊牌,不断优化和创新,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合格品蚕丝被填充物
运用推理找次品
运用推理找次品
怎 样 找 次 品
蚕丝被产业发展及其关键质量性能指标分析
常用絮用纤维填充物保暖性的比较与分析
拿抽查指标跟谁说事儿
链接:蚕丝被清洁与保养
蚕丝被行业的开拓者
祛火枕
事业基础